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藥學筆記(13)
清熱燥濕藥
本類藥物性味苦寒,清熱之中,燥濕力強,故稱為清熱燥濕藥,主要用于濕熱證。因其苦降泄熱力大,故本類藥物多能清熱瀉火,可用治臟腑火熱證。
*(重點)對應的病癥是多種濕熱病癥,(頭身重痛,肢體困倦,口渴不欲飲,舌苔比較厚膩 共同特征)。。。。濕溫病,溫熱病中的一種特殊類型。 濕熱在胃腸最為常見的是瀉痢。 如果濕熱在脾胃會引起脘腑的痞悶,腹脹,痞滿。 濕熱在肝膽 ,濕熱黃疸。 在下焦表現淋癥(小便黃赤短少,小便淋澀疼痛,點滴不暢,點滴難禁) 皮膚的濕熱癥如濕疹、濕瘡分泌物比較多。 濕痹 關節的紅腫疼痛。 婦女白帶過多。
兼有功效(比較普遍):1、清熱瀉火作用(可以用于溫熱病的氣分熱癥,如黃芩) 2、有清熱解毒作用 可以用于相應的熱毒病癥。(尤其是熱毒引起的瘡癰腫痛。)
性味:苦寒 (清熱作用強。苦能清,能燥) 歸經:(復雜)如濕溫:中焦上焦,主要看用在什么樣的濕溫病。
典型的苦寒藥,不能過用,中病即止。
黃芩 【性能】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 (重點)
1、清熱燥濕,
2、 瀉火,解毒:(清熱瀉火 清熱解毒)兩種功效
3、止血,安胎。
黃連 【性能】苦,寒。歸心,脾、胃、膽、大腸經。 (重點)
1、清熱燥濕
2、瀉火,解毒
黃柏 【性能】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 (重點)
1、 清熱燥濕
2、瀉火除蒸
3、解毒療瘡
黃芩、黃連、黃柏鑒別(了解)
三黃性味皆苦寒,黃連為苦寒之最。
同1:三藥皆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用治濕熱內盛或熱毒熾盛之證,常相須為用(可以廣泛的用于濕熱病癥)。
異1:黃芩(在濕溫病中相對應用比較廣泛)作用偏中上焦更偏于清上焦肺火,肺熱咳嗽者多用;黃芩可以退狀熱,有良好的退熱作用比其他兩味藥好。
黃連偏于瀉中焦胃火,中焦濕熱(尤其大腸濕熱,濕熱痢疾,是治療濕熱痢疾最重要的藥物,首選藥物。)、痞滿嘔逆及心火亢盛、高熱心煩者多用;
黃柏偏于瀉下焦濕熱,黃疸,帶下以及體表的瘡疹,或者濕熱痹癥,痢疾可以用但作用沒有黃連強,淋癥可以用有一定優勢,對婦女帶下用的比黃芩黃連都多,外用濕熱痹癥。
同2:都能清熱瀉火:用于溫熱病的氣分熱癥,能清臟腑熱
異2黃芩清氣分熱的作用最好,相對用的最多。黃芩長于清肺熱,用于肺熱咳嗽。黃芩長于清少陽熱。
黃連長于清心熱,胃熱,心煩不安 ,胃熱引起的嘔吐,多食善饑。
黃柏長于退虛熱瀉相火(相火:相對君火而言,心火為君火,其他輔助為相,主要指下焦 肝腎之火。“肝膽相火是實證”),(退虛熱,和知母相須配伍,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同3:都能清熱解毒,都能用在熱毒的瘡癰腫痛
異3:相對的黃連的力量強一些,(前人認為熱毒瘡癰與心經的熱盛有關)
此外:黃芩還有涼血止血 安胎的作用(熱邪擾動胞宮,胎漏下血)
龍膽 【性能】苦,寒。歸肝、膽經。(了解)
1、清熱燥濕
2、瀉肝膽火:最多用于肝膽為主的濕熱病癥。(無濕象,也可以用。)
此外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
5、苦參 豆科植物,切片苦參飲片。【性能】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了解)
1、清熱燥濕:廣泛應用與多重濕熱病癥,如濕熱瀉痢 外用可以煎湯外洗,用于痔瘡,婦女婦科。
2、殺蟲(外用),利尿
穿心蓮 (了解)(外來藥 民國)
清熱瀉火,瀉肺火。(肺熱咳嗽)。清熱解毒,瘡癰腫痛。 用法:(非常苦)很少做湯劑,主要是糖衣片。
秦皮 【性能】 苦、澀,寒。歸肝、膽、大腸經。 (一般了解)
1、清熱燥濕 主要用在收澀止痢
2、止帶,明目:瀉火 主要肝火。也可以清肺熱。
此外,含有苷類,可以治療血酸,有一定的治療痛風的功效。
最新資訊
- 備考2026年4月自學考試!這些真題及題庫早早收藏【免費領取】2025-11-07
- 考前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歷年高頻考點2025-10-24
- 抓緊背!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習概》名詞解釋、簡答題高頻考點匯總2025-10-20
- 考前背誦!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沖分資料,速領2025-10-14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全專業【沖刺必刷100題】,高頻考點覆蓋2025-10-13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題型發布!各專業簡答題、論述題考什么?2025-10-12
- 備考重點!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高頻考點+必刷100題2025-10-10
- 2025年10月自考《美學》高頻考點匯總:名詞解釋+簡答題2025-10-09
- 考前復習: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馬原》高頻考點+歷年真題2025-10-07
- 提前發布!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答題卡樣式2025-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