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串講筆記(5)


第一章 物質世界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物質世界和實踐
一、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一)世界是統一的物質世界
著重掌握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意義。
1、世界的本質問題是哲學必須回答的重大問題
此處知識點較多,要結合圖表記憶區分,常以選擇題出現。
(1)哲學的含義: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所謂世界觀,就是人們對包括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在內的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也是人們對人和世界關系的總體把握。哲學是世界觀、方法論和價值觀的統一,哲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哲學的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中,又交織著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
2、在世界的本質問題上一元論和二元論、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
要注意各流派的代表觀點,常以選擇題出現。
世界的本質問題,實質上是世界的統一性問題。
二元論的代表: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把物質和心靈結合起來的是上帝的力量。二元論最終往往倒向唯心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代表:貝克萊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覺的集合”;陸九淵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提出的“心外無物”、“天地萬物皆在吾心中”等。
客觀唯心主義代表:黑格爾把“絕對精神”;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萬物之根”;神學唯心主義也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具體的物質形態。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萬物的始基;中國古代的“五行說”認為“五行雜以成百物”;在古印度則有地、水、火、風構成萬物之說。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臘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和中國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的“元氣說”。開辟了理解世界本質的唯物主義方向,帶有直觀的、自發猜測的性質。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為原子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最小物質單位。以一定的自然科學材料作基礎,把原子的個性誤認為物質的共性。此外,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還有四個明顯的局限性:機械性,形而上學性,直觀性,不徹底性。
馬克思主義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科學地結合起來,同時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運用于社會歷史領域,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哲學的最高形態。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