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藥學筆記(28)


第十四章 行氣藥
概述:
含義:以疏理氣機,適用于氣逆,氣滯為主要的藥物。
功能主治:行氣(治療氣滯,悶脹痛),降氣(治療逆證,嘔惡,喘息)少量兼有止嘔的功效
性能特點:藥性大多偏溫(川楝子,青木香偏寒),味 都辛,有芳香味,苦的較少;歸經(jīng)脾胃,兼有入肝經(jīng)。川楝子有毒其他都無毒
配伍應用:寒熱虛實。
耗氣,中病即止。溫燥,傷陰,傷津液,芳香藥不宜久煎。
橘皮 (陳皮) 【性能】 辛、苦,溫。歸脾、肺經(jīng)
【功效】 行氣調(diào)中(作用在中焦,重點在消漲,脾胃氣滯,略有止嘔功效);燥濕;化痰
1.脾胃氣滯證。本品辛行溫通,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因其苦溫而燥,故寒濕阻中之氣滯最宜
2.嘔吐、呃逆證。陳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氣機、條暢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
3.濕痰、寒痰咳嗽。本品既能燥濕化痰,又能溫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為治痰之要藥
4.胸痹證。本品辛行溫通、入肺走胸,而能行氣通痹止痛
附藥 橘核 橘絡 橘葉 化橘紅(了解)
1.橘核 為橘的種子。性味苦,平。歸肝經(jīng)。功能理氣散結,止痛。適用于疝氣疼痛、睪丸腫痛及乳房結塊等。煎服,3~10g。
2.橘絡 為橘的中果皮及內(nèi)果皮之間的纖維束群。性味甘、苦,平。歸肝、肺經(jīng)。功能行氣通絡,化痰止咳。適用于痰滯經(jīng)絡之胸痛、咳嗽、痰多。煎服,3~5g。
3.橘葉 為橘樹的葉。性味辛、苦,平。歸肝經(jīng)。功能疏肝行氣,散結消腫。適用于脅肋作痛、乳癰、乳房結塊等。煎服,6~10g。
4.化橘紅 (現(xiàn)在:柚子皮) 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 Citrus grandis (L.) Osbeck var. tomentosa Hort. (C. grandis Tomentosa) 或柚 C. grandis (L.) Osbeck 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層果皮。性味辛、苦,溫。歸肺、脾經(jīng)。功能理氣寬中,燥濕化痰。適用于濕痰或寒痰咳嗽,食積嘔惡,胸悶等。煎服,3~10g。
青皮 【性能】 苦、辛,溫。歸肝、膽、胃經(jīng) (熟悉)
【功效】 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1.肝郁氣滯證。本品辛散溫通,苦泄下行而奏疏肝理氣、散結止痛之功
2.氣滯脘腹疼痛。本品辛行溫通,入胃而行氣止痛
3.食積腹痛。本品辛行苦降溫通,有消積化滯、和降胃氣,行氣止痛之功
4.百瘕積聚、久瘧痞塊。本品氣味峻烈,苦泄力大,辛散溫通力強,能破氣散結
青皮與陳皮功效主治異同
相同點:辛溫行氣,治療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等。
同中之異:
1. 二者同為一物,因老幼不同而功效有異,橘皮為成熟之果皮,性和緩而主升浮;
青皮為未成熟之果實,性峻急而沉降。(一老一嫩)
2. 作用部位,青皮色青主入肝經(jīng),重在疏理肝氣,陳皮色黃主入脾經(jīng),重在理氣調(diào)中;(一高一低,高脾胃,低肝)
3. 作用強度,青皮性猛行氣力強(破氣),陳皮性緩行氣力弱。(一緩一峻)
不同點:青皮又能消積,質(zhì)重下行,治氣滯血瘀之百瘕及食積等;陳皮質(zhì)輕入走肺經(jīng),治療痰濕咳嗽等。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xù)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