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學概論精要第十章:政治文化


第十章 政治文化
■(名解)政治文化:是一個國家中的階級、團體和個人,在長期的社會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下形成的某種特定的政治價值觀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為模式。
■(簡答)政治文化的含義:
①政治文化的主體,是同政治活動的主體相一致的,既有團體性的,也有個體性的,既指普通公民,也指政治團體和其他的社會團體。
②政治活動主體的政治態度和政治心理傾向,是歷史與現實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綜合作用的產物。
③政治文化所要揭示的是作為政治活動主體的人與政治體系既政治過程的關系;同時也是政治文化與公民政治行為之間的關系。
④政治文化的內容包括:政治認知、政治感情、政治態度、政治動機、政治意向、政治信念、政治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等內容。
■(簡答)政治文化的特點:①深刻的階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②有其特殊的社會結構性。③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簡答)政治文化的功能:①規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內容。②指導和規范各種政治行為。③影響政治過程。
④維系或變革政治制度。
■(多選)政治文化的類型:
①參與型政治文化與服從型政治文化;②沖突型政治文化、協調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
③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現實型政治文化;④傳統政治文化與現代政治文化。
■(多選)政治文化結構構成:由政治意識形態、政治價值觀、政治心理這三大層次有機組合而成。
■(名解)政治社會化:是政治文化的社會化過程,即一社會中的政治文化通過某種方式而得以傳播、普及和煙熏的過程。
■(重簡)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的關系:
①主導型政治文化對非主導型政治文化的引導和制約。
②培養公民政治文化素質和提高政治能力的手段。
③對反社會型政治文化的抵制和斗爭。
■(多選)政治社會化的途徑與方法:家庭、學校、社會。
■(簡答)堅持我國政治文化研究和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必須遵循的原則:
①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南。
②要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
③要為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為經濟建設服務,要與社會主義政治相適應。
④要與政治體制改革相結合,遵循有利于政治制度不斷完善的原則。
⑤要對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作出科學的分析,堅持兼收并蓄,批判借鑒的原則。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