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和相關法規復習:第五章
理論和相關法規復習:第五章
第一節目標控制概述
一、控制流程及其基本環節
(一)控制流程
建設工程的目標控制是一個有限循環過程,表現為周期性的循環過程。通常,在建設工程監理的實踐中,投資控制、進度控制和常規質量控制問題的控制周期按周或月計,而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和事故,則需要及時加以控制。目標控制也可能包含著對已采取的目標控制措施的調整或控制。
(03)9.由于工程項目系統本身的狀態和外部環境是不斷變化的,相應地就要求控制工作也隨之變化,目標控制的能力和水平也要不斷提高,這表明目標控制是一種( )過程。
A.循環控制
B.動態控制
C.主動控制
D.反饋控制
答案:B
(二)控制流程的基本環節
控制流程可以進一步抽象為投入、轉換、反饋、對比、糾正五個基本環節.
1.投入
控制流程的每一循環始于投人。對于建設工程的目標控制流程來說,投人首先涉及到的是傳統的生產要素,包括人力(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工人)、建筑材料、工程設備、施工機具、資金等;此外還包括施工方法、信息等。要使計劃能夠正常實施并達到預定的目標,就應當保證將質量、數量符合計劃要求的資源按規定時間和地點投入到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去。
2.轉換
所謂轉換,是指由投入到產出的轉換過程,如建設工程的建造過程,設備購置等活動。轉換過程,通常表現為勞動力(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工人)運用勞動資料(如施工機具)將勞動對象(如建筑材料、工程設備等)轉變為預定的產出品,在轉換過程中,計劃的運行往往受到來自外部環境和內部系統的多因素干擾,從而造成實際狀況偏離預定的目標和計劃。同時,由于計劃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問題,從而造成實際輸出與計劃輸出之間發生偏差。對于可以及時解決的問題,應及時采取糾偏措施,避免“積重難返”。
3.反饋
控制部門和控制人員需要全面、及時、準確地了解計劃的執行情況及其結果,而這就需要通過反饋信息來實現。需要設計信息反饋系統,預先確定反饋信息的內容、形式、來源、傳遞等,使每個控制部門和人員都能及時獲得他們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反饋方式可以分為正式和非正式兩種。對非正式信息反饋也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非正式信息反饋應當適時轉化為正式信息反饋,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對控制的作用。
4.對比.
對比是將目標的實際值與計劃值進行比較,以確定是否發生偏離。目標的實際值來源于反饋信息。在對比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目標實際值與計劃值的內涵。從目標形成的時間來看,在前者為計劃值,在后者為實際值。
(2)合理選擇比較的對象。在實際工作中,最為常見的是相鄰兩種目標值之間的比較。在許多建設工程中,我國業主往往以批準的設計概算作為投資控制的總目標,這時,合同價與設計概算、結算價與設計概算的比較也是必要的。另外,結算價以外各種投資值之間的比較都是一次性的,而結算價與合同價(或設計概算)的比較則是經常性的,一般是定期(如每月)比較。
(3)建立目標實際值與計劃值之間的對應關系。目標的分解深度、細度可以不同,但分解的原則、,方法必須相同,從而可以在較粗的層次上進行目標實際值與計劃值的比較。
(4)確定衡量目標偏離的標準。要正確判斷某一目標是否發生偏差,就要預先確定衡量目標偏離的標準。
5.糾正
根據偏差的具體情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進行糾偏:
(1)直接糾偏。所謂直接糾偏,是指在輕度偏離的情況下,不改變原定目標的計劃值,基本不改變原定的實施計劃,在下一個控制周期內,使目標的實際值控制在計劃值范圍內。例如,某建設工程某月的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拖延了一、,二天,則在下個月中適當增加人力、施工機械的投入量即可使實際進度恢復到計劃狀態。
?04、05、06、07年監理工程師考試試卷及答案匯總
?2009監理工程師老師輔導,現在報名可獲贈08和07年課程!
(2)不改變總目標的計劃值,調整后期實施計劃。這是在中度偏離情況下所采取的對策。
(3)重新確定目標的計劃值,并據此重新制定實施計劃。這是在重度偏離情況下所采取的對策。,糾偏一般是針對正偏差(實際值大于計劃值)而言,如投資增加、工期拖延。對于負偏差的情況,要仔細分析其原因,排除假象。
二、控制類型
根據劃分依據的不同,可將控制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按照控制措施作用于控制對象的時間,可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按照控制信息的來源,可分為前饋控制和反饋控制;按照控制過程是否形成閉合回路,可分為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按照控制措施制定的出發點,可分為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刂祁愋偷膭澐质侨藶榈?主觀的),是根據不同的分析目的而選擇的,而控制措施本身是客觀的。因此,同一控制措施可以表述為不同的控制類型,或者說,不同劃分依據的不同控制類型之間存在內在的同一性。
(一)主動控制
所謂主動控制,是在預先分析各種風險因素及其導致目標偏離的可能性和程度的基礎上,擬訂和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從而減少乃至避免目標偏離。
主動控制也可以表述為其他不同的控制類型。
主動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它必須在計劃實施之前就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目標偏離的可能性或其后果的嚴重程度,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主動控制是一種前饋控制。
主動控制通常是一種開環控制
主動控制是一種面對未來的控制,
(二)被動控制
所謂被動控制,是從計劃的實際輸出中發現偏差,通過對產生偏差原因的分析,研究制定糾偏措施,以使偏差得以糾正,工程實施恢復到原來的計劃狀態,或雖然不能恢復到計劃狀態但可以減少偏差的嚴重程度。
被動控制是一種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被動控制是一種反饋控制。
被動控制是一種閉環控制
被動控制是一種面對現實的控制。
(三)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的關系
在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如果僅僅采取被動控制措施,難以實現預定的目標。但是,僅僅采取主動控制措施卻是不現實的,或者說是不可能的。這表明,是否采取主動控制措施以及究竟采取什么主動控制措施,應在對風險因素進行定量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技術經濟分析和比較來決定。在某些情況下,被動控制倒可能是較佳的選擇。因此,對于建設工程目標控制來說,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兩者缺一不可,都是實現建設工程目標所必須采取的控制方式,應將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緊密結合起來,要做到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關鍵在于處理好以下兩方面問題:一是要擴大信息來源,即不僅要從本工程獲得實施情況的信息,而且要從外部環境獲得有關信息,包括已建同類工程的有關信息,這樣才能對風險因素進行定量分析,使糾偏措施有針對性;二是要把握好輸入這個環節,即要輸人兩類糾偏措施,不僅有糾正已經發生的偏差的措施,而且有預防和糾正可能發生的偏差的措施,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控制效果。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在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僅僅采取主動控制是不可能的,有時是不經濟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主動控制的重要性。實際上,牢固確立主動控制的思想,認真研究并制定多種主動控制措施,尤其要重視那些基本上不需要耗費資金和時間的主動控制措施,如組織、經濟、合同方面的措施,并力求加大主動控制在控制過程中的比例
(03)10.被動控制也可以表述為( )。
A.前饋控制
B.反饋控制
C.開環控制
D.事前控制
答案:B
(03)11.下列關于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關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由于主動控制比被動控制的效果好,因而應僅采取主動控制
B.由于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有許多風險因素是不可預見和防范的,因而只能采取被動控制
C.應將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兩者緊密結合,并以主動控制為主
D.應將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兩者緊密結合,并力求加大主動控制在控制過程中的比例
答案:D
(04)9.從主動控制是事前控制的角度來理解,主動控制的主要作用在于( ).
A.防患于未然
B.及時糾偏
C.避免重蹈覆轍
D.降低目標偏離的嚴重程度
三、目標控制的前提工作
(一)目標規劃和計劃
首先必須對目標進行合理的規劃并制定相應的計劃。目標規劃和計劃越明確、越具體、越全面,目標控制的效果就越好。
1.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的關系
目標規劃需要反復進行多次。這表明,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的動態性相一致。隨著建設工程的進展,要求目標規劃與之相適應,需要在新的條件和情況下不斷深入、細化,并可能需要對前一階段的目標規劃作出必要的修正或調整,真正成為目標控制的依據。由此可見,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之間表現出一種交替出現的循環關系,
2.目標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 應當說,目標控制的效果直接取決于目標控制的措施是否得力,是否將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及采取控制措施的時間是否及時等。但是,目標控制的效果雖然是客觀的,而人們對目標控制效果的評價卻是主觀的,通常是將實際結果與預定的目標和計劃進行比較。如果出現較大的偏差,一般就認為控制效果較差;反之,則認為控制效果較好。從這個意義上講,目標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為此,必須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是合理確定并分解目標。
二是制定可行且優化的計劃。
計劃不僅是對目標的實施,也是對目標的進一步論證。計劃是許多更細、更具體的目標的組合。
制定計劃首先要保證計劃的可行性,即保證計劃的技術、資源、經濟和財務的可行性,還應根據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力求使計劃優化。對計劃的優化實際上是作多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和比較。計劃制定得越明確、越完善,目標控制的效果就越好。
(04)10.下列關于目標控制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 目標控制的效果和對目標控制效果的評價都是客觀的
B.目標控制的效果和對目標控制效果的評價都是主觀的
C.目標控制的效果是主觀的,對目標控制效果的評價是客觀的
D.目標控制的效果是客觀的,對目標控制效果的評價是主觀的
(二)組織
目標控制的組織機構和任務分工越明確、越完善,目標控制的效果就越好。 為了有效地進行目標控制,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組織工作:
(1)設置目標控制機構;
(2)配備合適的目標控制人員;
(3)落實目標控制機構和人員的任務和職能分工;
(4)合理組織目標控制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03)55.下列關于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B、D、E )。
A.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都具有動態性
B.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之間存在交替出現的循環關系
C.目標控制的效果直接取決于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
D.目標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
E.目標規劃和計劃越明確、越具體、越全面,目標控制的效果越好
(04)59.為了提高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客觀評價目標控制的效果,首先應保證計劃在(ABE )方面的可行性.
A.技術
B.財務
C.方法
D.過程
E.經濟
第二節建設工程目標系統
一、建設工程三大目標之間的關系
建設工程業主的角度出發,往往希望該工程的投資少、工期短(或進度快)、質量好。如果采取某種措施可以同時實現其中兩個要求(如既投資少又工期短),則該兩個目標之間就是統一的關系;反之,如果只能實現其中一個要求(如工期短),而另一個要求不能實現(如質量差),則該兩個目標(即工期和質量)之間就是對立的關系。以下就具體分析建設工程三大目標之間的關系。
1.建設工程三大目標之間的對立關系
建設工程三大目標之間的對立關系比較直觀,易于理解。不能奢望投資、進度、質量三大目標同時達到“最優”,即既要投資少,又要工期短,還要質量好。
2.建設工程三大目標之間的統一關系
對于建設工程三大目標之間的統一關系,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理解。在確定建設工程目標時,應當對投資、進度、質量三大目標之間的統一關系進行客觀的且盡可能定量的分析。在分析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掌握客觀規律,充分考慮制約因素。
(2)對未來的、可能的收益不宜過于樂觀。
(3)將目標規劃和計劃結合起來。
在對建設工程三大目標對立統一關系進行分析時,同樣需要將投資、進度、質量三大目標作為一個系統統籌考慮,同樣需要反復協調和平衡;力求實現整個目標系統最優也就是實現投資、進度、質量三大目標的統一。
(04)11.功能好、質量優的工程投入使用后的收益往往較高,這表明( ).
A.質量目標與進度目標之間存在統一關系
B.質量目標與進度目標之間存在對立關系
C.質量目標與投資目標之間存在統一關系
D.質量目標與投資目標之間存在對立關系
二、建設工程目標的確定
(一)建設工程目標確定的依據
在施工圖設計完成之后,目標規劃的依據比較充分,目標規劃的結果也比較準確和可靠。但是,對于施工圖設計完成以前的各個階段來說,建設工程數據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1)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建設工程進行分類。通常按使用功能分類較為直觀,也易于為人接受和記憶。
(2)對各類建設工程所可能采用的結構體系進行統一分類。
(3)數據既要有一定的綜合性又要能足以反映建設工程的基本情況和特征。
建設工程數據庫對建設工程目標確定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據庫中與擬建工程相似的同類工程的數量。因此,建立和完善建設工程數據庫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在確定數據庫的結構之后,數據的積累、分析就成為主要任務,也可能在應用過程中對已確定的數據庫結構和內容還要作適當的調整、修正和補充。
(二)建設工程數據庫的應用
要確定某一擬建工程的目標,首先必須大致明確該工程的基本技術要求,如工程類型、結構體系、基礎形式、建筑高度、主要設備、主要裝飾要求等。然后,在建設工程數據庫中檢索并選擇盡可能相近的建設工程(可能有多個),將其作為確定該擬建工程目標的參考對象。由于建設工程具有多樣性和單件生產的特點,有時很難找到與擬建工程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同類工程,因此,在應用建設工程數據庫時,往往要對其中的數據進行適當的綜合處理,必要時可將不同類型工程的不同分部工程加以組合。另外,建設工程數據庫中的數據都是歷史數據,由于擬建工程與已建工程之間存在“時間差”,因而對建設工程數據庫中的有些數據不能直接應用,而必須考慮時間因素和外部條件的變化,采取適當的方式加以調整。
由以上分析可知,建設工程數據庫中的數據表面上是靜止的,實際上是動態的(不斷得到充實);表面上是孤立的,實際上內部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建設工程數據庫的應用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復制工作。要用好、用活建設工程數據庫,關鍵在于客觀分析擬建工程的特點和具體條件,并采用適當的方式加以調整,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建設工程數據庫對合理確定擬建工程目標的作用。
(03)12.應用建設工程數據庫確定擬建工程的目標時,宜( )
A.分析擬建工程特點,找出擬建工程與已建類似工程之間的共同點,以此確定擬建工程的各項目標
B.明確擬建工程的基本技術要求,檢索相近工程目標以確定擬建工程目標,適當進行數據調整
C.明確擬建工程的基本技術要求以檢索相近工程,分析擬建工程與已建類似工程差異及對工程目標的影響,采取適當方式調整后確定擬建工程各項目標
D.完善數據庫結構,數據宜有綜合性,按建設工程基本特征確定目標
答案:C
(04)12.在確定建設工程數據庫的結構之后,建立建設工程數據庫的主要任務是數據的( ).
A.積累和分析
B.分類和分析
C.編碼和分析
D.整理和分析
三、建設工程目標的分解
為了在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有效地進行目標控制,僅有總目標還不夠,還需要將總目標進行適當的分解。
(一)目標分解的原則
建設工程目標分解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能分能合。這要求建設工程的總目標能夠自上而下逐層分解,也能夠根據需要自下而上逐層綜合。這一原則實際上是要求目標分解要有明確的依據并采用適當的方式,避免目標分解的隨意性。
(2)按工程部位分解,而不按工種分解。這是因為建設工程的建造過程也是工程實體的形成過程,這樣分解比較直觀,而且可以將投資、進度、質量三大目標聯系起來,也便于對偏差原因進行分析。
(3)區別對待,有粗有細。根據建設工程目標的具體內容、作用和所具備的數據,目標分解的粗細程度應當有所區別。對不同工程內容目標分解的層次或深度,不必強求一律,要根據目標控制的實際需要和可能來確定。
(4)有可靠的數據來源。目標分解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為目標控制服務的。目標分解的結果是形成不同層次的分目標,這些分目標就成為各級目標控制組織機構和人員進行目標控制的依據。如果數據來源不可靠,分目標就不可靠,就不能作為目標控制的依據。因此,目標分解所達到的深度應當以能夠取得可靠的數據為原則,并非越深越好。
(5)目標分解結構與組織分解結構相對應。如前所述,目標控制必須要有組織加以保障,要落實到具體的機構和人員,因而就存在一定的目標控制組織分解結構。只有使目標分解結構與組織分解結構相對應,才能進行有效的目標控制。當然,一般而言,目標分解結構較細、層次較多,而組織分解結構較粗、層次較少,目標分解結構在較粗的層次上應當與組織分解結構一致。
(二)目標分解的方式
建設工程的總目標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分解。對于建設工程投資、進度、質量三個目標來說,目標分解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其中,進度目標和質量目標的分解方式較為單―,而投資目標的分解方式較多。
按工程內容分解建設工程目標分解最基本的方式,適用于投資、進度、質量三個目標的分解,但是,三個目標分解的深度不一定完全一致。一般來說,將投資、進度、質量三個目標分解到單項工程和單位工程是比較容易辦到的,其結果也是比較合理和可靠的。在施工圖設計完成之前,目標分解至少都應當達到這個層次。至于是否分解到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一方面取決于工程進度所處的階段、資料的詳細程度、設計所達到的深度等,另一方面還取決于目標控制工作的需要。
建設工程的投資目標還可以按總投資構成內容和資金使用時間(即進度)分解
(03)13.下列不屬于建設工程目標分解原則的是按( )的原則。
A.工程部位分解
B.自上而下逐層分解,自下而上逐層綜合
C.區別對待,有粗有細
D.工種分解
答案:D P65
(03)14.建設工程合同約定的質量目標( )國家強制性質量條文的要求。
A.應當高于
B.不得低于
C.應當等于
D.可以低于
答案:B
(04)13.建設工程目標分解最基本的方式是按( )分解.
A.總投資構成內容
B.工程內容
C 資金使用時間
D.工程進度
最新資訊
- 2026年度監理工程師理論與法規復習筆記2025-10-17
- 2026年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重要知識點總結2025-10-17
- 高效備考!2026年監理考點精講試聽課正式上線,專治“零基礎沒方向”“老考生卡瓶頸”!2025-09-17
- 免費下載!監理工程師考試各科目易錯知識點2025-09-17
- 2026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考試知識點:定金2025-09-05
- 2026監理工程師《理論法規》考試知識點:全過程工程咨詢實施策略2025-09-05
- 2026監理工程師《理論法規》考試知識點:工程總承包模式及其特點2025-08-29
- 必看避坑指南!監理工程師《目標控制》易錯點匯總2025-08-29
- 別再丟分!監理工程師《理論和法規》易錯點匯總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