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串講筆記(19)


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真理標準問題上的兩種錯誤觀點
一般了解,常以選擇題出現。
在什么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問題上,分歧卻很大。所有的唯心主義否認客觀真理,也就不承認真理標準的客觀性。兩種常見的、影響較大的觀點:第一種,提出用偉人、圣人之言作為衡量真理的標準。錯誤是因為第一,這種所謂的標準沒有客觀實在性;第二,偉人、圣人之言本身是否正確還需要通過實踐進一步證明;第三,偉人、圣人之言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第二種,實用主義哲學提出的“有用即真理”。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第一,這與真理是不是具有效用是不同的兩個問題;第二,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未必就是真理;第三,會使得真理的標準變得極為不確定,也就失去了標準的意義。
1、 實踐標準的唯一性
要掌握,常以簡答題出現。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觀引進到認識論中來,提出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第一,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認識與認識對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主觀真理論者無例外地都是從主觀認識范圍去解決這個問題;實踐是人的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它能把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聯系起來加以對照,來確定認識與認識對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從而使認識得到檢驗。
第二,唯有實踐才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通過實踐把思想、理論在現實中實現出來,人們通過把變成現實的東西同原來的觀念、思想加以對照,從而判明這個思想、觀念是否正確,使認識得到檢驗。
邏輯證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認識作為前提,通過合乎邏輯規則的推理,去證實(或證偽)另一種認識。在實踐檢驗真理的過程中,邏輯證明也是不可少的。但邏輯證明的這種作用并不表明它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更不能用邏輯證明取代實踐標準。這是因為邏輯證明不具有最終性。首先,它所依賴的前提是否正確,邏輯證明自身不能保證,而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其次,被邏輯證明證實或證偽了的東西,最終還要靠實踐的檢驗,實踐才具有最后的權威。
2、 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要掌握,常以簡答題出現。
實踐標準既是確定的、絕對的,又是不確定的、相對的,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這就是在真理標準問題上堅持了辯證法。
實踐標準的絕對性、確定性是指:第一,認識是否是真理,只有通過實踐來檢驗,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第二,人的實踐和人的認識都是有限和無限的統一,實踐能夠對人類的一切認識作出檢驗。
實踐標準的相對性、不確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實踐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具體的實踐,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證實或駁倒現有的一切認識。第二,實踐對真理的檢驗具有反復性。 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認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