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公共關系》基礎知識第七章第一節


第一節
一、拉斯韋爾的5W模式
1948年,拉斯韋爾發表《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提出了界定傳播研究范疇的經典模式――5W模式,即把傳播學的研究內容分成5個部分,即控制分析、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對象分析和效果分析(可視為傳播研究的基本范疇):
1.傳播控制分析,主要包括:<1>傳播的法規和政策;<2>傳播者的社會地位;3>傳播者對傳播的影響;<4>傳播者的社會責任。
2.傳播內容分析,包括傳播的分類、符號、宣傳方法等。
3.傳播媒介分析,包括傳播媒介環境、特點等。
4.傳播對象分析,包括傳播對象的心理、勸服等
5.傳播效果分析,包括傳播效果的類型、因素、定量方法等
二、把關人理論
1.把關人又稱守門人,是指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對信息的提供、制作、編輯和報導能夠采取“疏導”與“抑制”行為的關鍵人物,出自于德國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盧因在1947年所寫的《群體生活的渠道》。
2.把關人的傳播行為,包括“疏導”和“抑制”兩個方面,主要取決于自己的預存立場(即是指自己原有的意見、經驗、興趣和精神狀態的總和)。
三、兩級傳播模式
1.兩級傳播論,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
2.拉扎斯菲爾德提出了信息的傳遞是按照“媒介――意見領袖――受眾”這種兩級傳播模式進行的。
3.意見領袖又稱“輿論指導者”是指社會活動中能有較多機會接觸來自各種渠道的信息的人,即“消息靈通人士”;或對某一領域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的“權威老師”,其態度和意見對廣大公眾影響較大的那一部分人。
四、受眾選擇“3S”論
傳播學者發現傳授者在接觸媒介和接收信息時有很大的選擇性,這個選擇過程表現為三種現象,簡稱“3S”,包括:
1.選擇注意,是指在信息接受過程中,人們的感覺器官雖然受到諸多信息的刺激,人們不可能對所有的信息作出反應,只能有選擇的加以注意。從這一角度看,提高信息的競爭能力,應注意的因素:
<1>對比,將內容大不相同的稿件或節目編在一起,表現為強烈的對比,以引起消費者較大的注意。
<2>強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刺激性強的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3>位置,某個時段或位置能夠減少或避免與不相干信息的碰撞與干擾,此時的信息就會顯現出良好的傳播效果。
<4>重復,重復的刺激是使信息引人注意的一個重要手段。
<5>變化,持續的時間太久,就會使人們對信息失去新鮮感而失去注意,因此,適當的變化是吸引注意的必要條件。
2.選擇性理解,是指不同的人對同一信息作出不同的意義解釋和理解。影響傳授者的選擇性理解的因素包括需要、態度和情緒三個方面。
3.選擇性記憶,人們只記憶對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記自己愿意記憶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卻被忘卻,這種記憶上的取舍,稱為選擇性記憶。可以分為輸入、存儲、輸出三個階段。
五、議題設置論
1.議題設置是指大眾傳播對某些議題的著重強調和這些議題在公眾中受重視的程度構成強烈的正比關系,即是在大眾傳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報導某一事件,就會使社會中的公眾突出地議論這一話題;是20世紀70年代傳播理論研究中最熱門的課題之一,麥庫姆斯是其中最杰出的研究者。
2.議題設置理論基于兩個觀點:<1>各種傳播媒介對傳播信息的“過濾作用”。<2>面對傳播過多的信息環境,公眾常常感到無所適從。
最新資訊
- 學霸經驗!2025年10月自學考試30天沖刺計劃2025-09-2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自考本科通過率高嗎?備考重點有哪些?2025-09-28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思修》簡答題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26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考前沖刺資料包+歷年真題整理(9月26日更新)2025-09-26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