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串講筆記(16)


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重點掌握,常以簡答題出現。
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基本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1、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認識來源于實踐,這與認識在實踐中發生是一致的。如果沒有實踐這個橋梁,主體就無法達到客體,認識也就不會發生。
人的認識能力和作為認識結果的知識,都只能來源于實踐。
強調實踐是認識和知識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認可以從他人和書本獲得知識。書本上的知識,仍然是從實踐中得來的。
2、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第一,社會實踐不斷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課題,推動認識的發展。
第二,社會實踐為認識不斷提供新的經驗和新的觀察、研究的物質手段。
第三,社會實踐推動人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人們在實踐中,不僅改造客觀世界,而且也改造著自身的認識能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3、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總之,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動力、標準和最終目的,這些都是實踐對認識決定作用的具體表現。
三、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
研究誰在認識就是研究認識的主體,研究認識什么就是研究認識的客體。近代歐洲哲學才把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系的問題凸顯出來,由重點研究本體論的問題轉向重點研究認識論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為基礎,把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系作為認識論的基本問題,使得對認識論的研究達到了真正科學的水平。
1、 認識主體
注意正確理解含義、特點、結構,常以選擇題出現。
第一,認識主體的含義。認識主體是指認識和實踐活動的承擔者,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現實的、具體的人。
第二,認識主體的性質和特點。首先,人作為認識主體具有自然的物質基礎。人的自然的物質存在和人腦的存在,都是認識主體的自然物質基礎。其次,認識主體不僅具有自然的物質基礎,而且具有社會歷史性。再次,認識主體具有能動性。
第三,認識主體的結構。人是唯一能擔當起認識主體的存在物,這個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結構,它分為個體、群體和人類整體諸層次。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整體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這種性質同客觀世界的無限性正好一致。
2、 認識客體
第一,認識客體的含義和構成。認識客體是指人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構成認識客體的內容主要有自然客體、社會客體和精神客體。(精神客體是指成為人們認識對象的精神活動和精神產品)
第二,認識客體的性質。認識客體具有客觀實在性、對象性。
自然客體 社會客體 精神客體
3、 主體和客體的關系
了解即可,常以選擇題出現。
認識的主體和客體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對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點和特殊的規定性,彼此是相互區別的,上面我們已分別做了說明。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具體說來,它們的關系表現如下:
第一,主體和客體的實踐關系。它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主體作用于客體,就是對客體的改造,也就是實踐。
第二,主體和客體的認識關系。它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主客體在實踐關系中,同時發生著認識關系。就是說,在改造客體的過程中,主體就在觀念上、理論上去理解并把握客體,也就是達到對客體的認識。
第三,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一切實踐只有在主體能動性和客體制約性統一的基礎上,才是成功的實踐。這個實踐過程也是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過程。
4、 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注意理解,要掌握,常以簡答題出現。
人的認識就是在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中產生和發展的。認識的真正本質是在實踐中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認識本質的科學揭示。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同唯心主義認識論、不可知論從根本上區別了開來,而且也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劃清了界限。
第一,唯物論的反映論與唯心論的認識論的對立。在哲學上有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一條是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路線;一條是從感覺和思想到物的路線。
一切唯物論的認識論都是反映論,舊唯物主義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認識的本質問題。
唯心主義認為同人的直接經驗沒有任何關系,這就是唯心論的先驗論。這種認識論對認識活動進行了很多探索和研究,不可能正確解決認識的本質問題。
第一, 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唯物主義哲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有些唯心主義哲學家,對這個問題也給了肯定的回答,如黑格爾。
不可知論是指那些認為世界不可認識或不能徹底認識的哲學認識論。在歐洲近代哲學中有兩位典型代表人物,一位是英國的休謨,他認為人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覺,外部世界本身是否存在、是否可以認識,我們是無法知道的。另一位是德國哲學家康德。“自在之物”的現象可以引起人的感覺,認識無法達到事物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認識的事物,但不存在根本不能認識的事物;現在沒有被認識的事物,隨著實踐和人的認識的發展,將來總會被人們所認識。
第二, 辯證唯物論的能動的反映論與舊唯物論的機械的反映論的對立。在認識論上,唯物論都是反映論,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論的反映論是機械的。(直觀的照鏡子式的反映)
辯證唯物論的反映論成為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在實踐基礎上產生的認識,不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現象,而且經過人的思維對感性材料的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論,能夠達到對事物本質和發展規律的認識。認識的過程是反映與創造的統一,這是辯證唯物論的反映論的能動性的突出表現,也是區別于機械唯物論反映論的根本標志。
最新資訊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