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要點:頓悟說


點擊查看:2015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第四章復習要點
2015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復習要點:頓悟說
格式塔心理學家的頓悟說
頓悟一完形說是由德國的格式塔心理學派提出的一種學習理論。格式塔心理學又稱完形心理學,誕生于1912年,苛勒、考夫卡、韋特默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l913~l917年,苛勒在德國對黑猩猩學習和解決問題進行了許多研究,由此認為,學習是通過頓悟實現的,以此與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相對抗。
頓悟一完形說的主要觀點:
(1)學習是通過頓悟實現的。苛勒認為,學習是一個頓悟的過程,是個體利用自身的智慧與理解力對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而不是嘗試錯誤的過程。頓悟往往跟隨在一個階段的嘗試與錯誤之后發生,但這種行為不像桑代克所描述的那樣,而更相似于一種“行為假設”的程序。動物在試驗了這些假設以后,便會拋棄它們,它往往是頓悟的前奏。所謂頓悟,就是動物突然覺察到問題解決的辦法,是動物領會到自己的動作該怎樣進行,領會到自己的動作和情境,特別是和目的物之間的關系。動物只有在清楚地認識到整個問題情境中各種成分之間的關系時,頓悟才可能發生。
(2)學習的實質在于構造完形。該學說強調學習在于構造一種完形,認為人心對環境提供著一種組織或完形作用,而這種完形和組織作用就是學習。當環境發生變化、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有機體頭腦中已經形成的“形”就出現了“缺口”、“缺陷”,隨之就會有一種度過這種缺口、彌補缺陷從而完結圖形的趨向,即組織或構造新的完形,這種活動就是學習。
(3)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識為中介。對于刺激與反應或環境與行為之間的關系,格式塔與聯結主義或行為主義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格式塔認為他們的關系是間接的,是以意識為中介的,其公式是一個三項式,即S—O—R;而后者的理解是直接的,不存在意識的中介作用,其公式是一個二項式,即S—R。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
優點:作為現代認知心理學先驅的格式塔心理學,是在批判構造主義、行為主義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把研究對象確定為知覺思維的心理現象。其主張研究意識,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為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學的來源。
缺點:企圖用動物來完全解說人類的學習,否認嘗試錯誤的學習形式,夸大了動物的意義。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