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管理學原理復習重點筆記(5)


(六)預測與決策
1、計劃工作的前提條件:
是指計劃在實施工程中預期的內外部環境。它包括經濟的、技術的、社會的、政治的、和文化道德等外界環境因素,企業的現有生產技術條件等內部因素。
2、預測:指對未來環境所做出的估計。
3、預測的作用:
1.幫助我們認識和控制未來的不確定性
2.使計劃的預期目標同可能變化的周圍環境與經濟條件保持一致
3.事先了解計劃實施后可能產生的結果
4、預測的步驟:
1.提出課題和任務 2.調查、搜集和整理資料 3.建立預測模型
4.確定預測方法 5.評定預測結果 6.將預測結果交付決策
5、決策:是決策者經過各種考慮和比較之后,對應當做怎么和應當怎么做所作的決定。
6、決策的地位和作用:
1.決策是管理的基礎 2.決策是各級各類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7、正確決策的特征:
1.有明確而具體的決策目標 2.以了解和掌握信息為基礎
3.有兩個以上的備選方案 4.對控制的方案進行綜合分析評估
5.追求最可能的優化效應
8、例行問題和例外問題:
1.例行問題:是重復出現的、日常的管理問題。
2.例外問題:是偶然發生的,新穎的,性質完全清楚、結構上不甚分明的,具有重大影響的問題。
9、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
1.程序化決策是指決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現出重復和例行的狀態,可以制定出一套處理這些決策的固定程序。
2.非程序化決策表現為決策的新穎、無結構,具有不尋常影響,處理這類問題沒有固定方法。
10、決策有效性的標準(三種決策類別):
1.最優決策(理性決策) 2.滿意決策(有限理性決策)
3.合理決策
11、滿足最優決策的條件:
1.問題清楚明確 2.目標單一明確(利潤最大化)
3.所有方案已知 4.偏好清楚、一致、穩定
5.沒有成本時間約束
12、預測的方法:
1.外推法 2.因果法 3.直觀法(如德爾菲法)
13、德爾菲法要點:
1.記名投寄征詢意見 2.統計歸納 3.溝通反饋意見 4.多次反復
14、主觀決策法:指用心理學、社會學的成就,直接利用老師的知識和經驗,根據已掌握的情況和資料,提出決策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并做出評價和選擇。
15、計量決策法:是建立在數學工具基礎上的決策方法,它把決策的變量與變量、變量與目標用數學式表示出來,然后根據決策條件,通過計算求得答案。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