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環評師《技術方法》污水處理技術知識問題答疑(39)


1.鐵碳催化氧化一般適用什么類型的水質?是不是可生化性較差的水比較適合?我看到論壇說此法可直接把COD從2500降到100,那還用上生化嗎?
答:鐵碳法適合濃度高且可生化性差的廢水的前處理,主要目的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面的生化處理創造有利用條件。有的廢水經鐵碳法處理后COD基本不降,但B/C比升高了,也達到了處理目的,當然既能去除一些COD,又能提高可生化性更好。
2.我們是城市污水廠,處于調試階段,采用的是AAO工藝。進水:COD為120;BOD5為30mg/L;氨氮為20 mg/L;總磷為2 mg/L.出水:為COD40 mg/L;BOD5為5 mg/L;氨氮18 mg/L;總磷1.2 mg/L.設計進水20萬噸/天,實際為2萬噸/天。有南北兩個生化池,目前南邊已有少量的絮凝物出現,以前一直都是南北各開了一臺內回流,昨天增開了一臺,(開匯流泵時風機已經停了)導致今天污水全部變為茶紅色,南邊情況好點。請問:1、調試初期開內回流是否能把氨氮去除率提高?2、水變成茶紅色是什么原因?如何修補?
答:這樣的情況下污泥培養應該采用級數擴大培養法,即在部分池培養污泥并運行,然后再根據水量和濃度的情況移植培養。因為進水濃度低且水量又小,即使所有曝氣池污泥能培養好,也很難養住污泥。內回流與提高氨氮去除率無關,與硝酸氮去除率有關,目前不用回流,硝化效果還不好情況下又何言反硝化呢。污水變色的問題僅聽描述我也說不清,現在應該注意的是防止污泥老化。
3. 我們有個廠最近在做污泥減量試驗。最近進水水質與試驗前水質差別很大,特別是COD和SS,目前很難對減量效果進行評價,請問一下有沒有一個很好的經驗公式來確定污泥產量(根據COD和SS)?
答:我沒有具體計算過,據我所知也沒有很好的經驗公式來確定具體的量,雖然理論上可通過污泥產率的變化來大致估算,但會有較大誤差。因為有些污泥是隨廢水進入系統的。不知你們是用什么方法進行污泥減量試驗,如果是將剩余污泥專門進行好氧或厭氧減量,就可根據減量前后污泥中揮發固體減少的量來推算,如:MLVSS/MLSS比值的變化。
4.在厭氧+好氧工藝處理過程中,如厭氧處理后還含有大量的硫,如何才能把它去除掉呢? 大量的硫化氫產生是因為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硫酸鹽還原菌將其轉化為硫化氫,如果硫酸根過高就會出現產生大量硫化氫。不知是否是這樣?
答:厭氧反應過程中硫化物被轉化為硫化氫,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你說的情況是另一碼事,即廢水中本來就含硫酸鹽,就要通過生物還原法去除,但必須滿足COD/硫酸根比值要求,此條件下可將廢水中的硫酸鹽還原為硫化氫,并且不影響COD的去除。
5.最近參加某環保公司的面試,總工問:“冬天水溫10度以下,出水COD、BOD、SS等都達標,只有NH3不達標,且出水的NH3比進水的高,怎么解決?”。我的回答是:“要考慮到有機氮的氨化因素和DO、堿度、營養比、pH的控制等”。總工說:“假定DO、堿度、營養比、pH都滿足,而且要求不排泥,冬天怎么保證NH3達標?”。對此你如何考慮呢?
答:只能減少進水量和加溫。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反應時間是不夠的,氨化過程也未完成,減少進水量是為了減少負荷、增加反應時間。同時還需加溫,水溫10度以下硝化作用基本沒有(5度時完全沒有硝化作用)。
權威老師主講2012年度環評師課程 環評師考試論壇學員交流熱烈討論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