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無意”也能構成作弊


絕大多數考生都是本著誠信的精神來參加自考的,不希望在學業上留下污點的,但以往有不少考生因為不了解考規,無意間觸犯考試紀律。自去年《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出臺后,很多“無意”的行為將可能直接構成違規,考生一定要注意。
《違規處理辦法》規定,攜帶與考試內容相關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儲有與考試內容相關資料的電子設備參加考試,攜帶具有發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參加考試,即構成作弊。也就是說,考生如果把復習資料或手機、U盤等存儲設備和通信設備帶在身上,即構成作弊,“沒有開機”、“沒有使用”這樣的理由也不能逃避處罰。在去年10月自考時,就有考生因誤將手機帶在身上而被按作弊處理。
有時來自同一所助學機構互相認識的考生會被分到同一間考場,開考前會彼此打個招呼。但考試期間,關系再熟的朋友也要“形同陌路”,不能有任何交流。在考試過程中交頭接耳、互打暗號或手勢,將被按違紀處理;而傳、接物品等行為,即使只是簡單地借塊橡皮,也直接構成作弊。抄襲會被認定為作弊,考生對這點很清楚,但不少考生不知道協助他人抄襲也構成作弊。因而,即使同學間關系再好,也不要在考試期間有任何交流,更不要礙于面子協助他人抄襲,害人害己。
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違紀行為將遭受取消該科目考試成績的處罰,而對作弊行為的處罰更為嚴重,考生當次所參加的各科考試成績都將無效。很多考生誤以為作弊是主觀行為,違紀是無意行為。自考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判斷一位考生違規行為的性質,并不是以考生的動機為依據,而是嚴格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的條目來界定。即使考生并無作弊動機,甚至其行為本身無法實現作弊的目的,比如只是將無法在考場使用的U盤帶在身上,但只要觸犯相關條款都會被按作弊處理。在誠信應考的前提下,考生避免違規的最好辦法就是認真了解考規,遵守考試紀律。
近幾次考試中,很多因為違規、作弊被處理的考生表示沒有閱讀過《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構成作弊,或者不知道違規行為將遭受怎樣的處罰,直到了解處罰條例后才后悔莫及。因而,尚未閱讀《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的考生,一定要在考前仔細閱讀該文件,避免無意違規。
最新資訊
- 僅剩一月!2025年10月自考閱卷規則發布,附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自學考試各題型答題必備有效技巧+復習資料包2025-09-15
- 告別死記硬背!自考高效記憶法+2025年10月考試重點全梳理2025-07-10
- 2025年7月江蘇自考:必備答題要點+高頻真題2025-06-30
- 江蘇考生來看!2025年7月自考《習概》高頻考點必背2025-06-27
- 7月5日開考!江蘇2025年7月自考最新考試安排+答題技巧2025-06-27
- 經驗總結!2025年7月江蘇自考考前必刷真題匯總2025-06-26
- 2025最新版:10月自考題型、分值占比及深度考情分析2025-06-20
- 2025年10月自考《習概》都考哪些題型?分值分配速看2025-06-11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題型、考試形式、評分標準及各題型答題技巧公布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