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法制史串講筆記(14)


第十章明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明朝的法制指導思想
[論述]試述明朝的法制指導思想及其對明朝立法的影響。
明初統治者吸取元朝綱紀廢弛、吏治腐敗而導致滅亡的歷史教訓,在立國之初就非常重視法制建設,提出“重典治國”和“明刑弼教”等法制指導思想,這對整個明朝的立法活動均有著深刻影響。
(1)重典治國。明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審時度勢,提出“重典治國”的立法宗旨。“重典治國”立法思想包括“重典治吏”和“重典治民”兩個方面。“重典治吏”,指以嚴厲手段維護統治集團內部秩序。“重典治民”則是嚴厲鎮壓民間一切犯上作亂行為,以維護皇權為核心的社會統治秩序。
(2)明刑弼教。明朝統治者在推崇“重典治國”思想的同時,繼承傳統“德主刑輔”原則,并根據時代變化,提倡“明刑弼教”之說,進一步推崇“禮法并用”的思想。將倫理道德的預防犯罪職能與法律的鎮壓犯罪職能相結合,而且以儒家提倡的禮儀對民眾予以教化作為先導,從而穩定社會秩序,實現明王朝的長治久安。為此,明太祖創設了一些制度,力圖對普通百姓進行教化,并將教化落實到社會基層。第一,明太祖設立“大誥”、“教民榜文”等法令文告形式的法律,尤其強調法制宣傳和普及性,下令各地設專人定期講讀“大誥”內容。這種結合立法與法制宣傳的思想及實踐,既有助于教化百姓,又對穩定明朝社會秩序發揮了作用。第二,洪武五年下令在全國城鄉設置“申明亭”。第三,明太祖還效仿儒家經典記載的西周“鄉飲酒禮”,在民間大為推行。
(3)法貴簡嚴。明初統治者認為元朝法制之失在于法律過于復雜,司法官員無法掌握,百姓無法知悉,致使貪官污吏舞弊弄法。為此,明太祖確立立法原則,即“法貴簡嚴”,法律簡單,官吏無從作弊;法律嚴厲,百姓不敢輕易犯法。
第二節明朝的立法概況
[單選]中國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為名的法典是大明令。
[單選]在明朝最為普及的法典是《大誥》。
[單選]明代與宋代“敕”相近的法律形式是條例。
[多選]明太祖創制的《大誥》包括《御制大誥》、《御制大誥續編》、《御制大誥三編》、《大誥武臣》等四編。
[多選]《大明會典》匯集了明朝的重要典章法令,主要包括《皇明祖訓》、《大誥》、《大明令》、《洪武禮制》、《諸司執掌》等內容。
[名詞解釋]教民榜文:也稱榜文,由皇帝發布,主要包括皇帝的諭旨或經皇帝批準的官府告示、法令和案例。
[簡答]簡述《大明律》的結構及特點。
《大明律》分7篇,30卷,460條。編纂體例不同于前代律典,《名例律》以下按照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篇,律下按事項分成30門類。《大明律》是中國法制史上又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律典。其特點主要有:第一,體例結構上,《大明律》以名例和朝廷六部命名,并結合傳統的以事項分類的編制體例,門類劃分較細,便于檢索。第二,律典文字淺顯,通俗易懂。第三,律首附有《服制圖》、《五刑圖》、《六贓圖》等圖表,有較強實用性。《大明律》不僅反映明初統治者注重立法與嚴于修律,而且相較以往律典也有所發展。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最新資訊
- 學霸經驗!2025年10月自學考試30天沖刺計劃2025-09-2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自考本科通過率高嗎?備考重點有哪些?2025-09-28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思修》簡答題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26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考前沖刺資料包+歷年真題整理(9月26日更新)2025-09-26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