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管理心理學》考前串講:心理學基礎知識


心理學基礎知識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
心理過程即心理活動的過程,是心理現象的不同形式對現實的動態反映。心理過程分為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三個方面。
1.認識過程:認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個階段。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主要是通過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心理活動來完成的。
2.情感過程: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度的體驗,是對事物好惡的一種傾向。
按基本表現形態,可將情感、情緒分為激情、心境和熱情三類
按社會性內容,可將情感、情緒分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類。
3.意志過程:意志是指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動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意志的特征:人的意志具有以下一些特征:①能夠自覺地確立目的②自覺的能動性③意志具有對行為的調節作用④意志具有對心理調節的作用⑤意志具有堅持的作用
意志與認識、情感的關系:①意志和認識的關系:離開認識過程,就不會有意志行為;意志離不開認識,也給認識以巨大的影響②意志和情感的關系:當某種情感對人的一定行為起推動或支持作用時,情感可以成為意志的動力;當人們在從事他所不愿做的事情時,情感也可能成為意志的阻力。認識、情感和意志是密切聯系、彼此滲透的。實際上并不存在純粹的、不與任何認識和情感過程相關的意志過程。
意志的行為結構: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為,是意志行為。意志行為的心理過程分為采取決定和執行決定兩個階段。
為什么說執行決定需要更大的意志努力:
①執行決定的行為要求巨大的智力和體力,并要忍受由行為和環境帶來的種種不愉快體驗
②積極而有效的行為,要求克服人的個性原有的思想品質
③執行決定過程中,與既定目的不符的各種動機還可能在思想上重新出現,引誘人的行為脫離預定的軌道
④行動中會出現意料之外的新情況、新問題,而主體又可能缺乏應付的現成手段,造成人的行為躊躇或徘徊
⑤在行為沒未完成之時,還可能出現新的動機、目的和手段,它們會在心理上同既定目的發生竟爭,從而干擾行為的進程。
更多自考動態請您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自考頻道!
最新資訊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