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師考試:2011年《案例分析》真題(三)
三、金屬礦山項目
某大型金屬礦山所在區域為南方丘陵區,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mm,屬泥石流多發區,礦山上部為褐鐵礦床,下部為銅、鉛、鋅、鎘、硫鐵礦床。礦床上部露天鐵礦采選規模為1.5×106t/a,現已接近閉礦。現狀排土場位于采礦西側一盲溝內,接納剝離表土,采場剝離物,選礦廢石,尚有約8.0×104m3可利用庫容。排土場未建截排水設施,排土場下游設攔泥壩,攔泥壩出水進入A河,露天鐵礦采場涌水直接排放A河,選礦廢水處理后回用。
現在擬在露天鐵礦開采基礎上續建銅硫礦采選工程,設計采選規模為3.0×106t/a,采礦生產工藝流程為剝離,鑿巖、爆破、鏟裝、運輸,礦山采剝總量主 2.6×107t/a,采礦排土依托現有排場。新建廢水處理站處理采場涌水,選礦生產工藝流程為破碎、磨礦、篩分、浮選、精礦脫水,選廠建設尾礦庫并配套回用水、排水處理設施,其他公輔設施依托現有工程。尾礦庫位于選廠東側一盲溝內,設計使用年限30年,工程地質條件符合環境保護要求。
續建工程采、選礦排水均進入A河。采礦排水進入A河的位置不變,選礦排水口位于現在有排放口下游3500m處進入A河。
在A河設有三個水質監測斷面,1#斷面位于現在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2# 斷面位于現在工程排水口下游1000m,3#斷面位于現在有工程排水口下游5000m,1# ,3#斷面水質監測因子全部達標。2# 斷面鉛、銅、鋅、鎘均超標。土壤現在監測結果表明,鐵礦采區周邊表層土壤中銅、鉛、鎘超標。采場剝離物,鐵礦選礦廢石的浸出毒性試驗結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險物質濃度低于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礦區周邊有2個自然村莊,甲村位于A河1#斷面上游,乙村位于A河3#斷面下游附近。居民以種植水稻、果樹、茶葉為主,生產生活用水均為地表水。
1、列出該工程還需配套的工程和環保措施。
2、指出生產工藝過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屬的污染源。
3、指出該工程對甲、乙村莊居民鐵水是否會產生影響?說明理由。
4、說明該工程對農業生態影響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參考答案:
1、該工程的環境影響范圍應包括哪些區域?
答:應包括以下區域:
(1)調出區―大清河,包括壩后回水段,壩下減脫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勢變化的區域
(2)調入區―碧河水庫
(3)調水線路沿線―輸水工程沿線,即引水隧道及管道沿線
(4)各類施工臨時場地及棄渣場
2、給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環境問題?
答:(1)隧道施工排水引起地下水變化問題
(2)隧洞頂部植被及植物生長受影響問題
(3)隧道棄渣處理與利用問題
(4)隧道施工可能導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質災害及其環境影響問題
(5)隧洞洞口結構、形式與周邊景觀的協調問題
(6)隧洞施工引起的噪聲與揚塵污染影響、以及生產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問題
3、分析說明工程棄渣方案的環境合理性
(這道題考生回憶的題干存在缺陷,沒有提供信息。如:“工程棄渣方案擬設兩個集中棄消極引用樞紐工程”。因此,無法作答)
4、指出工程實施對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響
答:(1)造成壩下減脫水,甚至河床裸露,導致壩下區域生態系統類型的改變;如果不能確保下泄一定的生態流量,將影響下游河道及兩岸植被的生態用水,甚至下游的工農業用水、生活用水等。
(2)改變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勢,如果壩下減脫水段有魚類的“三場”,則將受到破壞。
(3)庫區沖淤下泄泥沙容易導致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積而水位抬高。
(4)庫區不沖淤而下泄清水時又容易導致河道兩岸受到清水的沖蝕而造成塌方。
(5)容易導致下游土地的鹽堿化。
5、列出工程實施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態保護措施
(1)大清河筑壩應考慮設置過魚設施。
(2)設置確保下泄生態流量及壩下其他用水需要的設施。
(3)棄渣場及各類臨時占地的土地整治與生態恢復措施。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2020年-2025年)2025-07-06
- 環評師考試題庫: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真題及答案解析(4科目),附歷年真題2025-07-04
- 8題全!2025年環評師考試案例分析真題及解析已更新!2025-07-04
- 【真題發布】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真題與答案2025-07-04
- 不定項選擇題真題已更新!2025年環評師技術方法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06-20
- 2025年環評師技術方法真題及答案解析-單項選擇題部分已更新!2025-06-20
- 真題更新!2025年環評師技術方法真題及答案解析(考生回憶版)2025-06-20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6月14日2科目全)2025-06-19
- 單項選擇題更新!2025年環評師導則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06-18
- 2025年環評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及答案解析-不定項選擇題更新!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