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預防醫學》復習之簡答要點(三)


簡述環境污染來源
答:1.生產型污染:指礦工企業或農業生產過程中向環境中排放出的有害物質或者有害因素引起的污染。如“工業三廢”2。生活性污染:指居民生活過程中排除的“生活三廢”即糞便、生活垃圾與生活污水。3.交通運輸性污染: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特別是私家車擁有量迅速增加。汽車廢氣與噪聲源已成為城市污染的重要污染源。4.其他污染來源:如醫院廢水與廢渣、科研結構與高校實驗室排放的污水、電視塔與無線通信設備產生的微波與電磁輻射、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同位素產生的電離輻射等。
簡述污染物在體內的處置過程
答:1.污染物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等吸收進入人體內;污染物的分布與儲存:污染物進入人體后隨著血液或淋巴液分布至全身各個器官,但由于各個器官組織的額血流量以及對毒物的親和力不同,使得污染物自愛體內分布不均衡甚至以較高濃度蓄積于某器官,兩外隨著時間的延長,毒物在體內可以重新分布。蓄積或儲存化學物質的器官或組織稱為儲存庫,化學物質主要以結合和游離兩種形式存在于儲存庫內。污染物的生物轉化:化學物質在體內轉化的主要場所是肝臟,生物轉化后有兩種結局:代謝解毒作用與代謝增毒作用。污染物的排泄:經腎臟、肝膽、肺、乳汁、唾液、汗液等排泄。
簡述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答:污染物對健康的影響可以分為急性毒作用、慢性毒作用、致癌作用、遺傳毒性和免疫毒作用等
簡述污染物暴露的強度與方式
答:1.作用劑量與強度:作用劑量是指化學物質進入機體的數量;作用強度是指物理因素作用于機體的程度。污染物對健康的損害作用與其劑量和強度有關。污染物引起的生物學效應常通過劑量-效應曲線、劑量-反應曲線兩個方面來評價2. 暴露途徑與方式:統一化學物質的暴露途徑不同,其毒性也存在較大差異。主要是因為:暴露部位的額吸收率不同,首過效應不同,進入血液循環的分布速度不同,對暴露部位產生的損害作用不同3. 暴露期限與頻率:較常見的情況是低劑量長期重復暴露。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