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境影響評價師行業動態 > 如何完善霾預報預警制度?

如何完善霾預報預警制度?

更新時間:2017-12-27 10:13:01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37收藏7

環境影響評價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導讀】環球網校整理了"如何完善霾預報預警制度?"供大家參考,下載更多模擬試題及輔導資料可到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祝大家學習愉快!  目前,中國氣象局起草了《環境氣象指導意見》,這個意見正在

  【導讀】環球網校整理了"如何完善霾預報預警制度?"供大家參考,下載更多模擬試題及輔導資料可到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祝大家學習愉快!

  目前,中國氣象局起草了《環境氣象指導意見》,這個意見正在征求意見中,即將發布。在意見中,要求國家級、區域級、省級氣象部門加強霾的監測預報預警,地市級基于上級指導產品制作霾預報產品,必要時發布預警,縣級根據本地觀測資料和上級指導產品開展預報預警服務。

  和誰對話?

  張恒德,博士,高級工程師。2005年6月至今,一直在中央氣象臺從事天氣預報業務和科研工作。作為中央氣象臺沙塵霧霾預報團隊的技術負責人之一,和團隊一起承擔霾監測、預報、預警業務,目前正在主持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霾預報技術研究”,帶領技術小組開展霾預報技術和系統研發,參與相關的實施方案、指導意見、預警標準與規范修訂等編寫討論,對我國霾預報技術現狀及發展規劃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為什么對話?

  今年1月以來,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頻繁被霧霾籠罩。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此外,霧霾天氣還導致道路管制、機場關閉、企業停運等,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氣象部門已加緊進行霧霾預報工作,以期幫助政府和公眾提早預防,減少霧霾天氣帶來的影響。我們想知道,氣象部門的霾預報是怎么做的?各地的霾預報有沒有時間表?

  采訪人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李瑩

  點擊一

  焦點關注 如何區分霧和霾

  關鍵思路 霧和霾之間的界定主要在于相對濕度和大氣成分

  記者:在中國氣象局網站上,現在可以看到全國24小時霾區預報圖,請問,這個預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做的?

  張恒德:中央氣象臺對霾的單獨進行預報是從2011年12月開始做的。在此之前,日常業務也對霾進行預報,但并未將其和霧分開,在預報時統稱為霧或霾。

  記者:24小時霾預報是每天都在發布嗎?

  張恒德:由于霾主要發生在秋、冬、春季,夏季相對較弱,因此,目前中央氣象臺每年9月到次年5月,每天至少制作兩次24小時霾預報。6月~8月會根據霾的發生范圍和強度,適時制作預報。

  但不是所有的24小時霾預報都發布,霾預報的發布對社會影響較大,如果預報員判斷第二天霾范圍小、強度弱,就不發布預報,以免發布預報引起公眾恐慌,但預報產品正常制作。

  記者:現在中央氣象局網站上的全國24小時霾區預報圖只是在全國地圖上對即將發生霾的地區做了標注,但對霾的程度還沒有進行分級。什么時候能在霾預報時對霾的程度進行分級?

  張恒德:中央氣象臺霾的預報是分級的,但大多數情況只劃定一個霾預報落區,在強度較強時會分級。受監測條件、技術規范、預報技術條件等限制,實現霾的分級預報難度較大,但今年年底,我們爭取將霾預報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3級。

  記者:霧和霾很難區分。為了進行單獨的霾預報,需要對預報指標進行怎樣的調整?

  張恒德:現在對霧和霾的預報指標還沒有完全定量化,只有定性的指標,如風、相對濕度、氣溫變化、氣壓變化、混合層高度、逆溫層高度與厚度等,我們正在研制定量化的指標。

  霧和霾產生通常要求大氣“靜穩”,其中,“靜”指地面風速很小,“穩”指大氣層結穩定,有時表現出逆溫,且以輻射逆溫為主。這種氣象條件下,水汽和污染物不容易向高層和周圍擴散,從而積聚在近地層,形成霧或霾。

  霧和霾之間的界定主要在于相對濕度、垂直高度和大氣成分。

  霧的相對濕度較大,至少要在80%以上。霾的相對濕度通常要求在80%以下。

  《地面氣象觀測規范》、《霾的觀測與預報等級》等標準規定:能見度小于10千米,排除降水、沙塵暴、揚沙、浮塵、煙幕、吹雪、雪暴等天氣現象造成的視程障礙,相對濕度小于80%,判識為霾。

  而相對濕度在80%~95%時,要按照地面氣象觀測規范規定的描述或大氣成分指標進一步判識。當大氣成分中PM2.5較高時,容易出現霾。

  此外,如果相對濕度過低,也不容易發生霾。在相對濕度過低的情況下,即使空氣污染嚴重,對能見度的影響依然十分有限,這其中涉及到氣溶膠吸濕增長的問題。

  霾和霧的垂直高度不同。霧的垂直高度相對較低,往往只有幾百米。而霾的垂直高度較高,能到1000米,有時甚至達到3000米。

  我們在業務上對霧、霾預報的區別主要考慮相對濕度和PM2.5濃度因素。

  霧和霾原本是自然界兩種天氣現象,但現今的霧、霾因有人為大氣氣溶膠粒子(例如PM2.5)的參與已不是一種完全的自然現象。二者有交叉,還可能轉化。例如,早上濕度大的時候,氣象觀測上通常記作霧。到了中午,隨著空氣相對濕度降低,氣象觀測就記成了霾。

  記者:您說相對濕度是很重要的指標。如果相對濕度達不到50%,而PM2.5濃度值很高時,我們會做預報嗎?

  張恒德:相對濕度并不是一個絕對的指標,如果相對濕度達不到50%,空氣中污染物濃度很高,也有可能會發生霾。只要能見度小于10公里,我們也會發布霾預報。若能見度大于10公里,發布空氣質量預報較為合適。

  事實上,氣象部門一直聯合環保部門做一些空氣質量預報。最近,由于環境空氣質量指數和標準的修訂,即用空氣質量指數(AQI)預報替代了空氣污染指數(API)預報,相關預報業務正在協調和恢復,相信新調整后的空氣質量預報很快就會與大家見面。

  記者:現在主要通過哪些技術手段對霾進行預報?

  張恒德:首先要監測實況。一是監測天氣,關注天氣現象、天氣形勢和相關氣象要素,如過去一段時間天氣、現在天氣,風、濕度、氣溫、氣壓等。二是要關注空氣中污染物濃度。污染物濃度數據一方面來自于氣象部門布局的一些大氣成分站;另一方面,環境監測總站每小時發布的實時PM2.5濃度也可供參考?! ∑浯问欠治鰯抵殿A報的結果,包括業務天氣模式結果、霧霾數值預報系統(天氣模式和化學模式耦合)結果。由于霧霾數值預報系統剛剛開始應用,還有一些不完善之處,需要氣象預報員對實況、天氣模式預報的天氣形勢、氣象條件、相關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去訂正預報結果,進而制作霾預報結果。

  記者:從預報結果看,和往年相比,今年全國的霾天氣狀況是否有所增加?

  張恒德:今年1月霾天氣較往年明顯增加,各城市霾天氣平均增多了5天左右。這由多方面原因造成,有環境的原因,也有氣象條件異常的原因,其他月份與前幾年相比增加并不明顯。

  點擊二

  焦點關注 霾預報的難點是什么

  關鍵思路 基礎數據不足、霾的研究和預報技術總結不夠、預報員對霾的預報和判斷的經驗有待提高

  記者:霾預報難在哪?

  張恒德:首先,基礎數據不足。剛剛我們提到,要判斷霾,PM2.5濃度是重要指標。但是,氣象部門的大氣成分站數量少,而我們能夠查閱的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也只有24小時平均濃度和最近1小時濃度數據。無法進一步查閱歷史數據,如過去幾天、過去幾個月的數據等。這對霾客觀預報技術的研發造成了不便。

  其次,霾的數值預報產品開發等還處于應用初期,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客觀預報技術仍需要不斷修正完善。

  此外,過去對霾的研究和預報技術總結不夠,預報員對霾的預報和判斷的經驗也有待提高。

  記者:在實際監測中,是不是仍有將霾誤認為是輕霧的情況?

  張恒德:確實存在這種情況。今年1月,我們對我國東部地區的監測結果進行了粗略的統計,有部分站點將中午11點~14點的霾記作了輕霧,經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發文后,情況大為改觀。

  記者:現在預報的準確性有多高?

  張恒德:過去對輕霧和霾預報結果進行統一評分,沒有單獨計算評分。現在預報的評分規則仍在修訂中,因此霾預報的準確度尚未測算,我們會盡快給出評分結果。

  記者:國外發達國家在霾預警、預報方面有哪些做法和經驗可供借鑒?

  張恒德:通過大氣成分觀測發現,整個亞洲大陸,包括我國背景大氣氣溶膠濃度已遠遠高于歐美國家,霾天氣遠比歐美國家嚴重。關于霾的預報預警情況尚需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研究、摸索。

  記者:您覺得怎么完善霾預報?

  張恒德:首先,要加強霾監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在霾影響較為嚴重的大中城市增加一些大氣成分站。其次,努力推動與環保部門的資源資料共享。同時,要發展數值預報系統,提高模式水平。再次,提高客觀預報技術和預報員預報水平。

  記者:污染物排放和氣象條件是霧霾形成的兩個重要因素,氣象部門對于氣象條件的預報更加專業、準確;而環保部門在排放源和污染監測方面積累了大量的關鍵數據。兩部門的配合非常重要。在霾天氣預報方面,氣象部門與環保部門有沒有形成一定的聯合工作機制,如定期會商等?

  張恒德:定期會商制度暫時還沒有建立。加強環保部門與氣象部門的溝通非常重要。之前,兩部門已聯合發布空氣質量預報,希望今后兩部門有更深層的合作,比如,資料共享、聯合技術研發、適時會商等。

  記者:最近,有消息報道,湖北、上海等地也將發布24小時霾預報,其他省份現在也在做嗎?有沒有霾預報的時間表?

  張恒德:目前,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很多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在做24小時霾預報。目前,中國氣象局起草了《環境氣象指導意見》,這個意見正在征求意見中,即將發布。在意見中,要求國家級、區域級、省級氣象部門加強霾的監測預報預警。地市級基于上級指導產品制作霾預報產品,必要時發布預警??h級根據本地觀測資料和上級指導產品開展預報預警服務。

  記者:目前對霾的預報是提前24小時,隨著技術的進步,預報水平的提高,預報可否提前?

  張恒德:未來3年,隨著霾預報技術水平的提高,霾業務預報有望提前到48小時,實驗型預報有望提前到72小時。

  在目前條件下,霾的預報如果提前太多,時間跨度太大,準確性難以保證,但對霾產生的氣象條件的預報將會適當提前。

  點擊三

  焦點關注 什么情況下會發布霾預警

  關鍵思路 能見度小于5000米且PM2.5濃度值大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將發布預警

  記者:新修訂的中央氣象臺霾預警分為黃色、橙色、紅色3級,在什么情況下會發布霾預警?

  張恒德:關于預警發布的相關文件尚在征求意見,還未正式發布。具體如下:

  預計未來24小時3個及以上相鄰或相近省(區、市)的重點城市霾天氣達到能見度小于5000米且PM2.5濃度值大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或者實況已經達到并可能持續,發布黃色預警。

  預計未來24小時3個及以上相鄰或相近省(區、市)的重點城市霾天氣達到能見度小于5000米且PM2.5濃度值大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或者實況已經達到并可能持續,發布橙色預警。

  預計未來24小時3個及以上相鄰或相近省(區、市)的重點城市霾天氣達到能見度小于3000米且PM2.5濃度值大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或者實況已經達到并可能持續,發布紅色預警。

  記者:在2011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及時組織采取防范措施。在采取應急措施方面,氣象部門將提供哪些建議?

  張恒德:我們會根據預警的級別,提供相應建議:

  黃色預警防御指南:因空氣質量明顯降低,人員需適當防護;呼吸道疾病患者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可帶上口罩。

  橙色預警防御指南:空氣質量差,人員需適當防護;人員減少戶外活動,呼吸道疾病患者盡量避免外出,外出時可帶上口罩。

  紅色預警防御指南:空氣質量很差,人員需加強防護;人員減少戶外活動,兒童、老人和呼吸道疾病患者應當留在室內,避免體力勞動;駕駛人員謹慎駕駛;政府應采取相應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

  編輯推薦:

  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名須知

  2018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名地點及報名流程

  友情提示:如果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環境影響評價師資格查詢

環境影響評價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環境影響評價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境影響評價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