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自學考試 > 自學考試備考資料 > 2013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復習資料(1)

2013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復習資料(1)

更新時間:2013-08-15 10:35:56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復習資料

  第一篇 先秦文學

  第一章:古代神話與遠古歌謠

  神話是“在人們幻想中經過不自覺的藝術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態。”

  (1)現實性;(2)藝術性;(3)不自覺性(歷史性)

  我國記載神話的比較多的書籍有《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

  比較著名的神話有:夷羿射日、鯀禹治水

  我國遠古神話與外國古代神話比較,有如下幾個特點:

  1、記載零散,并多有異說;

  2、多被歷史化,與傳說難分;

  3、我國的神話從思想上說,比較突出為公、為群的精神;

  4、贊美勤勞與創造發明。

  “歌”的第一首是《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寫了以彈追趕野獸的情景。

  逯氏在“雜辭”部分,所錄的第一首是《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每年十二月合祭眾神。《蠟辭》是祭神時唱的,表現了人們的愿望:土地不要流失,水不要泛濫,昆蟲不要作惡,草木回到它該生長的地方。

  遠古歌謠比較多保留在《周易》中。《周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著作,是占筮的參考書。

  《周易》詩歌的特點是:1、基本上是敘事的;2、內容廣泛;3、描寫細膩,運用賦、比、興、襯托等表情達意的手法。

  第二章 《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樂歌總集,代表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創作,共305篇。經周王廷樂官的加工編輯成書。

  全集分風雅頌三部分,包括《國風》160篇,是十五個地區的民歌,主要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雅》105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是以朝廷為代表的各級官府場合演奏的官樂,作者主要是貴族官吏,內容主要是歌功頌德,宴飲游獵,也有批評諷刺;《頌》(分為國頌、魯頌、商頌)40篇,是在宗廟演唱的祭歌,內容多是對先君先祖的祭祀、祈禱。《小雅》中另有 6篇“笙詩”,僅存詩題,不在305數。

  宋人鄭樵說: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

  《詩經》的思想內容:

  1、反映周民族的發展史: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等篇,具體反映了周民族的興起、生產、信仰、遷居、發展,直到建立周朝,統一天下。周民族的發展,①從母系到父系為中心的過渡;②從游牧為主到農業為主;③從穴居到室居的變化;④從邰到豳再到定居于周,進而打敗商族而統治中國,建立周朝。

  2、反映了戰爭及其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豳風中的《東山》與《破斧》,就形象具體地抒發了這種感情。《秦風》的《無衣》表現得同仇敵愾,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參軍詩,《邶風》的《擊鼓》則是長期征戰在外而不得歸家的怨歌。

  3、揭露和批判當時的社會黑暗:最強烈的是《魏風》中的《伐檀》和《碩鼠》。

  4、反映了當時的婚姻戀愛:害怕種種議論而叫愛人不要來私會的《將仲子》,棄婦控訴的《氓》和《谷風》等。

  5、農業詩:貴族家奴勞動的《采蘩》。

  6、其他

  《詩經》的藝術成就:

  1、開創了文學中“勞者歌其事,饑者歌其食”的寫實精神。

  (1)深刻地揭露了西周及春秋前期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如《伐檀》

  (2)較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七月》

  (3)從《詩經》可以真實地看到當時的歷史現實。

  2、創造了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主要是賦、比、興手法。

  風、雅、頌與賦、比、興合稱為“六詩”或“六義”,前三者是《詩經》的體式,后三者是《詩經》的表現手法。朱熹在《詩集傳》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是《詩經》中運用最多的表現手法。它可以是直接敘事,直接的刻畫描寫,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如《采薇》。比,一般說就是比喻,有明喻,有隱喻。目的都在于要把所寫的對象的本質或者形狀形象具體地刻畫出來。如《魏風。碩鼠》。興又叫起興或發端,從別的事物寫起,引到所要表達的意思上來,帶有引起聯想的意味。如《關雎》。

  3、重章疊句的歌唱形式。

  后一章與前一章的結構相同,文字也大致相同,只改變了幾個字,叫重章疊句。如《王風?采葛》,《戚豈》

  4、篇章句式既有定式,又靈活多變。如《氓》。《詩經》的句式以四句為主,代表了其時詩歌的基本句式。也有一、二、三、五、六、七、八言的,如《鄭風?溱洧》

  詩學四家:在漢代,流傳的詩學有四家:(1)毛詩;(2)魯詩;(3)齊詩;(4)韓詩。毛詩是《詩經》現存最古的解釋本,其他的均已失傳。

環球網校在職碩士課程全新上線!

?2013年7月各省市自考成績查詢入口匯總

?各地10月自考時間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自學考試資格查詢

自學考試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自學考試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