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要點:德育方法
一、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傳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方式。
二、常用的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
這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說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
語言說服法是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向學生講述道理,使學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講解、報告、談話、討論、指導閱讀等方式。
運用語言說服法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注意說服的時機,有針對性;二是要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三是要做好引導總結。
事實說服法是組織學生接觸社會實際,用各種生動具體的事實來說服學生,使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形成正確的認識的方法。主要包括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
運用事實說服法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明確目的、制定計劃;二是做好充分準備;三是加強指導;四是做好總結工作。
2.榜樣示范法
這是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用來示范的榜樣主要有家長和教師、同學、英雄人物、革命領袖、歷史偉人和文藝形象等。
運用榜樣示范法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①選好學習的榜樣。選好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我們應根據時代需要和學生實際出發,指導他們選擇好學習的榜樣,獲得明確前進的方向與巨大動力。
②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樣能對學生產生力量,推動他們前進,就需要學生了解榜樣。榜樣人格具體、生動、形象,對學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易于為學生所領會和模仿。
③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引導學生向榜樣人物學習,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故事情節的介紹上或學生一時的情感沖動上。要及時地把學生的情感、沖動引導到行動上來,把敬慕之情轉化為道德行動和習慣,逐步鞏固,加深這種情感。
3.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又稱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運用情感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①創設良好的情境。包括美觀、樸實、整潔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尊師愛生、民主而有紀律的班風和校風。
②與啟發說服相結合。通過創設情境陶冶學生,不僅與教師對學生的說服教育不矛盾,而且為了更有效地發揮情境的陶冶作用,則不能只讓創設的情境自發的影響學生,還需要教師配合以啟發、說服。
③引導學生參與情境的創設。良好的情境不是固有的自然存在的,需要人為地創設。但這決不能只靠教師去做,應當組織學生為自己創設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的情境。
4.實踐鍛煉法
讓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鍛煉思想,增長才干,培養優良思想和行為習慣。鍛煉的方式主要是學習活動、社會活動、生產勞動和課外文體科技活動。實踐鍛煉法包括:練習、制度、委托任務和組織活動等。
運用實踐鍛煉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①堅持嚴格要求。有效地鍛煉有賴于嚴格要求,進行任何一種鍛煉,如不嚴格遵守一定的規范和要求,不可能使學生得到鍛煉和提高。
②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只有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內心感到鍛煉是必要的,有益的,有價值的,他們才能獲得最大的鍛煉效果。
③注意檢查和堅持。良好的習慣與品德的形成必須經歷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鍛煉過程。所以對學生的鍛煉,要強調自覺但又不能放松對他們的督促、檢查、還要引導他們長期堅持下去。
5.品德修養指導法
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品德修養是建立在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發展基礎上的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這種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其自我意識及其自我修養能力的提高,調動他們自覺主動地接受教育,增強他們抵制不良思想道德影響的免疫能力,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發展以及學校德育目標、內容的實現。品德修養指導法對學生的自覺意識和自制力提出較高要求,適合高年級學生使用。
6.品德評價法
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
運用品德評價法要注意做到目的明確、公正合理,以表揚、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評比要發揚民主,條件要明確具體,評比過程中要讓大家發表意見,使學生受到教育,要定期檢查和總結,及時宣傳、表彰好人好事。
三、選擇德育方法的依據
1.德育目標
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預期結果,德育方法是為實現德育目標服務的,所以選擇德育方法,首先要考慮德育目標的要求。目標不同,方法也相應有所不同。因此,選擇德育方法時一定要分析德育目標的性質、特點,從中尋找對德育方法的具體需求。
2.德育內容
德育內容對德育方法有特定要求。不同性質、不同類別的德育內容需要采用不同性質、不同類別的德育方法。如屬于社會政治意識的德育內容,通常采用說理教育法,而屬于道德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德育內容,大多采用榜樣示范法和實際鍛煉法。
3.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
德育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必須符合學生的特點,如學生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以及品德發展的狀況和需要。同一種德育方法對不同性別、個性的學生,運用的具體方式和要求也應有所不同。
強化練習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鍛煉法
C.說服法
D.榜樣法
【答案】D。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子李子雖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果實甜美,惹人喜愛,人們在它們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用張揚,人們就會記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為人誠懇、真摯,就會深得人心。這句話體現的德育方法是榜樣法。
2.中學德育工作中常用的獎懲屬于( )
A.榜樣示范法
B.品德評價法
C.陶冶教育法
D.說服教育法
【答案】B。
3.“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開口說話”,“讓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發揮教育影響”體現了哪一種教育方法?( )
A.榜樣示范法
B.說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教育法
【答案】C。解析:該題考查德育方法的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又稱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師利用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讓每一面墻壁說話,讓學校的一草一木等都發揮教育影響體現的是陶冶教育法,其他三項均不合題意。故選C。
4.德育方法很多,榜樣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種方法。能體現這種方法的是( )。
A.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C.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答案】D。
5.中學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答案】
中學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說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榜樣示范法、自我教育法、道德體驗法等。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面試不熟怎么辦?2025下半年考教師資格證面試需要注意什么2025-11-14
- 面試備考必看!2025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題目模板2025-11-14
- 教案寫的不好,面試扣分嗎?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如何寫?2025-10-14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2025年下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