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墻結構布置一般原則


框架?剪力墻結構布置一般原則
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結構布置除應符合其各自的相關規則外,其框架和剪力墻的布置還應滿足下列要求:
(1) 框架?剪力墻結構應設計成雙向抗側力體系,主體結構構件之間不宜采用鉸接。抗震設計時,兩主軸方向均應布置剪力墻。梁與柱或柱與剪力墻的中線宜重合,框架的梁與柱中線之間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寬的1/4。
(2) 框架?剪力墻結構中剪力墻的布置一般按照“均勻、對稱、分散、周邊”的原則布置:
① 剪力墻宜均勻對稱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邊附近、樓電梯間、平面形狀變化及恒載較大的部位;在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兩側不宜同時設置剪力墻。
② 平面形狀凹凸較大時,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墻。
③ 剪力墻布置時,如因建筑使用需要,縱向或橫向一個方向無法設置剪力墻時,該方向可采用壁式框架或支撐等抗側力構件,但是,兩方向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值應接近。壁式框架的抗震等級應按剪力墻的抗震等級考慮。
④ 剪力墻的布置宜分布均勻,單片墻的剛度宜接近,長度較長的剪力墻宜設置洞口和連梁形成雙肢墻或多肢墻,單肢墻或多肢墻的墻肢長度不宜大于8 m。每段剪力墻底部承擔水平力產生的剪力不宜超過結構底部總剪力的40%。
⑤ 縱向剪力墻宜布置在結構單元的中間區段內。房屋縱向長度較長時,不宜集中在兩端布置縱向剪力墻,否則在平面中適當部位應設置施工后澆帶以減少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的收縮應力影響,同時應加強屋面保溫以減少溫度變化產生的影響。
⑥ 樓梯間、豎井等造成連續樓層開洞時,宜在洞邊設置剪力墻,且盡量與靠近的抗側力結構結合,不宜孤立地布置在單片抗側力結構或柱網以外的中間部分。
⑦ 剪力墻間距不宜過大,應滿足樓蓋平面剛度的要求,否則應考慮樓蓋平面變形的影響。
(3) 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的剪力墻,宜設計成周邊有梁柱(或暗梁柱)的帶邊框剪力墻。縱橫向相鄰剪力墻宜連接在一起形成L形、T形及口形等,以增大剪力墻的剛度和抗扭能力。
(4) 在長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項較長的建筑中,其剪力墻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 橫向剪力墻沿長方向的間距宜滿足表4-18 的要求,當這些剪力墻之間的樓蓋有較大開洞時,剪力墻的間距應予減小。
② 縱向剪力墻不宜集中布置在兩盡端。20
(5) 剪力墻宜貫通建筑物全高,沿高度墻的厚度宜逐漸減薄,避免剛度突變。當剪力墻不能全部貫通時,相鄰樓層剛度的減弱不宜大于30%,在剛度突變的樓層板應按轉換層樓板的要求加強構造措施。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常考知識點2025-02-17
- 2025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頻知識點2025-02-17
- 2024年度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2024年度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環球網校雙11預售開啟!定金百倍膨脹,直播再返現金2023-10-25
- 環球網校結構工程師雙11活動來啦,限時優惠!2023-10-25
-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下載2023-05-16
- 2023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內容2023-04-14
- 2023年結構工程師教材內容變動對比2023-04-10
- 2023年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基礎教材變動對比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