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西方社會學理論》講義精選(37)
總之、這些功能主義者都把文化或社會看做一個有機的整體,認為構成整體的各部分都發揮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以維持統一整體的存在。這種系統整體現,顯然也受到了現代自然科學,尤其是生物學的影響。
小結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作為一種方法論的功能主義起源于以下幾個人物
(1)孔德及斯賓塞的思想。孔德在《社會靜力學》中把社會有機體比喻為生物有機體,用細胞、器官、組織來表示家庭、階層、社會城市國家。認為,既然生物有機體是由組織、器官和細胞構成,那么,相應地社會有機體則由城市、階層和家庭構成,它們之間應當是一一對應關系。斯賓塞也持有類似的觀點。
(2)迪爾凱姆關于社會整合以及社會有機團結的思想。迪爾凱姆認為,社會組織的存在僅僅是為了滿足某種特定的社會需要,即特定的功能需要。所以,在解釋社會組織、社會事實時還要揭示其功能。
(3)布朗的思想。在《安達曼群島島民》一書中,布朗認為,一切制度或習俗以及信仰等等,都是由于它們對整個社會有獨特的功能,即:對外能夠適應環境,對內能夠調節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因此,研究社會文化現象就是要研究其意義和功能。但是,“任何文化都是一個整合的統一體,在這個統一體中,每個元素都有與整體相聯系的確定功能。”
(4)馬林諾夫斯基的思想。馬林諾夫斯基認為,任何社會系統都有三個層次:生物學層次、社會學層次以及符號性層次。各個層次如果在生理上健康、結構上完善以及文化上統一的話,那么,各個層次就相互依存而不可代替。
2、基本方法
(1)是強調系統優于它的組成部分,系統的功能大于各組成部分的功能總和。功能分析著重探討部分對于系統的維持或解體作用;
(2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聯系,一部分正常運轉必然以另一部分正常運轉為條件;
(3)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有一種功能,或者是積極的,有助于系統的運作;或者是消極的,造成系統的解體或變遷。所以,宗教就是緩解社會組織中存在的緊張情緒,而亂倫禁忌旨在控制性接觸,防止身份混亂。
(4)每個社會都是一個自我調節、相對穩定的結構體系,也就是功能一體的。如果一個系統要想生存或維持下去,必須滿足某種功能。反之,則會導致系統的崩潰。功能主義認為,下列因素會導致社會系統的維持:
一是社會角色分化;二是共享的認知途徑;三是情感的交流;四是對社會越軌行為的有效控制
(5)下列幾個因素促使社會系統的解體:
一是系統內部成員的離散,或者有機體的衰亡; 二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三是成員的態度很漠然,個人不再努力;四是社會被另一個社會所吞并
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義
對前人思想的批判
反思和批判以往的社會學理論,帕森斯重點檢討與反思了功利主義、實證主義以及唯意志論思想。
(1)批判了功利主義思想。帕森斯認為,功利主義包含著人類自覺追求私利的個人概念,因而體現著一種強大的行動動力。但是,功利主義中原子論的社會觀、分散的目的觀以及過分的理想性,都無法解釋為什么自利的個體會形成有秩序的集體或社會?也就是說為什么要用社會秩序來控制個人行動。
(2)批判了實證主義思想。實證主義把人的行為歸結為生理的、心理的、遺傳的、地理的以及社會的因素,但是,它不能為行動者主觀的、有選擇的、隨意的以及有目的的行動留有余地。也就是說以個人的主觀行動為依據無法解釋社會的目的性活動。
(3)批判了唯意志主義思想。唯意志主義也是沒有真理性的。因為這種理論也沒有能夠對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作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因為它們只能將行動者的行為差異歸結為觀念和文化的決定作用。但這往往是狹隘的。
社會行動理論
帕森斯在批判前人的基礎上指出,我們的興趣不在于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聯系,而在于行動者與情境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包含了行動者、目標手段、情境及規范限定等四種要素,從而構成了一個“單位行動”或者叫“單元行動”。
1、繼承韋伯的思想,帕森斯認為,社會行動首先是具有主觀性的個人行動,因此,個人行動就構成了社會行動的基本單元。單元行動則是社會行動的基礎。
2、帕森斯認為,在行動者的行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行動者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行動者與情境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主要包括行動者、目標、情境以及規范或限定等四種要素,從而構成了一個單元行動。單元行動是社會行動的基礎。
一是行動者。為了實現各自不同目標的主體。行動者本人必須有知識,必須有實現自身目標的沖動、需要或欲望。
二是目標。這是行動者行動的理由和動力,它指向行動者的未來。
三是情境。行動者實現個人目標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個人無法控制的情境以及個人可以控制的情境因素。帕森斯認為,情境非常重要,因為它是行動者實現目標的限定。帕森斯舉例說:如果一個人視力不好,那么就無法成為飛行員,視力不好成為一個無法控制的情境。一個信仰天主教的醫生,即使有機會讓他選擇,他也不會去學墮胎手術,這個就是可以控制的情境。
四是規范或限定。規范本身就是一種限定,它制約著行動者的思想和行為傾向,影響行動者的行動。帕森斯舉例說,在斯巴達,一個戰士不是凱旋而歸就是戰死疆場,很少有茍且偷生的選擇。
最新資訊
- 備考2026年4月自學考試!這些真題及題庫早早收藏【免費領取】2025-11-07
- 考前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歷年高頻考點2025-10-24
- 抓緊背!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習概》名詞解釋、簡答題高頻考點匯總2025-10-20
- 考前背誦!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沖分資料,速領2025-10-14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全專業【沖刺必刷100題】,高頻考點覆蓋2025-10-13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題型發布!各專業簡答題、論述題考什么?2025-10-12
- 備考重點!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高頻考點+必刷100題2025-10-10
- 2025年10月自考《美學》高頻考點匯總:名詞解釋+簡答題2025-10-09
- 考前復習: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馬原》高頻考點+歷年真題2025-10-07
- 提前發布!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答題卡樣式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