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事業部制推行已三年,仍在不斷探索之中


【摘要】環球網校編輯為考生發布“基金公司事業部制推行已三年,仍在不斷探索之中“的新聞,為考生發布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的相關行業動態,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和復習,預??忌寄茼樌ㄟ^考試。基金公司事業部制推行已三年,仍在不斷探索之中的具體內容如下:
基金公司事業部制推行的情況并未如預期的好,有些基金經理沒有金剛鉆都不敢攬那瓷器活。
轉眼,基金公司陸續嘗試事業部制已有三年,部分基金經理由“打工”進階為“半創業”,但從《投資者報》記者的實際采訪來看,類似事業部制的話題在部分已實行公司內部還是諱莫如深。
是深入執行契約精髓,還是浮于表面?盡管“在公募平臺下搭建私募機制”的創新構想使事業部制成為基金公司實行長效激勵機制的可行方案,但從操作層面看,具體的實施各家仍千差萬別。
能刺激增長卻非萬能
如何量化事業部改革的成效?除了業績,恐怕也只有讓規模說話。
作為第一批試水事業部制的公募基金,2014年中歐基金、前海開源基金依靠事業部制的獨特魅力吸引了多位業內優秀基金經理的加盟,業績和管理規模也連著翻番,占得較多先機。
數據顯示,中歐基金和前海開源基金管理的規模分別從2013年末的117億元和1億元,增長到2016年年末的777億元和607億元,兩家近三年規模翻倍暴漲,前海開源更是依靠優秀人才迅速壯大,成為新“后起之秀”。
“相比傳統的只關心基金收益排名的考核體系,事業部制下的基金規模也是影響事業部收益的重要因素,即基金的營銷能力體現在考核中,這會令基金經理更加注重基金的絕對收益,而非相對收益。”格上理財研究員楊曉晴說。
但事業部制也并非規模激增的“靈丹妙藥”,據不完全統計,《投資者報》記者追蹤了部分確認執行事業部制的公司數據,一般業績的增長會在改革的頭一年較為明顯,隨后也會因為天賦秉異而出現差異。
例如作為國內首家由PE投資管理機構發起設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2014年成立的九泰基金雖然自創業之初就確立了平臺化的事業部制和創新工場并行的模式,并獨創絕對收益事業部。
2015年年底九泰基金與知名基金經理李永興和吳挺才分別簽約事業部,但實際在一年后的規模吸引上卻無較大突破。根據統計,2015年九泰基金的管理規模為79億元,而2016年年末為119億元。
“現在的公募基金已經到了競爭非常激烈的狀態,小公司底子薄,雖然未有股東等掣肘條件,但單憑一個好制度發展也很難,業績的市場號召力和渠道資源的豐富也很重要。”上海的某基金人士表示。
編輯推薦:
【摘要】環球網校編輯為考生發布“基金公司事業部制推行已三年,仍在不斷探索之中“的新聞,為考生發布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的相關行業動態,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和復習,預祝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鸸臼聵I部制推行已三年,仍在不斷探索之中的具體內容如下:
契約設計千差萬別
那么,怎么樣的事業部設置才能夠易于成功?據悉,各家的簽約內容一般保密級別較高,差別也較大,有人日進斗金,但也有業績仍不見起色的。
南方基金事業部制核心是增量激勵,即如果賬戶是新增賬戶或產生的增量是由于基金經理業績優秀產生,公司將給予額外激勵。此外,南方基金境內權益投資團隊在事業部的基礎上設置了三個投資工作室。工作室負責人在一定范圍內擁有人事權和財務權,既可通過公司人事部門招聘,也可根據自身需要自行招募基金經理和研究員。
靈活的機制、穩健的業績和理念也使南方基金把握住2016年結構性行情,用逆勢增長的資管規模和優異的股債業績在年終歲末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數據顯示,2016年年末南方基金公募資產規模達到3915億元,較2015年年底增加近573億元,規模排名位居行業第5位。
不過,日前迎來寶盈明星基金經理彭敢的東吳基金卻并非很順利,自去年董事長、總經理雙雙換人后,東吳基金也大刀闊斧地進行事業部制和平臺化戰略的改革,雖然使規模激增至148.47億元,同比上漲65%,但其權益類基金產品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等短板逐步顯現。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東吳基金旗下1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產品中,共有15只收益虧損,11只偏股混合基金跑輸同類平均,多只虧損幅度在30%左右。
非能人不能試
三年試水,A股從“狂牛驟熊”到“震蕩市”,“事業部是萬靈藥”的定論慢慢在業內人士心中打上問號,事實上“這個錢并不好賺”。
據悉,事業部目前主流的賺錢方式,與基金公司按比例分管理費,有的四六,大部分三七或者二八。而從業內來看,適合做事業部制的人不僅要有較好的牛熊穿越業績、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和投資者認可度,其本身還兼具內部管理能力,有特色人脈關系和實力。
“事業部內部會面臨管理問題,如研究員的考核體系,而事業部之間也存在競爭關系,甚至會出現爭奪公司資源的現象,以往公司內部信息交流、研究成果共享的現象可能會明顯減少,事業部與公司股東之間的相處模式也有待觀察。”
在楊曉晴看來,事業部是基金公司管理的一種模式,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不成熟,而除事業部之外,基金公司也有推出股權激勵制度的,但由于股權分配牽涉到較多人的利益,目前僅在部分股權結構簡單的中小基金公司中展開。
“事業部是一個體現真正能人的制度,很多基金經理不愿入事業部,畢竟要承受更多壓力,前期收入并不會增加。”某基金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因基金經理積極性不大,其所在公司已慢慢不再提及事業部改革。
對于事業部改革的未來,華商基金梁永強認為看結果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標志就是出現更多的事業部。“比如外部事業部孵化的一些人,可以單獨出去成立事業部,內部公募自己培養的又出現新的事業部,只有再生能力形成,改革才能算初見成效。”
此外,包括民生加銀等基金公司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也表示,目前的事業部制仍在不斷探索之中,改革中的人員管理、績效考核、內部核算需要探索適合的方案,也需要通過實際情況不斷調整。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閱讀完基金公司事業部制推行已三年,仍在不斷探索之中這篇文章,為了解決您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疑問,您可以登陸環球網校基金從業資格頻道與廣大朋友一起交流學習,共求進步!
最新資訊
- 基金銷售資格和基金從業資格的區別2024-09-10
- 2024年基金從業人員資格管理辦法2024-09-10
-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4-03-25
- 基金從業資格證考試要準備多久2024-03-22
- 基金從業資格證備考時間2024-03-21
- 基金從業資格證每年要年檢嗎2024-03-21
- 基金從業資格繼續教育要求2024-03-20
- 基金從業資格證考試準備多久能過2024-03-19
- 證券基金從業資格證有用嗎2024-03-19
-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復習多久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