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環評師《技術方法》教材:生態影響型項目工程分析


第二章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是環境影響評價中分析項目建設影響環境內在因素的重要環節。由于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表現不同,可以分為以污染影響為主的污染型建設項目的工程分析和以生態破壞為主的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的工程分析。
第二節生態影響型項目工程分析
一、導則的基本要求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一生態影響》(HJ 19-2011)對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的工程分析有如下明確的要求。
工程分析時段應涵蓋勘察期、施工期、運營期和退役期,以施工期和運營期為調查分析的重點。
工程分析內容應包括:項目所處的地理位置、工程的規劃依據和規劃環評依據、工程類型、項目組成、占地規模、總平面及現場布置、施工方式、施工時序、運行方式、替代方案、工程總投資與環保投資、設計方案中的生態保護措施等。
根據評價項目自身特點、區域的生態特點以及評價項目與影響區域生態系統的相互關系,確定工程分析的重點,分析生態影響的源及其強度。主要內容應包括:
(1)可能產生重大生態影響的工程行為:
(2)與特殊生態敏感區和重要生態敏感區有關的工程行為;
(3)可能產生間接、累積生態影響的工程行為;
(4)可能造成重大資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為。
二、工程分析時段
導則明確要求,工程分析時段應涵蓋勘察期、施工期、運營期和退役期,即應全過程分析,其中以施工期和運營期為調查分析的重點。在實際工作中,針對各類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的影響性質和所處的區域環境特點的差異,其關注的工程行為和重要生態影響會有所側重,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問題需要關注和解決。
勘察設計期一般不晚于環評階段結束,主要包括初勘、選址選線和工程可行性(預)研究報告。初勘和選址選線工作在進入環評階段前已完成,其主要成果在工程可行性(預)研究報告會有體現;而工程可行性(預)研究報告與環評是一個互動階段,環評以工程可行性(預)研究報告為基礎,評價過程中發現初勘、選址選線和相關工程設計中存在環境影響問題應提出調整或修改建議,工程可行性(預)研究報告據此進行修改或調整,最終形成科學的工程可行性(預)研究報告與環評報告。
施工期時間跨度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對生態影響來說,施工期和運營期的影響同等重要且各具特點,施工期產生的直接生態影響一般屬臨時性質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其產生的間接影響可能是永久性的。在實際工程中,施工期生態影響注重直接影響的同時,也不應忽略可能造成的間接影響。施工期是生態影響評價必須一重點關注的時段。
運營期一般比施工期長得多,在工程可行性(預)研究報告中會有明確的期限要求。由于時間跨度長,該時期的生態和污染影響可能會造成區域性的環境問題,如水庫蓄水會使周邊區域地下水位抬升,進而可能造成區域土壤鹽漬化甚至沼澤化、井工采礦時大量疏干排水可能導致地表沉降和地面植被生長不良甚至荒漠化。運營期是環評必須重點關注的時段。
退役期不僅包括主體工程的退役,也涉及主要設備和相關配套工程的退役。如礦井(區)閉礦、渣場封閉、設備報廢更新等,也可能存在環境影響問題需要解決。
三、工程分析的對象
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應明確項目組成、建設地點、占地規模、總平面及現場布置、施工方式、施工時序、建設周期和運行方式、總投資及環境保護投資等。方面,要求工程組成要完全,應包括臨時性/永久性、勘察期/施工期/運營期/退的所有工程;另一方面,要求重點工程應突出,對環境影響范圍大、影響時間長的工程和處于環境保護目標附近的工程應重點分析。
工程組成應有完善的項目組成表,一般按主體工程、配套工程和輔助工程分別說明工程位置、規模、施工和運營設計方案、主要技術參數和服務年限等主要內容。
重點工程分析既考慮工程本身的環境影響特點,也要考慮區域環境特點和區域敏感目標。在各評價時段內,應突出該時段存在主要環境影響的工程;區域環境特點不同,同類工程的環境影響范圍和程度可能會有明顯的差異;同樣的環境影響強度,因與區域敏感目標相對位置關系不同,其環境影響敏感性不同。
改擴建及異地搬遷建設項目還應包括現有工程的基本情況、污染物排放及達標情況、存在的環境保護問題及擬采取的整改方案等內容。
四、工程分析的內容
1.工程概況
介紹工程的名稱、建設地點、性質、規模,給出工程的經濟技術指標;介紹工程特征,給出工程特征表:完全交代工程項目組成,包括施工期臨時工程,給出項目組成表;闡述工程施工和運營設計方案,給出施工期和運營期的工程布置示意圖;有比選方案時,在上述內容中均應有介紹。
應給出地理位置圖、總平面布置圖、施工平面布置圖、物料(含土石方)平衡圖和水平衡圖等工程基本圖件。
2.初步論證
主要從宏觀上進行項目可行性論證,必要時提出替代或調整方案。初步論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建設項目和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環境政策和相關規劃的符合性:
(2)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施工布置和總圖布置的合理性;
(3)清潔生產和區域循環經濟的可行性,提出替代或調整方案。
3.影響源識別
應明確建設項目在建設階段、生產運行、服務期滿后(可根據項目情況選擇)等不同階段的各種行為與可能受影響的環境要素間的作用效應關系、影響性質、影響范圍、影響程度等,分析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生態影響。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除了主要產生生態影響外,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影響,影響源識別主要從工程自身的影響特點出發,識別可能帶來生態影響或污染影響的來源,包括工程行為和污染源。影響源分析時,應盡可能給出定量或半定量數據。
工程行為分析時,應明確給出土地征用量、臨時用地量、地表植被破壞面積、取土量、棄渣量、庫區淹沒面積和移民數量等。
污染源分析時,原則上按污染型建設項目要求進行,從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噪聲與振動、電磁等方面分別考慮,明確污染源位置、屬性、產生量、處理處置量和最終排放量。
對于改擴建項目,還應分析原有工程存在的環境問題,識別原有工程影響源和源強。
4.環境影響識別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識別一般從社會影響、生態影響和環境污染三個方面考慮,在結合項目自身環境影響特點、區域環境特點和具體環境敏感目標的基礎上進行識別。
應結合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環境功能區劃、生態功能區劃、生態保護紅線及環境現狀,分析可能受建設行為影響的環境影響因素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的生態影響識別,則不僅要識別工程行為造成的直接生態影,而且要注意污染影響造成的間接生態影響,甚至要求識別工程行為和污染影響在時間或空間上的累積效應(累積影響),明確各類影響的性質(有利/不利)和屬性(可逆/不可逆、臨時/長期等)。
5.環境保護方案分析
初步論證是從宏觀上對項目可行性進行論證,環境保護方案分析要求從經濟、環境、技術和管理方面來論證環境保護措施和設施的可行性,必須滿足達標排放、總量控制、環境規劃和環境管理要求,技術先進且與社會經濟發展水面相適宜,確保環境保護目標可達性。環境保護方案分析至少應有以下五個方面內容:
(1)施工和運營方案合理性分析;
(2)工藝和設施的先進性和可靠性分析:
(3)環境保護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4)環保設施處理效率合理性和可靠性分析:
(5)環境保護投資估算及合理性分析。
經過環境保護方案分析,對于不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應提出比選方案,進行比選分析后提出推薦方案或替代方案。
對于改擴建工程,應明確“以新帶老”環保措施。
6.其他分析
包括非正常工況類型及源強、事故風險識別和源項分析以及防范與應急措施說明。
五、生態影響型工程分析技術要點
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評價范圍劃分,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主要包括交通運輸、采掘和農林水利三大類別,征租用地面積大,直接生態影響范圍較大和影響程度較為嚴重,多為一級或二級評價:海洋工程和輸變電工程涉及征租用地面積較大,結合考慮直接生態影響范圍或直接影響程度,二級評價較為常見;而其他類建設項目征租用地范圍有限,直接生態影響一般局限于征租用地范圍,直接影響范圍和程度有限,一般為三級評價。
根據項目特點(線型/區域型)和影響方式不同,以下選擇公路、管線、航運碼頭、油氣開采和水電項目為代表,明確工程分析技術要求。
1.公路項目
工程分析應涉及勘察設計期、施工期和運營期,以施工期和運營期為主,按環境生態、聲環境、水環境、環境空氣、固體廢棄物和社會環境等要素識別影響源和影響方式,并估算源影響源強。
勘察設計期工程分析的重點是選址選線和移民安置,詳細說明工程與各類保護區、區域路網規劃、各類建設規劃和環境敏感區的相對位置關系及可能存在的影響。
施工期是公路工程產生生態破壞和水土流失的主要環節,應重點考慮工程用析中說明臨時租地和永久征地的類型、數量,特別是占用基本農田的位置和數量;橋隧工程要說明位置、規模、施工方式和施工時間計劃;輔助工程包括進場道路、施工便道、施工營地、作業場地、各類料場和廢棄渣料場等,應說明其位置、臨時用地類型和面積及恢復方案,不要忽略表土保存和利用問題。
施工期要注意主體工程行為帶來的環境問題。如路基開挖工程涉及棄土利用和運輸問題、路基填筑需要借方和運輸、隧道開挖涉及棄方和爆破、橋梁基礎施工涉及底泥清淤棄渣等。
運營期主要考慮交通噪聲、管理服務區“三廢”、線性工程阻隔和景觀等方面的影響,同時根據沿線區域環境特點和可能運輸貨物的種類,識別運輸過程中可能產生環境污染和風險事故。
2.管線項目.
工程分析應包括勘察設計期、施工期和運營期,一般管道工程主要生態影響主要發生在施工期。
勘察設計期工程分析的重點是管線路由和工藝、站場的選擇。
施工期工程分析對象應包括施工作業帶清理(表土保存和回填)、施工便道、管溝開挖和回填、管道穿越(定向鉆和隧道)工程、管道防腐和鋪設工程、站場建設和監控工程。重點明確管道防腐、管道鋪設、穿越方式、站場建設工程的主要內容和影響源、影響方式,對于重大穿越工程(如穿越大型河流)和處于環境敏感區工程(如自然保護區、水源地等),應重點分析其施工方案和相應的環保措施。施工期工程分析時,應注意管道不同的穿越方式可造成不同影響。
大開挖方式:管溝回填后多余的土方一般就地平整,一般不產生棄方問題。
懸架穿越方式:不產生棄方和直接環境影響,但存在空間、視覺干擾問題。
定向鉆穿越方式:存在施工期泥漿處理處置問題。
隧道穿越方式:除隧道工程棄渣外,還可能對隧道區域的地下水和坡面植被產生影響;若有施工爆破則產生噪聲、振動影響,甚至局部地質災害。
運營期主要是污染影響和風險事故。工程分析應重點關注增壓站的噪聲源強、清管站的廢水廢渣源強、分輸站超壓放空的噪聲源和排空廢氣源、站場的生活廢水和生活垃圾以及相應環保措施。風險事故應根據輸送物品的理化性質和毒性,一般從管道潛在的各種災害識別源頭,按自然災害、人類活動和人為破壞三種原因造成的事故分別估算事故源強。
3.航運碼頭項目
工程分析應涉及勘察設計期、施工期和運營期,以施工期和運營期為主,按水環境(或海洋環境)、環境生態、環境空氣、聲環境和固體廢棄物等環境要素識別影響源和影響方式,并估算源影響源強。
可研和初步設計期工程分析的重點是碼頭選址和航路選線。
施工期是航運碼頭工程產生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主要環節,重點考慮填充造陸工程、航道疏浚工程、護岸工程和碼頭施工對水域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說明施工工藝和施工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從施工全過程識別和估算影響源。
運營期主要考慮陸域生活污水、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含油污水、船舶污染物和碼頭、航道的風險事故。海運船舶污染物(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壓載水、垃圾等)的處理處置有相應的法律規定。同時,應特別注意從裝卸貨物的理化性質及裝卸工藝分析,識別可能產生環境污染和風險事故。
4.油氣開采項目
工程分析涉及勘察設計期、施工期、運營期和退役期四個時段,各時段影響源和主要影響對象存在一定差異。
工程概況中應說明工程開發性質、開發形式、建設內容、產能規劃等,項目組成應包括主體工程(井場工程)、配套工程(各類管線、井場道路、監控中心、辦公和管理中心、儲油(氣)設施、注水站、集輸站、轉運站點、環保設施、供水、供電、通信等)和施工輔助工程,分別給出位置、占地規模、平面布局、污染設施(設備)和使用功能等相關數據和工程總體平面圖、主體工程(井位)平面布置圖、重要工程平面布置圖和土石方、水平衡圖等。
勘察設計時段工程分析以探井作業、選址選線和鉆井工藝、井組布設等作為重點。井場、站場、管線和道路布設的選擇要盡量避開環境敏感區域,應采用定向井或叢式井等先進鉆井及布局,其目的均是從源頭上避免或減少對環境敏感區域的影響;而探井作業是勘察設計期主要影響源,勘探期鉆井防滲和探井科學封堵有利于防止地下水串層,保護地下水。
施工期,土建工程的生態保護應重點關注水土保持、表層保存和回復利用、植被恢復等措施;對鉆井工程更應注意鉆井泥漿的處理處置、落地油處理處置、鉆井套管防滲等措施的有效性,避免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
運營期,以污染影響和事故風險分析和識別為主。按環境要素進行分析,重點分析含油廢水、廢棄泥漿、落地油、油泥的產生點,說明其產生量、處理處置方式和排放量、排放去向。對滾動開發項目,應按“以新帶老”要求,分析原有污染源并估算源強。風險事故應考慮到鉆井套管破裂、井場和站場漏油(氣)、油氣罐破損和油氣管線破損等而產生泄漏、爆炸和火災情形。
退役期,主要考慮封井作業。
5.水電項目
工程分析應涉及勘察設計期、施工期和運營期,以施工期和運營期為主。
勘察設計期工程分析以壩體選址選型、電站運行方案設計合理性和相關流域規
劃的合理性為主。移民安置也是水利工程特別是蓄水工程設計時應考慮的重點。
施工期工程分析,應在掌握施工內容、施工量、施工時序和施工方案的基礎上,識別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
運營期的影響源應包括水庫淹沒高程及范圍、淹沒區地表附屬物名錄和數量、耕地和植被類型與面積、機組發電用水及梯級開發聯合調配方案、樞紐建筑布置等方面。
運營期生態影響識別時應注意水庫、電站運行方式不同,運營期生態影響也有差異:
對于引水式電站,址間段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河段,其水生生態、用水設施和景觀影響較大。
對于日調節水電站,下泄流量、下游河段河水流速和水位在日內變化較大,對下游河道的航運和用水設施影響明顯。
對于年調節電站,水庫水溫分層相對穩定,下泄河水溫度相對較低,對下游水生生物和農灌作物影響較大。
對于抽水蓄能電站,上庫區域易造成區域景觀、旅游資源等影響。
環境風險主要是水庫庫岸侵蝕、下泄河段河岸沖刷引發塌方,甚至誘發地震。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