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美學論述題: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區別


簡述審美體驗的起始終結都是感覺。
答:審美經驗從感覺開始,也以感覺告終,但是,這兩種感覺顯然有著本質的差異:①首先,它們的對象不同,前者把握的只是對象的外觀;而后者所把握的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意義;②其次,它們的區別還在于后者還使得主體呈現出一種新的態度,達到了一種體驗的深度。
簡述難以給藝術下定義的原因。
答:①被“藝術” 范疇所指稱的對象本身就處在不確定之中,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這增加了定義的困難;②在被劃入“藝術”的現象世界之中隱藏著一個互動變化:現象世界是變動不拘的,我們稱某一類事物為“藝術”,但并沒有在這類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間劃定一個明確的界限;③“藝術”自身的價值在人類的文化視野也不是確定不變的,“藝術”概念的外延和藝術本身的意義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中,這也增加了給藝術下定義的困難;④對藝術的規定往往會受到人們對藝術的功用判斷的左右,一些功用如游戲、模仿、再現、表現、凈化感情、振奮生命等等總是在某個時代內成為對藝術的規定,而這種規定又影響著“藝術”概念的內涵。
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區別是什么?
答:①藝術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藝術品必須是人工制品,這是“藝術品”最基本的必要條件,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稱為藝術品;②藝術品是精神產品而不是物質產品。人工制品并非都是藝術品,藝術品是精神勞動的產品,是人的想象活動創造出來的精神產品;③藝術品主要是意象思維的結晶,而不是抽象思維的成果。藝術品與其他精神產品的根本區別在于它是通過藝術家的意象思維所創造的意象世界,來傳達人類的審美經驗,這是藝術獨有的審美本質。
簡述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聯系?
答:①經過審美加工和創造,非藝術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轉化成藝術品;②藝術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向非藝術品領域滲透,拓寬藝術品的領地,增添藝術的門類和品種,并使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富有藝術情趣和審美意味。
分析在現代社會發展中藝術是如何向非藝術領域滲透的。
答:①當代社會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物質產品除保持其實用價值外,其審美價值也越來越受重視;②藝術慢慢滲入非藝術領域,使許多物質產品同時也具有了藝術品格,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同時因得到升華而富有情趣。
更多自考動態請您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自考頻道!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