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現代文學史筆記第八章(3)
簡析《長河》的思想和藝術特點
《長河》是沈從文的一部長篇小說。
思想:
作品思想上的突出之點,是敢于對國民黨反動統治進行揭露與批判。
1、 作者嘲諷批判蔣介石提倡的所謂“新生活運動”。
2、 小說通過呂家坪保安隊長與滕長順一家的矛盾,揭露與批判國民黨地方勢力的罪惡。同時,作者還寫到苗民對國民黨地方罪惡勢力的反抗。
藝術特色:
《長河》依然寫人性美與風俗美,尤其對橘林秋色、農家摘果等鄉土風俗風情,寫得絢麗多彩,詩意盎然,頗具鄉土氣息。從人性美的表現看,滕長順和夭夭的身上,保留著《邊城》中老船夫與翠翠的影子,作者試圖通過這兩個人物,表現湘西的自古不變的“常”,即人性永恒的美。
分析沈從文短篇小說的思想
一、對湘西勞動人民悲慘命運的關注、同情,揭露舊社會的黑暗。
如《丈夫》描寫一個青年農民進城看望當船妓的妻子,目睹妻子被人蹂躪,自己被人凌辱,麻木的靈魂終于有了人的自尊和初步覺醒,帶著妻子回鄉下去了。小說揭示了在經濟壓迫下和金錢魔力下人性畸形,批判了造成這種現象的社會根源。
二、對現代都市文明的嘲諷與批判。
如《紳士的太太》流露了上流社會人物的假道學、假文明內質。
《八駿圖》是諷刺知識分子的代表作,八位老師學者都是假正經假道學,他們奢談文明而壓制自己的人性形成性**.這是作者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閹寺性”問題的嘲諷和批判。
三、對湘西完美人性的表現與思考。短篇小說中,表現的是“優美、自然”的人性思想,而又以表現青年男女的性愛作為切入視角與中心話題。
如《柏子》寫船夫柏子與婦人之間男歡女愛的故事。兩人共同創造了食色和愛情的傳奇,其中包含著人的自然性與人性本真的哲學思考。
四、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創作用意。
沈從文的小說里有湘西人性世界和都市世界兩個并存的世界,他用湘西人性世界反觀和批判都市文明世界,而統一于完美人性的思考、表現和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創作用意。作者追求的完美人性,是一種未被都市文明扭曲、純樸自然的人性。
最新資訊
- 備考2026年4月自學考試!這些真題及題庫早早收藏【免費領取】2025-11-07
- 考前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歷年高頻考點2025-10-24
- 抓緊背!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習概》名詞解釋、簡答題高頻考點匯總2025-10-20
- 考前背誦!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沖分資料,速領2025-10-14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全專業【沖刺必刷100題】,高頻考點覆蓋2025-10-13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題型發布!各專業簡答題、論述題考什么?2025-10-12
- 備考重點!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高頻考點+必刷100題2025-10-10
- 2025年10月自考《美學》高頻考點匯總:名詞解釋+簡答題2025-10-09
- 考前復習: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馬原》高頻考點+歷年真題2025-10-07
- 提前發布!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答題卡樣式2025-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