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復習資料(15)


三、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規律
(多選)經濟基礎是指一個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個方面的總和,即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產品分配方式三個方面的總和。
(簡答)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這三項內容構成上層建筑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和上層建筑的性質。
(單選)任何上層建筑都不是憑空建立起來的,而是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產生的。
2)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
(2)(單選)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3)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
上層建筑必須適合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規律,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
四、社會形態的劃分和社會形態的更替與發展
(單選)在經濟社會形態的范圍內,經濟社會形態有兩種基本的劃分方法:一種是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另一種是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
(單選)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是根據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劃分社會形態。
(多選)馬克思根據人的發展狀況,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會形態有: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
(多選)人類歷史的技術社會形態序列:漁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
(單選)馬克思說,人類社會的發展或者說社會形態的演變也像自然界一樣,是客觀的、物質的、辯證的過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
(單選)“人們根據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從事的社會活動所引起的社會結果,由各個個人和各種社會力量相互作用所形面的‘合力’造成的。這是一種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簡答)承認歷史決定論和承認主體選擇的作用是不一致的、不矛盾的。
首先,在歷史決定論看來,純粹的必然性只存于邏輯中。
其次,在歷史決定論看來,社會規律所揭示的社會過程之間的聯系,不是單值對應的線性因果聯系,即單義決定,而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線必的因果聯系,即或然決定。
再次,每一種可能性的實現,又會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即各種具體的模式和途徑。
主體選擇與客觀規律的接近和符合,是人們在認識和實踐中長期而限難的探索過程,是人的認識和實踐不斷深入的過程,是人們不斷發現真理和修正錯誤的過程。
(多選)社會形態發展的縱向統一性,是指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按其自然歷史過程,一般都應從低級到高級依次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
(單選)社會形態發展的橫向統一性,是指處于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發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