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18)


人類領地性的功能:
①保護、調整私密性。(動物沒有私密性)
人類領地行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私密性的保護和調理。個體能夠擁有一個可以調節私密性和自由控制支配的地方,對維持身心健康和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個體發現自己沒有能力維護自己的領地,可能產生壓力和其他嚴重的心理問題。領地性強的人對未經允許入侵的人極為敏感,以致于他們對門鈴的反應要更快。
②組織功能(動物沒有)與動物不同,人類領地性的主要功能不在于維持生存,更多地表現出來的是組織的作用。這里的組織是多方面的,包括組織日常生活,使生活可預測、有條理和更穩定;提供穩定的社會組織,維持和發展社會組織;此外,領地還是地位的象征。對群體而言,人類的領地性行為也有與動物領地性行為相同的一個作用,就是社會組織功能。
③人類領地性的優先居住效應。它類似于動物減少沖突的防衛功能。在體育比賽上也體現出優先居住效應,它可以稱為“主場優勢”,在自己的運動場或國家進行比賽,要比在其他地方比賽發揮更好,在主場贏的機會更多。因為在自己的領地內會更自信。
3、區別:領地性對人類和動物的作用不盡相同,在動物主要是關系到生存和繁殖;在人類,主要是組織的功能,當然,它還能增加個體的安全感。除了領地性,個體還有個人空間和私密性的需求。
個人空間與領地的區別:
名詞-個人空間:是指圍繞在我們周圍的,不見邊界的、不容他人侵犯,隨我們移動而移動,并依據情境擴大和縮小的領域。
區別: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個人空間領地
是無形的、是可見的
不見邊界的劃分好的
可移動的、相對靜止
以個人為中心的以家為中心或居住地為中心
調整與自己進行交互對象的遠近距離;調整與自己進行交互作用對象是誰。)
論述是怎樣劃分人際距離的?
霍爾對美國中產階級白人進行了觀察,得出人在社會交往中有四種距離:
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眾距離
⑴在0―45厘米的范圍內稱為親密距離。(在這個距離,雙方都能清楚地看到對方的面部。這種空間距離只出現在特殊關系的人之間,如父母與子女、夫妻、戀人。對關系親密的人來說,這個距離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氣味和體溫等信息。)
⑵個人距離的范圍大約在45―120厘米之間,(這個距離通常是與朋友交談或日常同事間接觸的空間距離。嗅覺和細微的視覺線索減少,但雙方的接觸還是有的。)
⑶社交距離分為近距離社交距離和遠距離社交距離。較近的社交距離是1.20―2.10米,多出現在非正式的個人交往中,如談判和商業接待中多是這種距離。較遠的社交距離為1.20―3.60米,一般正式的公務性接觸中是這種距離。
⑷公眾距離的范圍是在3.60―7.60米間,(它屬于人際接觸中的正式距離。處于該距離的人,可以容易地采取躲避或防衛行為。它多出現在陌生人之間,或正規場合,通常公眾距離為單向溝通時采用。)
3.個人空間具有哪些功能?
⑴有關理論的解釋
(應激理論認為,個人空間的維持是為了避免各種過于親密的接觸導致的應激狀態。喚醒理論則認為當個人空間不能滿足需要時,人們的某些體驗被喚醒,對個人空間大小的忍受程度,決定了個體做出何種反應。行為局限理論認為,個人空間是維持和保護個體周圍有一定的空間范圍,以獲得行為的自由。)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