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醫學免疫學》章節重要知識點一覽-20


第二十一章
1抗原-抗體的反應得基本檢測方法?⑴凝集反應:①直接凝集反應 ②間接凝集反應 ③間接凝集抑制反應⑵沉淀反應:①單向免疫擴散 ②雙向免疫擴散 ③免疫電泳 ④免疫濁度⑶補體參與的反應:⑷免疫標記技術:①免疫熒光法 ②免疫酶測定(酶聯免疫吸附試驗)③ 放射免疫測定法 ④化學發光免疫分析 ⑤免疫印斑法
2抗原-抗體結合反應得特點?⑴特異性和交叉性①特異性:是指一種抗原只能與它刺激所產生的抗體結合,這種抗原-抗體的專一性,稱之為特異性。②交叉反應:若兩個抗原分子有一個或數個相同的抗原表位,則針對一種抗原的抗血清可與另一種抗原發生反應。⑵抗原-抗體結合的帶現象的可見性:①帶現象:是指在抗原抗體反應中,可能出現抗原或抗體的過剩現象,是由于過剩的一方的結合價不能被完全占據,多呈游離的小分子復合物形式,或所形成的復合物易解離,不能被肉眼察見。②前帶現象:是指抗體過剩的帶現象。③后帶現象:是指抗原過剩的帶現象。④可見性:是指抗原-抗體的比例合適,抗體分子的兩個Fab段分別與2個抗原表位結合,互相交差連接成網絡狀復合體,則反應體系中基本不存在游離的抗原或抗體,此時可形成肉眼可見的反應物(沉淀物或凝集物)。⑶可逆性:抗原-抗體反應為分子表面的非共價鍵結合,這種結合雖然穩定但又是可逆的在一定條件下(如,低PH、高濃度鹽、凍融等)抗原-抗體復合物可被解離,解離后的抗原和抗體仍然保持原有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學活性。
3.抗原-抗體結合過程可分為2個階段:即①特異性結合階段:在本階段,抗原-抗體結合反應迅速,在數秒鐘至數分鐘內完成,但無可見反應。②可見反應階段:歷時數分鐘至數小時,出現可見反應(沉淀反應和凝集反應)。
4.抗原-抗體反應的影響因素:⑴電解質:可使抗原-抗體復合物失去電荷而你凝聚,出現可見反應,因而免疫學試驗多用生理鹽水稀釋抗原或抗體;⑵酸堿度:抗原-抗體反應的最適PH是6~8。但若超出這個范圍,即可影響到抗原-抗體的理化性狀,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⑶溫度:適當的溫度可增加抗原分子與抗體分子碰撞的機會,加快二者結合的速度;⑷抗原和抗體的性質:①關鍵性因素;抗體的特異性和親和力,是決定抗原-抗體反應的關鍵性因素;②決定性因素:抗原和抗體的濃度和比例,對抗原-抗體反應的影響最大,是決定性因素。
最新資訊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