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急救護理學》重點名詞解釋(50)


第十一章 多發傷的急救與護理
一、概述
(--)概念多發傷是指在同一一傷因的打擊下,人體同時或相繼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解剖部位的組織或器官受到嚴重創傷?其中即使單獨存在創傷也可能危及生命。
1、頭顱傷:顱骨骨折合并顱腦損傷(如顱內血腫、腦干挫裂傷等)。
2?頸部傷:如頸椎損傷、大血管損傷等。隊胸部傷:如多發性多段肋骨骨折、心包損傷、血氣胸、肺挫裂傷、大血管損傷等。
3、大腹部傷:腹腔大出血或內臟器官破裂(如肝破裂、脾破裂、腎破裂等)。
4、骨盆等多處骨折:骨折可能導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如骨盆骨折伴休克。
5?軟組織傷:四肢或全身廣泛撕裂傷。
(二)臨床特點
1?傷情變化快、死亡率高多發傷的主要死亡原因大多是嚴重的顱腦外傷和胸部損傷。傷情嚴重、休克率高。
2、多發傷傷情嚴重、傷及多處、損傷范圍大、出血多,甚至可直接干擾呼吸和循環功能而威脅生命。特別是休克發生率甚高。
3?傷情復雜、容易漏診,多發傷的共同特點是受傷部位多、傷情復雜。明顯外傷和隱蔽性外傷同時存在,開放傷和閉合傷同時存在。
4?傷情復雜、處理矛盾由于傷及多處往往都需要手術治療,治療上存在矛盾。
5?抵抗力低、容易感染,多發傷的感染率為23%,而由于感染所致的死亡率占多發傷全部后期死亡率的78%。
二、多發傷分類:
(一)出血損傷的分類
根據出血的部位與性質,
其出血情況可分為:動脈出血、靜脈出血、毛細血管出血。
(二)顱腦損傷的分類
1?按病變部位分類
(1)頭皮損傷:分為頭皮挫裂傷、頭皮下血腫、頭皮大面積撕脫傷等。
(2)顱骨骨折:顱頂部骨折分為線形骨折、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顱底骨折呈現"熊貓眼"征、鼻出血,多為顱前窩骨折和損傷視神經、聽神經所致;出現外耳道溢血、溢液,多為顱中窩骨折所致;顱后窩骨折容易損傷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是顱骨骨折中最嚴重的一種。
(3)腦損傷:根據損傷程度和部位不同,腦損傷可分為腦震蕩、顱內血腫、腦挫裂傷、腦干損傷等,其中以腦干損傷最為嚴重。
2?按傷情分類:
(1)輕度顱腦損傷:指單純腦震蕩傷。傷員可能出現昏迷(原發性昏迷),但一般在0?5h以內蘇醒,并出現逆行性遺忘。
(2)中度顱腦損傷:指線形顱骨骨折及輕度腦挫裂傷。傷員昏迷在12h以內。較常見的是頸項強直或腦膜刺激征。
(3)重度顱腦損傷:指廣泛性粉碎性顱骨骨折和重度腦挫裂傷。傷者昏迷在l2h以上,一般都伴有神經體征和生命體征的明顯改變。
(4)特重型顱腦損傷:指在3h內出現重度顱腦損傷的表現并伴有去大腦僵直狀態。應列為特重搶救對象,死亡率極高。
(三)內臟損傷分類
1?依傷情程度分類:
(1)輕傷:指沒有重要組織和器官的損傷。
(2)中度:失去生活能力,無生命危險。
(3)重傷:有重要器官或部位損傷,傷勢嚴重,危及生命。
2?依受傷性質分類:
(1)開放傷:指機體內部器官、組織結構直接與外界相通。
(2)閉合傷:多指胸部或腹部損傷而未與外界相通,包括挫傷、擠壓傷、扭傷、震蕩傷、關節脫位、閉合性骨折。
3?依受傷部位分類:
(1)胸部損傷:肺和支氣管損傷、心臟和大血管損傷、食管損傷、胸導管損傷等。
(2)腹部損傷:腹腔器官損傷包括空腔器官和實質性器官肝、脾、腎等器官損傷。
(四)傷情分類:正確認識傷情的嚴重程度,對制定治療方案和估計預后是十分重要的。
1?創傷指數:來用損傷部位、損傷方式、循環變化、呼吸變化、意識狀態等20多個參數來估計損傷嚴重。程度的方法。
2?格拉斯哥(GCS)昏迷評分法 臨床最常用的確定意識障礙程度的評分方法。
3?創傷評分(TE)
4?簡略損傷分級法(AIS)
5?創傷嚴重程度記分法(ISS)
最新資訊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