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學概論精要第十一章:政治發展


第十一章 政治發展
■(單選)西方政治發展理論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①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研究主題是“現代化”理論。代表人物是(美)丹尼爾?萊納(《傳統社會的消失》)。
②從20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研究重點是第三世界各國政治發展道路研究。
③20世紀70年代以后,研究重點是政策研究。
■(重簡)“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之間的區別:
①政治權威的基礎或合法性來源;②政治制度化水平;
③政治文化;④政治參與;⑤政治結構與功能的分化。
■(單選)西方政治發展理論中的發展途徑:一是政治制度化;二是政治參與。
■(多選)亨廷頓認為任何政治體系的制度化程序都可能根據它的那些統治和程序所具備的適應性、復雜性、自主性和內部協調性來衡量。
■(多選)西方政治發展理論自身存在著局限性:①西方政治發展理論的空想性。②西方學者忽視或故意掩蓋了人類社會政治發展的道路的多樣性。③二戰后大國奉行霸權主義對外政策也是導致發展中國家政治動蕩和矛盾沖突的主要原因,大國之間的爭霸使許多發展中國家成為犧牲品。
■(多選)革命的特征:①革命的目標是奪取和掌握政權。②革命是實現以政治制度變革為核心的整個社會關系的根本改變。③革命通常表現為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斗爭。
■(多選)政治改革的4個特征:
①政治改革的發動者是統治階級中的政治領導集團。②它是有計劃有步驟進行的,體現在政治發展上表現為一種漸進性和連續性的過程。③它是以和平的方式進行的。④它維護現有的政治統治秩序基礎,并不改變政治發展的性質。
■(多選)構建當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理論的三個層次:
①各種政治組織與政權組織之間的關系及其運行制度,它表明代表各階級、階層、各種利益群體的政治組織在政權中的地位與作用。②是政權的組織形式,或稱政體,它體現一個國家如何使用政治權力的權力結構問題。③是政府的機構設置和運行機制。
■(多選)經濟發展決定政治體制改革的進程:
①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決定黨的十三大面對的突出問題是政企分開。
②確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決定黨的十四大面對的突出問題是進行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
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決定黨的十五大提出的突出問題是依法治國。
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決定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突出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⑤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決定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突出問題是社會公平正義。
■(多選)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
①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②實行依法治國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