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沖刺三
【摘要】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通過模擬題提升自己,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沖刺三",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別推薦: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沖刺匯總
案例一:
某500kV輸變電工程由500kV變電所及500kV同塔雙回、π接送電線路組成,線路全長2×91.3 ㎞。其中,500kV送電線路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由某電廠起至500kV變電所止,線路路徑長度2×37.5㎞;另一部分由W甲、線雙“π”入500kV 變電所,線路路徑長度2×53.8㎞。線路跨越2條河流。變電所建設地點位于某市高嶺鎮飛云寨村境內。工程靜態投資7600萬元。線路工程永久占地 9.14hm2,臨時占地155.62 hm2;變電所永久占地9.93 hm2,臨時占地2.7 hm2。初步分析表明,本項目環境敏感點為社會關注區之一的人口密集區,環境保護目標主要為線路兩側一定范圍內和變電所周圍一定范圍內的村屯、有人員活動地帶以及排水受納地表水體——某河流。
【問題】
1.簡述本項目的評價重點。
2.簡述本項目的評價范圍。
3.輸變電項目特有的評價因子有哪些?
4.論述本項目對環境的主要影響。
5.如果預測項目運營將對人口密集區內居民產生不利影響,該如果采取措施?
編輯推薦:
【摘要】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通過模擬題提升自己,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沖刺三",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考答案】
1.簡述本項目的評價重點。
以工程分析、施工期影響、電磁環境和噪聲環境影響評價及環境保護措施為評價工作的重點。具體為:
(1)工程施工期的土地利用和拆遷安置;
(2)工程運營期工頻電場及磁場、(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為您整理)噪聲、無線電干擾的環境影響;
(3)從環境保護角度對可比方案進行比較,提出最佳環保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工程帶來的不利環境影響。
2.簡述本項目的評價范圍。
(1)噪聲
變電所:廠界噪聲評價范圍為圍墻1m,環境噪聲評價范圍為半徑100m的敏感區和附近居民區。
線路:邊相導線兩側50m帶狀區域范圍內。
(2)工頻電磁場
變電所評價范圍為以變電所為中心、500m以內。
輸電線路評價范圍為送電線路走廊兩側30m帶狀區,其中送電線路走廊為線路兩側邊導線投影外各20m的區域。
(3)無線電干擾
輸電線路走廊兩側2000m帶狀范圍內。
變電所圍墻外2000m的區域。
(4)生態環境
輸電線路和變電所周圍500m范圍。
(5)水土保持
主要輸電線路和變電所永久占地、臨時占地等項目建設區和直接影響區。
3.輸變電項目特有的評價因子有哪些?
水環境、大氣環境和聲環境的評價屬于常規評價,評價因子與一般項目類似,輸變電項目的特征評價因子有:
(1)電磁輻射:工頻電磁場強度;
(2)無線電干擾:0.5MHz的無線電干擾;
(3)生態環境:植被特征與覆蓋;
(4)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4.論述本項目對環境的主要影響。
(1)送電線路環境影響
施工期:
①臨時占地將使部分農作物、果樹、高大喬木等遭到短期損壞。
②材料、設備、運輸車輛產生噪聲和揚塵。
③修筑施工道路擾動現有地貌,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產生揚塵。
④塔基場地平整、基礎開挖擾動現有地貌,造成一定量水土流失、揚塵、固廢和機械噪聲。
⑤土建時的混凝土及基礎打樁等產生噪聲
⑥施工現場人員居住場所搭建臨時生活取暖灶,(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為您整理)產生的環境空氣污染。
⑦人員及車輛進出等將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對野生動物產生一定影響。
運營期:
①工程沿線拆遷房屋、砍伐森林、改變局部自然環境。
②土地的占用,改變了原有土地功能。
③輸電線路下方及附近存在的電磁場對人、畜和動植物產生影響。
④輸電線路干擾波對鄰近有線和無線電裝置產生影響。
⑤高壓線路電暈可聽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2)變電所環境影響
施工期:
由于地表的開挖、工程車輛的行駛、施工人員生活等,施工區域將產生水土流失、粉塵、噪聲、棄土(渣)、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等,主要是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運營期:
①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
變電所內高壓線以及電氣設備附近,因高電壓、大電流而產生較強的電磁場;變電所內500kV電氣設備、導線、金具絕緣子串亦可能產生局部電暈放電,從而產生無線電干擾,通過出線、順導線方向以及沿空間垂直方向向變電所外傳播高頻干擾波。
②廢水:變電所值班日常生活污水。
③固廢:變電所值班日常生活垃圾。事故時的廢變壓器屬于危廢,必須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集中處理。
④噪聲:變電所內斷路器、電抗器、變壓器、火花及電暈等產生較高的連續電磁性和機械性噪聲。
5.如果預測項目運營將對人口密集區內居民產生不利影響,該如果采取措施?
如果預測項目運營將對人口密集區內居民產生不利影響,一般采用如下三種措施之一或者三種措施結合使用。
(1)線路避讓擺動。當項目經過地區有較大村莊或通過居民密集區時,線路應盡量擺動避開。
(2)抬高線位方法。當項目周邊為居民密集區或村莊房屋較集中時,可采用抬高線位方法,盡量減少拆遷移民。
(3)拆遷方法。當項目周邊房屋較少或房屋建設質量較差時,宜采用拆遷方法。此時應給出拆遷的戶數、拆遷后最近建筑距邊導線的距離及工頻電場預測值。
由于本項目線路經過居民密集區,建議采用前兩種措施。
編輯推薦:
【摘要】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通過模擬題提升自己,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沖刺三",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考點分析】
1.簡述本項目的評價重點。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中“四、環境影響識別、預測與評價(五)確定評價重點”。
舉一反三:
本項目屬于生態影響型項目,施工期線路假設涉及土地利用類型的變更和居民的拆遷安置,因此施工期對生態和社會的影響屬于重點評價內容之一;同時,線型工程再選址、選線期的比選和運營后的環保措施亦為重點之一。由于在輸電線路和變電所項目附近,運營期將存在較復雜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無線電干擾場強,因此,該類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要重點做好這三項電磁環境指標的評價工作。具體工作可分為三步:
第一步是根據電磁環境評價范圍和工程環境特點確定環境保護敏感目標。
第二步是對電磁環境三項指標進行預測。根據模式計算和類比監測結果,三項電磁環境指標中,環境制約因素是工頻電場。
第三步是根據預測計算結果(包括參照類比監測值),對具體的村莊或居民區等環境敏感目標進行評價,提出污染防治對策。
線路工頻電磁場評價應針對敏感目標按評價程序進行。應重點說明各敏感目標的戶數、人數,環境特征(地形特征及建筑物類型等)及與本工程之間的關系(方位、距離、高差等)。明確拆遷居民房是工程拆遷還是環保拆遷(在邊導線5m以外仍超過工頻電場4kV/m標準的拆遷房屋屬環保拆遷),還應明確預測環保拆遷的戶數、拆遷后距線路最近的一戶居民與線路的距離及工頻電場預測值。這些內容是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時應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西電東送”工程的實施,超高壓與特高壓輸電建設項目將會增多,輸電線路同周邊群眾的關系尤要關注。輸電線路工頻電磁場的影響預測評價應是項目評價的重點,需按評價程序進行。
2.簡述本項目的評價范圍。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中“四、環境影響識別、(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為您整理)預測與評價(四)確定評價工作等級、評價范圍、環境保護目標”。
舉一反三:
《500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HJ/T24—1998)中規定工頻電場、磁場的評價范圍為送電線路走廊兩側30m帶狀區域,其中送電線路走廊為線路兩側邊導線投影外各20m的區域。
3.輸變電項目特有的評價因子有哪些?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中“四、環境影響識別、預測與評價(一)識別環境影響因素與篩選評價因子”。
4.論述本項目對環境的主要影響。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中“四、環境影響識別、預測與評價(二)判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主要因素及分析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
5.如果預測項目運營將對人口密集區內居民產生不利影響,該如果采取措施?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中“五、環境保護措施分析(一)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術經濟分析;(四)生態影響防護、恢復與補償措施及其技術經濟分析”。
舉一反三:
輸變電項目選線、選址、選型一般遵照如下原則進行:
選線:輸變電線路路徑應避開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城鎮規劃區、機場、軍事目標、集中居民區及無線電收信臺等重點保護目標。
選址:變電所、開關站選址要盡量少占農田、遠離城鎮,盡量減少土石方工程量等。
選型:設備選型應考慮采用低噪聲及降低無線電干擾的主變壓器、電感器、風機等設備;桿塔選型應做合理性與可行性的論證。
編輯推薦:
【摘要】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通過模擬題提升自己,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沖刺三",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案例二:
某商品住宅建設工程首期占地面積為204 123 m2,建筑面積為240 000 m2。開發建設一幢酒店式公寓和30幢住宅樓,居住總人口2680人;機動車停車位520個,其中地上80個,地下440個。公建配套工程由室內游泳池、地下車庫、變電站、生化垃圾站等組成。
本項目選址區西側為某市飲用水水源、漁業用水區,屬地面水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東側為一條交通干道;北側隔馬路是一所中學,中學北側為一風景名勝古跡,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側為一高級寫字樓,周圍100 m范圍內建筑物最高為40 m。項目周圍水電設施齊全,并建有市政污水管網。供暖采用自然燃煤鍋爐房,可研報告規定煙囪沿住宅爬樓設置,高度為40 m,制冷采用中央空調系統。
問題
1.本項目的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哪幾部分內容?
2.進行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分析和預測時,應收集那些資料?
3.項目建設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4.該項目煙囪高度是否合理?為什么?如何改正?
5.項目運營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6.運營期大氣環境的主要預測指標和內容有哪些?
編輯推薦:
【摘要】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通過模擬題提升自己,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沖刺三",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考答案
1.本項目的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哪幾部分內容?
主要包括如下幾部分內容:
(1) 項目概況:項目名稱、地點、性質、建設規模、占地面積、平面布置圖、區域地理位置。
項目組成:包括主體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環保工程等,說明環保工程的主要工藝,明確項目功能、經濟技術指標、設計入住人口、總投資等。
(2) 污染源及其污染物量分析。
運營期的污染源應包括:鍋爐廢氣、生化污水、汽車尾氣、交通噪聲、生活垃圾。污染物產生和排放量的分析常根據燃料消耗量、入住人口數、停車場車輛、車流等進行核算。
建設期的污染源應包括: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揚塵、施工機械噪聲、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污染物產生和排放量的分析常根據施工定員、施工方式、施工機械等進行核算。
(3) 清潔生產:從施工方案設計和原材料選擇上考慮。
(4) 環保措施方案分析:污水處理方案分析、噪聲治理等。
2.進行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分析和預測時,應收集那些資料?
預測該項目環境影響時需要調查收集的資料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水環境
污水排放去向:本項目周圍有市政污水管網,應該調查本項目離污水管網的距離,擬接入的污水管網的管徑,納入的污水處理廠名稱,污水處理廠的實際處理負荷和最大設計能力、處理效率及處理后污水的排向等。
同時,必須調查項目選址區西側的飲用水水源相關情況,包括水文資料(水域面積、水深、水量等)、水體水質、與本項目的距離、與本項目的相對高度等。
(2) 大氣環境
大氣環境現狀:TSP、SO2、NO2日均值。
分別調查西側飲用水水源、北側中學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側的高級寫字樓與本項目的距離和人口分布規模等。
當地污染氣象資料,包括風速、風向、大氣穩定度;項目周圍污染源資料;當地環境空氣常規監測資料;項目東側交通干道的路寬、車流量、車型、設計車速。
項目建設地的植被覆蓋情況、坡度、坡長、開挖面積等。
(3) 聲環境
分別調查北側中學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側的高級寫字樓與本項目的距離、方位,并在圖上標明具體位置,同時調查這三個地方的人口分布規模等。
建設施工各機械設備和鍋爐、(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為您整理)水泵等輔助設施的數量、噪聲源強和廠界的距離。
項目東側交通干道的路寬、車流量、車型、設計車速及與本項目的相對距離。
(4) 固體廢物
垃圾站的數量和位置:西側飲用水水源、北側中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側的高級寫字樓與本項目的垃圾站設置點的距離。
(5) 景觀
有與本項目規模較大,位于文物保護單位附近,應考慮對城市景觀的影響。主要調查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級別、規模、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劃分情況,與相對本項目的方位、高差、距離、有無遮擋等內容。
3.項目建設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項目位于交通干線旁邊,周邊有水源保護地、學校、高級寫字樓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都屬于環境敏感目標,因此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對這些敏感點的保護,在施工過程中避免施工機械在靠近敏感點處運行,施工運輸車輛應盡量避免經過這些敏感點等。尤其要注意禁止施工過程的污水排入西側的水源保護地。水源保護區內污水管網等設施應采取防滲設施。
項目開挖面積較大,施工期的主要影響有施工揚塵、(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為您整理)施工噪聲以及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
4.該項目煙囪高度是否合理?為什么?如何改正?
該項目煙囪設計高度不一定合理,《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規定,燃煤燃油鍋爐煙囪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標準值外,還應高出周圍200m半徑范圍內的3 m以上。
本項目南側為一高級寫字樓,周圍100 m范圍內建筑物最高為40 m。由于本項目鍋爐為燃煤鍋爐,煙囪高度為40 m,不符合“燃煤燃油鍋爐煙囪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標準值外,還應高出周圍200 m半徑范圍內的3 m以上”的要求。改正措施可以為:煙囪高度增高至43 m,或者煙囪高度不變,污染物排放速率應按其高度對應的表列排放速率標準值嚴格50%執行。
本評價應根據項目周圍的環境空氣功能要求和本城市的總量控制要求,利用模型計算鍋爐煙囪排放污染物對本地區環境空氣的貢獻和影響,并提出其合理的排放高度要求。
5.項目運營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1) 本項目對外環境的影響
生活污水納管可行性分析,生活污水的產生和排放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影響。
地下車庫汽車尾氣和鍋爐廢氣對學校、高級寫字樓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等環境敏感目標的影響。
生活垃圾的產生和排放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餐飲油煙的大氣環境影響等。
項目建設對文物保護的景觀影響。
(2) 外環境對本項目的環境影響
交通干線交通噪聲對住宅聲環境的影響。
交通干線汽車尾氣對項目附近大氣環境的影響。
6.運營期大氣環境的主要預測指標和內容有哪些?
運營期主要的大氣環境影響有:車庫尾氣、鍋爐廢氣以及飯店廚房的油煙等,因此,運營期大氣環境影響預測指標應包括TSP、SO2、NOX以及油煙。同時,交通干線的汽車尾氣在必要的情況下應該考慮并進行預測,預測指標為TSP、NOX和非甲烷總烴。
應根據評價等級確定環評預測的內容,一般情況下預測的內容包括: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各指標的一次濃度和日平均濃度,鍋爐對周圍敏感點的濃度貢獻值,各預測指標的一次濃度和日平均濃度。
編輯推薦:
【摘要】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通過模擬題提升自己,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2016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模擬沖刺三",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考點分析
1.本項目的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哪幾部分內容?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二、項目分析(一)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點;(二)建設項目工藝、環境影響因素、產污環節分析和污染源強計算)”。
項目概況常通過項目組成表、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公用工程消耗進行體現。
房地產類項目主要影響在于建設期和運營期兩個階段。一般建設期時間短,影響不大,但本項目周邊敏感點較多,西側有飲用水水源,北側有中學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此建設期環境影響不可忽視。
舉一反三:
房地產項目廢氣污染物主要來源于采暖、熱水、供氣等所用鍋爐、茶浴爐的燃料燃燒廢氣,地下車庫集中排放的汽車尾氣以及餐飲炊事燃料廢氣和烹調油煙等。廢水污染源主要來自洗浴、沖廁、餐飲等的生活污水。噪聲污染源主要包括開發項目內外的交通噪聲和空調、冷卻塔、風機、水泵等設備噪聲以及人群各種活動的社會噪聲。由于各類噪聲源的位置不同,噪聲影響具有方向性、時間性很強的特點,因此對噪聲源和噪聲影響必須根據不同對象、不同時段進行具體分析。固體廢物主要是居民生活垃圾和辦公垃圾,其組成和人均產生量與各地區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經濟水平有關。另外,隨著城市的發展,房地產項目污染源還可能包括光遮擋、光反射等污染,在環評工作中應引起重視。
本項目的噪聲污染源包括來自開發項目內、外的噪聲,外部噪聲主要為交通噪聲。另外,光遮擋、光反射等污染問題值得重視,2005年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有一個試題設計到光污染的問題。
2.進行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分析和預測時,應收集那些資料?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四、環境影響識別、預測與評價(一)識別環境影響因素與篩選評價因子;(二)判斷建設項目影響環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三)選用評價標準;(四)確定評價工作等級、評價范圍、環境保護目標;(五)確定評價重點”。
主要是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關于環境現狀調查與影響預測、收集項目背景資料的內容。從項目所能產生的主要環境影響入手,其主要的影響包括對水環境、空氣、噪聲的影響,因此收集資料主要針對這三個方面,再考慮進行這三個方面的環境影響定量的預測所需要的資料,見相應的技術導則。本項目規模較大,位于文物保護單位附近,應考慮城市景觀的影響,還應參考《文物保護法》,提出文物保護要求;同時,項目設置了垃圾站,應該考慮垃圾站對周圍環境敏感點,尤其是水源保護地的影響。
舉一反三:
對房地產類項目區域環境現狀調查一般包括地區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狀況。對地區環境的污染狀況,根據目前房地產項目特別是居住區居民入住后反映和投訴情況統計表明,突出的環境問題有:1交通噪聲和設備噪聲;2微波發射塔、高壓線、變電站等電磁污染;3周邊一些影響較大的工業污染源;4餐飲業油煙等異味污染。對上述問題在環境現狀調查中應予以重視。
本項目中出現的情況屬于1交通噪聲和設備噪聲。今后無論在案例考試還是在實際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遇到此類相關情況,請加以注意。
3.項目建設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中“一、法律法規、相關政策運用(一)分析相關法律法規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中的執行情況”和“二、項目分析(二)建設項目工藝、環境影響因素”。
應從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考慮,確定環境敏感點與環境保護目標;根據項目特征判斷出的施工活動有地基開挖、物料運輸、建設結構施工、裝修施工等,由此從主要環境要素角度考慮相應的施工內容對應的環境要素。還要在注意《中華人民文物保護法》關于文物保護區控制范圍內的環境管理規定。
4.該項目煙囪高度是否合理?為什么?如何改正?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中“一、法律法規、相關政策運用(一)分析相關法律法規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中的執行情況”。具體是《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中關于煙囪高度的規定,如何評價煙囪高度的合理性。注意燃煤鍋爐和燃氣鍋爐對煙囪高度要求的差異。
5.項目運營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考試大綱“四、環境影響識別、預測和評價(一)識別環境影響因素與篩選評價因子;(二)判斷建設項目影響環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
從項目組成和項目運行時的主要內容判斷。職工生活、餐飲、汽車、供暖等,從這些方面對水、大氣、噪聲、固體廢棄物等的影響來分析。同時,尤其注意對設置在某一環境質量可能不達標區域的住宅項目,必須考慮外環境對擬建項目的影響,即項目選址可行性方面年的內容。
舉一反三:
房地產類項目常遇到的特有環境問題如下,參加考試和實踐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時應注意:
1高大建筑物的光污染(玻璃幕墻建筑)、日照遮擋、局地風環境和污染物擴散條件;
2交通的影響;
3對城市景觀的影響,特別是附近有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區時;
4環保工程,如污水的處理排放、垃圾中轉站,(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為您整理)考慮惡臭影響。
6.運營期大氣環境的主要預測指標和內容有哪些?
從交通、供暖和生活主要的特征大氣污染物和環境空氣標準中控制的指標兩個方面考慮,可以確定主要的預測指標。要考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關于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主要內容。必要時,要考慮外環境污染源產生的廢氣對擬建項目的影響。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題庫:歷年真題回顧+2025年思維導圖2025-06-13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考前學習方法:真題題庫在線刷2025-05-16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試題2023-10-09
- 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8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法模擬試題2023-10-06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5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模擬試題2023-10-04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規模擬試題2023-10-03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練習題2023-09-29
- 202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試題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