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中外文化概論》第一章:文學概念3
更新時間:2014-02-19 14:54:41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2014年自考《中外文化概論》由環球網校自考頻道整理,供大家參考。
21、物理境:事物純然的客觀存在。
22、心理場: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23、審美:是心理處于活躍狀態的主體,在特定的心境、時空中,在有歷史文化滲透的條件下,對于客體的美的觀照、感悟、判斷。
24、審美得以實現的四個層面:①主體心理層;②客觀對象層;③心理時空層;④歷史文化層。
25、文學審美活動的特點:(一)廣闊的包容性;(二)深刻的思想性。
26、審美意識形態:集團傾向性與人類共同性的、認識與情感的、無功利性與有功利性的、假定性與真實性的統一。
27、文學審美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性、審美特性的結合)的具體內涵:
第一,從性質上看,有集團形象性又有人類共同性;
第二,從主體把握對象的方式上看,是認識又是情感;
第三,從目的功能上看,是無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
第四,從文學反映生活的形式看,須假定性又須真實性。
28、人的經歷分為:(一)純經歷性的;(二)體驗。
29、作家的體驗有哪些特征:(1)情感的詩意化、(2)意義的深刻化、(3)感受的個性化
30、移情:我們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結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們,更親切,更易于被我們理解。
31、反芻:主體對客體的體驗。
32、藝術的啟示;在換了一個視角后,重新審視自己的體驗,以便看到通常未注意的方面,即事物的深義和詩意的方面。
33、體驗在文學中的功能:
(一)使藝術形象具有生氣勃勃的活力;
(二)使藝術形象具有詩意的超越。
34、超越的幾層意思:(參105)
第一層,意思是獲得對對象本身的超越;
第二層,意思是獲得“童心”,對傳統的陳規舊習和既定成見實現超越;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