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知識點:評價海域C0D濃度預測


(1)對流一擴散輸運模型經垂向空間平均的物質輸運方程為:
dP+udP+vdP.l.(D dP)-±m ^) = S
dt dx dy dxK x dx} dyK y dy}
式中,P――海水中污染物濃度;
S――單位時間排給單位體積海水的污染物質量;Ac,Dy――分散系數; w, v――深度平均流速。
對于上述對流一擴散方程,還需給定適當的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其中開邊界上入流段的P值取廠,這樣我們便有了如下的邊界條件:
陸邊界:Dn = 0
開邊界:P = Pf (入流)
半+vn^ = 0 (出流)
at dn
物質輸運模型采用ADI數值解法。
(2)排污口選址原則
①污水排放不影響附近海域的使用功能;
②排污口應設在物理自凈能力較強的海域;
③盡量縮短污水截流管線長度,減少污水提升泵站,以便降低基建投資和運行 費用;④水深條件好,建設排海工程投資較少;
⑤貫徹污染物集中處理制度,在可能的條件下盡量減少排污口,減少排放污水的影響范圍,降低建設排海工程的投資。
3.評價海域拉格朗日余流模型
海水微團經過一個潮周期后,不再回到初始位置,而有了一個凈位移,用表示,即:
^ = Kx0^o + T)-y(x0Jo)
式中,x0――質點初始位置; t0――初始時刻;yix^)――軌跡方程;
T――潮周期。
由于是在拉格朗日意義下研究質點的周期平均遷移,因而Af稱為拉格朗曰漂移,除以周期后,即定義為拉格朗日余流速度:
海水質點的拉格朗日漂移或拉格朗日余流速度反映了海水周期平均的實際運移 方向和速率,因此,也反映了隨同海水一起運動的溶解態或顆粒態污染物的輸運方向和速率。由于流場處處充滿了海水質點,我們又可以建立余流場的概念,通過對 海域拉格朗日余流場的分析,可以區分拉格朗日余流速度較大的水交換活躍區和拉 格朗日余流速度較小的水交換滯緩區。可為沿海地區城市布局、產業結構、海域功 能區劃、排污口選址等提供環境依據。
采用歐拉一拉格朗日方法,通過對海水微團的拉格朗日數值追蹤,可以了解污 染物的運動軌跡、遷移途徑、在海域內的滯留時間、來源和去向等,這也是海洋環保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