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鄧小平理論"論述題筆記整理(1)



1、為什么說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時期最鮮明的特征。(1)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改革是通過改革社會主義制度下與生產力不相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任何一個社會都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不斷發展的。在社會主義社會,只有通過改革,逐漸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及其他各種體制,使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2)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革命,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二次革命,將把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社會主義中國變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的社會主義中國。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因為:第一,改革也是為了掃除發展生產力的障礙,解放生產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第二,改革是對原有體制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是把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不是修補。第三,改革引起了經濟生活、社會生活、思想觀念等一系列重大變化。因此,從解放生產力、掃除發展生產力的障礙;從政策的重新選擇、體制的重新構建這個轉變的深刻性和廣泛性等方面來說,改革是又一場革命。(3)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社會主義社會同其他事物發展的規律一樣,也有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是在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逐步完成的,是通過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推動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完善和發展。因此,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的自我完善。
2、怎樣理解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方針?
精神文明要堅持重在建設的方針。所謂重在建設,就是要把“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立為本,持之以恒,貴在落實,務求實效。(1)精神文明重在建設,反映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精神文明建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中的戰略地位,決定了它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全面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全面改革和對外開放。精神文明建設重在建設,就是要把“建設”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通過方方面面的建設性工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2)精神文明建設重在建設,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精神文明的發展要求“以立為本”,著眼于立。在精神文明建設中重在建設的方針,第一,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第二,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鼓勵研究我國建設和改革的現實問題,研究國外的情況和介紹世界文化優秀成果,努力創造一種勇于探討和創新的氣氛;第三,在思想文化領域,必須堅持正面引導,以正面宣傳為主,弘揚主旋律,發展多樣性,用積極的、先進的、美好的東西去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第四,對思想領域中出現的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搞“大批判”,不搞無謂的爭論。(3)精神文明重在建設,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社會豐義法制體現人民的意志,也應該體現人民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4)精神文明重在建設,貴在堅持,講求實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提倡求真務實的作風。
更多自考動態請您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自考頻道!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