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西方社會學理論》講義精選(54)


關于研究方法論的問題
與哲學理論不同,社會學家在建立和發展社會學理論時,不僅要重視理論的系統性、統一性、簡明性,而且要對研究方法論有明確的要求和說明。從常理上說,同一種社會學理論,其研究方法論應是相同的。但符號互動主義的情況并非如此。同源于符號互動主義的芝加哥大學與依阿華大學,這兩派的主帥不僅在研究方法論問題上不能統一,而且顯然存在著爭執。這是為什么?此外,為什么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社會科學界曾一度對它們之間的爭執發生興趣?由此引出的問題是:討論這兩學派問的爭執有著怎樣的意義?下面內容是對這些問題的回答。
布魯默的研究方法論
為了研究他所規定的經驗現實――人類社會、團體生活、社會互動,布魯默提出了一種具體的研究模式。其模式分為兩個連續的發展階段:一是“探測”;二是“檢查”。
在第一個階段中,一個研究者首先要以隨意性的方式盡可能地收集各種有關研究對象的資料。比如,要研究某一團體成員問的合作是否科學這一問題,符號互動主義的研究者則必須通過或者觀察、或者訪問、或者自由談話、或者查看各個成員的工作情況,甚至了解他們的工作以外的情況等方式去收集資料。
第二階段是“檢查”資料。按布魯默的要求,檢查工作的重要方法是比較、提問。例如,以收集到的有關那個團體的資料與研究者熟知的其他相關的資料相比,與其他研究者對類似問題如何研究相比等。通過比較即可發現異同,即可加深對研究問題的理解、認識。提問是對研究資料的一種重要“檢查”。所提的問題常是“為什么會這樣,而不是那樣?”“是否,這種行動‘就反映了如此’意義”等等。
在發展理論的形態上,雖然布魯默也強調理論性的概括,但由于他對此僅作了小程度的解說,而沒有在實踐上“現身說法”,因此,在追隨布魯默的學者中,雖然有人接受他的觀點,試圖在分析、解釋的基礎上進行由下而上的理論式概括,但同樣有人認為,在符號互動主義的指導下,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要發展成某種理論,而只強調對發現意義的追求即可。因此,從總體上說,布曾默的研究方法論重視的并不是社會事實,而是事實后面的意義(mean噸)。
庫恩的研究方法論
阿依華大學符號互動主義的創建人是M?庫恩,其陣地是《社會學季刊》。與布魯默的符號互動主義相比,庫恩的符號互動主義更容易被人理解。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說。庫恩的符號互動主義不是一種社會理論,而是一種關于米櫧的社會行為主義如何研究的方法論。
總體上,庫思在理論上同意米德有關人的社會行為的學說;同意人的行動是自我與社會間互動的結果。但在實證主義的哲學思想及其方法論的影響下,他堅持經驗科學的要旨是研究數據要客觀;研究程序要經濟而又合乎理性;研究的結果不僅要能接受測試性的檢驗,而且要能經受其他研究者的批判,研究的結果要易于用之于實踐。因此。庫恩關于“自我”理論曲解釋雖受米德思想的影響,但又不是全盤接受,而是取其認為合理的部分內容,給予再解釋。例如,在他看來,作為研究對象的“自我(叫1)”并不是什么由生理性的沖動與社會性的理智、或者由“主我―客我”間的合成關系所構成,而只能是“客我(me)”,因為人的行為如同人的角色一樣,總是社會性的,總是因“他人”的限制而被決定了的。現實的條件決定了人的自我,而自我又決定了人的行動。
因此,社會學家所研究的對象雖然在理論上可以說是“符號性的互動”,但在研究中,這種互動應排除“非經驗性的主我”因素。他相信,如果視自我就是客我,那么。通過對客我的研究也就可以知道自我了,同樣,研究者也就可以預測將可能出現的某種行動。因此,對庫思以及追隨這一學說的研究者來說,重要的問題不是如何去發現行動之后的“意義”,而是如何科學地操作概念的意義,如何使有意義的研究資料數量化,并使如此研究具有一個“標準化了的、客觀的以及可依靠的測量程序”。?‘
M?庫思身體力行。以他的研究實踐來證實他關于如何研究自我的理論。他精心設計的關于“研究自我”的TsT方法(即測試“自我”的21個問題),就是把有關自我的概念靜態化、數量化,以便利于可測試性的經驗研究。此種研究模式及其方法,一度曾對美國的社會學家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此。當他在總結阿依華學派對符號互動主義的貢獻時,他認為最大的貢獻是“能被操作和有效地運用”。
分歧的原因及其分析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以上扼要地陳述了這兩個學派在研究方法論方面的不同要求。然而,既然不同很明顯,那又為何引起美國學者一度對此問題的熱衷討論呢?這是因為,無論是從學術還是從研究實踐上都是有意義的,其意義可以由下面的三個問題得以體現。
其一,這兩派中誰繼承了米櫧的傳統。其二,如果兩派都是,那么,為什么會出現研究方法論方面的差異。其三,美國學者對此問題的討論,除“其一和其二”問題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原因。
關于第一個問題,美國學者對此并沒有形成統一觀點,如有的學者認為,布魯默的符號互動主義就其理論而言,本質上沿襲了米德的思想傳統,“換句話說,米德一布魯默的發展線索代表了純粹的符號互動主義的遺產。‘然而也有人認為,布魯默在方法論問題上并不同于米德,因為米德的方法論是強調社會行為的客觀性方面,因此,那種視”布魯默思想為正統“的說法是一種誤導。’顯然,這些學者間的觀點是對立的。但事實上,這些評論家之所以形成了不一致觀點,那是因為彼此所關注的并不是同一個問題:有的注重理論思想,有的重視研究方法論。對此,現在的眾多學者都認為,僅從信仰符號互動主義的要義來說,這兩個學派都從屬于米德的傳統,無正統與非正統之分,因此都可被視為符號互動主義學派。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