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報紙編輯"筆記整理:稿件失實


(4) 稿件失實的幾種表現
虛構…所寫的事實是作者憑空捏造出來的,在現實中并不存在。
添加…稿件在寫現實中某人某事之時,又無中生有添加了一些事實。
拼湊…稿件所寫的事情確定存在,但它們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做出的, 而稿件把它作為一個新聞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來寫。
夸張…稿件對所寫事物在數量、規模、發展程度以及所起的作用、影響方面有所夸大。
偏頗…稿件在表現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時,無視開成某種結果的多種原因,只強調其中一種所起的作用,把多因一果變成了一因一果。
孤證…稿件反映全局情況時,援引在例證是孤立的個別事例,缺乏代表性。
回避…稿件在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時,有意回避與此緊密相關的另一重要方面,以致使人看不清這一事物的全貌。
幻影…稿件所寫的事實,究其來源似乎有點根由,但是認追查,卻是查無實據。
假象…稿件對事實所作的結論是根據一些假象得出的,未能反映事物的本質。
(5) 怎么運用分析的方法發現稿件中的疑點?
第一, 從稿件對同一事實的不同敘述中發現疑點。在一篇稿件中,作者多處寫到同一事實,如果說法不一,前后矛盾,這里面就容易隱藏著不真實的因素,應加以注意。
第二, 分析一個事實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從中發現疑點。一個事實由多個部分組成,而部分之間存在在一定的聯系。觀察這些聯系是否合理,從中找出不真實因素。
第三, 從稿件所提供的事實及作者對事實的評價中發現疑點。作者在向讀者報告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名種事實時,往往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事實的評價。評價就是一種結論,就檢查這種評價是否符合稿件中所提供的事實。
第四, 從新聞來源中發現疑點。新聞來稿中對新聞來源往往有所交代,說明所寫事實為某人所提供的。盡管如此,編輯仍要檢查和分析新聞來源所提供的事實是否真實。
(6) 認識的不確定性
(7) 讀者需要
讀者未知的東西,款必全是讀者需要的。只讀者未知而對讀者又是有益或有用的,才是讀者所需要的。這里所講讀者需要,必須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報紙絕不能迎合某些人的低級趣味,絕不能迎合某些人背離社會發展方向的要求。
更多自考動態請您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自考頻道!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