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知識點: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的主要內容


調查生態環境現狀和歷史演變過程、生態保護區或生態敏感區的情況,包括生物量及生物多樣性、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種,自然保護區、濕地,自然生態退化狀況包括植被破壞、土壤污染與土地退化等。
分析評價開發區規劃實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功能及生態景觀影響。
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重點:
識別開發區的區域開發活動可能帶來的主要環境影響以及可能制約開發區發展的環境因素。
分析確定開發區主要相關環境介質的環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方案。
主要的環境保護對策:
當開發區土地利用的生態適宜度較低,或區域環境敏感性較高時,應考慮選址的大規模、大范圍調整;當選址臨近生態保護區、水源保護地、重要和敏感的居住地,或周圍環境中有重大污染源并對區域選址產生不利影響以及某類環境指標嚴重超標且難以短時期改善時,要建議提出調整? 要建議提出調整;一般情況下,開發區邊界應與外部較敏感地域保持一定的空間防護距離;開發區內各功能區除滿足相互間的影響最小,并留有充足的空間防護距離 外,還應從基礎設施建設、各產業間的合理連接,以及適應建立循環經濟和生態園區的布局條件來考慮開發區布局的調整;規模調整包括經濟規模和土地開發規模的 調整;在擬定規模的調整建議時應考慮開發區的最終規模和階段性發展目標;當開發區發展目標受外部環境影響時(如受區外重大污染源影響較大),在不能進行選 址調整時,要提出對區外環境污染控制進行調整的計劃方案,并建議將此計劃納入到開發區總體規劃之中。
主要的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大氣環境影響減緩措施應從改變能流系統及能源轉換技術方面進行分析。重點是煤的集中轉換以及煤的集中轉換技術的多方案比較。
水環境影響減緩措施應考慮重點考慮污水集中處理、深度處理與回用系統,以及廢水排放的優化布局和排放方式的選擇。如在選擇更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的同時,考慮增加土地處理系統、強化深度處理和中水回用系統。
對典型工業行業,可根據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原理從原料輸入、工藝流程、產品使用等進行分析,提出替代方案與減緩措施。
固體廢物影響的減緩措施重點是固體廢物的集中收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處置措施。
對于可能導致對生態環境功能顯著影響的開發區規劃,根據生態影響特征制定可行的生態建設方案。
提出限制入區的工業項目類型清單。
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證開發區環境保護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設施的規模、工藝和布局的合理性,優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