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復習:簡答(十七)


161、《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及其成因
答 (三)就其思想傾向來說,突出地表現為擁劉反曹.作者把劉備集團的興衰作為主要線索,把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作為正面人物,將劉氏集團描寫的盡善盡美,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政治,理想人格,而將曹氏集團描寫成了亂臣賊子形象.這―思想傾向的形成原因有歷史原因、現實原因,作者主觀原因,素材來源原因,毛氏父子的原因.
162、簡述《三國演義》的悲劇精神。
《三國演義》中強烈的擁劉反曹傾向和最后三分歸晉的結局表明,這是一部悲劇作品。《三國演義》以正面主人公的失敗和毀滅而結束,這在中國古代悲劇作品中是比較罕見的。《三國演義》具有極其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在作品中,作者毫不吝惜地將一切可能的正面美好因素全部賦予了劉備集團一方。然而這樣一批在道德、智慧、品質和勇武方面都無與倫比的人間精英,卻一步步地走向衰敗,以至最后的滅亡。并且作品還有意突出了劉備集團走向失敗的內因――把“義”放在首位,把政治放在第二位,常用道德價值去壓制和克服政治利益,直接造成了劉備集團的悲劇結局。從美學的角度看,美好事物的毀滅是產生悲劇美的重要原因,而《三國演義》中強烈的擁劉反曹傾向和最后三分歸晉的結局,賦予劉備集團最美好的東西,而又將其置于最早失敗的境地,都充分表明了這部小說的悲劇精神,是一部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悲劇美的沖擊、品嘗到悲劇美感韻味的優秀悲劇作品。
163、《水滸傳》表現的綠林豪杰事業與綠林文化精神?
答:作品主旨應當如何理解,從明代開始就一直眾說紛紜,從《水滸傳》的文化精神在整個中國文化史的歷史價值上來認識它的題旨,或許能抓住問題的所在。而《水滸傳》所反映的,正是中國歷史上反復出現,也在廣大民眾心中根深蒂固的綠林豪杰事業和綠林文化精神。儒家告訴人們如何去積極地面對生活,道家告訴人民要超脫和回避,墨家則主張用強力討回公道,在秦漢后被取消了的墨家的思想和意識仍然在民間蔓延滋長,并經常以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是歷代社會上綠林土匪及其意識產生的源源。《水滸傳》所表現的,正是這樣一種綠林豪杰事業和綠林文化精神。
164、《水》所表現的綠林文化主題是什么?
答,A逼上梁山是梁山好漢上山聚義的共同原因.B‘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漢的政治行動綱領.C以賢為能,紀律嚴明是梁山好漢的組織原則.D接受招安是梁山起文的必然結局.
165、(水滸傳)中義的表現
答以義為核心的好漢人格崇拜,是將綠杯豪杰凝聚起來的重要因素.(水)中的文以儒文化為核心,以雅文化為氛圍,具體表現為: A路見不平,拔刀相勸.如魯達暈打鎮關西、宋江私放晁蓋等.B仗文疏財.如柴進、宋江等,不惜金錢幫助弱者. C勇武陽剛之氣.如武松打虎;醉打蔣門神,是‘好漢人格的集中展示.以上三個方面,前兩個是好漢人格的外在之形,后者則是好漢人格的內在之神.神為形顯,形為神立,共同構成了以義為中心的好漢人格祟拜系統.
166、(水滸傳)的敘事技巧
答,{水}的敘事技巧與{三國演義}大體同步,但顯示了一定的自由性.在全知全能方面,作者能從更大的宏觀角度,廣闊的時間空間背景上把握和統攝全書的人生哲理及歷史線索,呈現出超越全知全能的敘事才能;最能體現作者敘事才華的是{水}中作為限知敘事方式表現的流動視角,讓讀者隨從作者的筆端,化為書中某個正在被描寫的人物或事件的當事人,去身臨其境,如武松醉打蔣門神前一路喝酒的過程,在全知視角與限知視角的關系上,作者以局部的限知,組合成整體的全知.利用限知與全知相互作用的張力,獲得出入意料的藝術刺激性,使讀者盡享藝術天地之樂.
167、《水滸傳》的珠串式線形結構?
答:《水》的結構主要是單線發展,每組情節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環環相扣,互相連貫,這種結構形式可以稱為珠串式線形結構。這種結構形式明顯繼承了長篇“說話”的表現手法。即必須把一些主要人物和事件相對集中起來加以敘述,以滿足聽眾每天聽一段書的要求。但作為今天完整的《水》小說,的確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每一個相對獨立和完整的英雄傳記都由一根主線貫穿在一起,這根主線就是梁山起義事業由分散的個人傳奇故事而逐步走向聯合,再到大聚義,最后走上招安道路的全部過程。有了這根主線,小說的結構才成為這樣一個龐大的有機整體。
168、《水滸傳》的三點社會影響?
答:1,明清兩代的農民和綠林豪杰起義,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幟,如與太平軍同時在北方的義和團等。2,進步文人及思想家,藝術家如金圣嘆等往往以《水》中的忠義思想來批判社會的黑暗和不公;或者以梁山英雄的純真樸實,來抨擊封建禮教的虛偽和殘酷,以及假道學的可恨可殺之處。3,統治者對它視為洪水猛獸,屢次禁絕。
169、《水滸傳》對文學藝術的影響?
答:作品所創制的英雄傳奇小說的體式,對后代小說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英雄傳奇小說的典范作品,并且對歷史演義小說和公案俠義小說都具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此外作品對有關市井生活的生動描寫,對人情小說的發展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金瓶梅》就是突出的例子,后代小說中還出現了《水》的續書。
作品對其他藝術形式如戲劇,曲藝,繪畫等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國外也有很大影響,1933年美國賽珍珠翻譯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水滸》節譯本。
170、《西游記》的三部分主要內容和主旨?
答:全書由三個部分組成:一至七回寫孫悟空的來歷和打鬧天宮;八至十二回寫玄奘的來歷及取經的緣起;十三回至全書終了為取經路上唐僧師徒戰勝艱難取得正果的經過,是全書的主體。人們對以上內容的主旨眾說紛紜,清代學者多從宗教思想角度進行解釋。胡適主張“滑稽”和“玩世主義”說,魯迅主張“游戲說”等,建國以后,人們主要從階級斗爭的角度理解這部作品。作為一部神話題材的小說,《西游記》的主要效能是通過一系列充滿離奇幻想色彩的故事給人一種快意的娛樂和幽默的感悟,而不是抽象的哲理和干枯的社會說教。但這并不等于說它就完全與社會生活脫節。相反,在那些生動有趣的動物神話背后,卻隱含了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以不自覺的方式緩慢形成的民族集體無意識――即原型精神。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思修》簡答題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26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考前沖刺資料包+歷年真題整理(9月26日更新)2025-09-26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