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二)”復習筆記(南宋)


1.簡述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李清照繼承婉約詞風而能更進一步,取得了超越前人的藝術造詣。
首先,她的詞從題材到風格形成了以婉約柔媚為主的女性化特點,展現了一個在那個時代十分特殊的知識女性的心靈世界。
其次,她的詞能集雅俗于一體,將極精美雅致的畫面于極通俗真切的情事結合在一起。另外,她的語言既充分發揮了婉約詞家精于修辭、造句精巧的特點,又往往貼切生動地化用口語,比喻的驚奇,鋪敘的自然,都令讀者嘆服。如她晚年代表作《聲聲慢》,將“物是人非”等具體情事完全隱去,而集中描寫“愁”的過程、情態本身;通過如實地鋪敘景物,真實展露詞人孤獨寂寞、凄涼無奈的精神狀態;一連串的反詰句式,在絕望中卻透露出作者一貫的剛強性格‘起首連用十四疊字,更被譽為“公孫大娘舞劍手”。正是由于李清照豐富的情感和杰出的文采,使她的詞達到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無怪乎后人稱“婉約以易安為宗”。
2.簡述楊成齋體的特點
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稱楊萬里的寫景方面的詩為“楊成齋體”。
楊成齋體的特點首先是,善于以詩人的獨特眼光發現和捕捉事物的生動形象,同是賦物寫景,詩人抓住在瞬間打動詩人的生動形象,讓它保持全部的新鮮感呈現在讀者面前。如《曉行望云山》,描寫的是自己的新鮮感覺,展現的是詩人的心靈世界。
其次是語言幽默,詼諧灑脫,處處展露出詩人的透脫胸襟。詩人雖觸而發,在適當的情景中巧生聯想,揭發習慣的可笑,揭示某些生活哲理,流露出詩人的涵養和卓識。如《戲筆》似是嘲笑天公的吝嗇和自己的貧窮,其實透露出詩人為性情怡悅于自然而感到的快樂,表現了詩人樂觀灑脫的人生態度。
另外,語言通俗生動,大量化用口語俚語入詩。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這種語言風格是詩人對自然真趣的一種追求。
詩人將描寫題材局限于自然景物,過于追求輕巧新奇,是詩境流于瑣細,思想不深,語言有時不善揀擇,“粗頭亂服”,這些不足之處與詩人楊成齋體體現出的“真處”、“性靈”相比,畢竟是璧中之瑕。
3.論述陸游詩歌的藝術特色
陸游在南宋諸位詩人中,詩的境界顯得最為開闊,風格最為多樣,語言運用也最為自如。
首先,想象豐富,氣勢豪壯,是陸游詩最鮮明的特色。他常常運用幻想、夸張等手法,突破現實環境的束縛,使詩歌境界變得空前闊大。如他的記夢詩,便大量溶入了唐代邊塞詩歌的意象、情節,在南宋的殘山剩水之外為人為展現了遼闊中國的壯麗特色,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感,他的豪壯氣概更充分地體現在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如《金錯刀行》,在與茍安現實相對立中,這個自我形象往往浸透著李白那種狂放精神,在抒發壯志未酬的悲哀時,詩人的詠嘆又往往具有杜詩沉郁蒼涼、宏闊深沉的格調,如《書憤》。
其次,觀察入微、描寫入畫,是陸游詩的有一特色。他善于隨時隨地從自然和生活中汲取詩材,許多描寫日常生活的作品記敘細膩,寫景清新,筆調圓勻,如“傍水風林鶯語語,慢園煙草蝶飛飛,”描寫既精細又自然,“明白如畫,然淺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劉熙載《藝概》)。
再次,精于錘煉,巧于裁剪。陸游詩思既多,又富才情,而且不忘錘煉,“使事必切,屬對必工”,“對仗工整,使事熨帖,當時無與比埒,”如“青山是處可埋骨,白發向人羞折腰。”
另外,陸游詩風格多樣,內容豐富,取法活泛,也是他的詩重要特點。朱熹、姜夔、方回、羅大經等人對此評價很高。
總之,陸游詩可以說是南宋最有成就的偉大詩人,但在藝術上繼承的成分仍較多,獨創革新的努力尚嫌不夠。
4.簡述陸游詩中的自我形象
陸游在詩歌中充分塑造了豪壯高大的自我形象。如《金錯刀行》,詩人借詠刀而言志,將自我形象塑造得十分高大。在與茍安現實相對立中,這個自我形象往往浸透著李白那種狂放精神,如《長歌行》,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與李白同樣具有的狂放精神。在抒發壯志未酬的悲哀時,詩人的詠嘆又往往具有杜詩沉郁蒼涼、宏闊深沉的格調,讀《書憤》,眼前浮現出雖罷職被黜,但回憶戰斗經歷,仍壯心不已的老英雄形象,使讀者感到詩人一種沉郁蒼涼而不消沉的深厚的情感。
5.論述辛詞的藝術風格
辛詞在藝術上繼承總結蘇軾豪放詞、南宋愛國詞的傳統,并廣泛學習借鑒其他詞風、其他詞人的成就,使其詞境也變幻多姿、空前豐富。具體而言,詞境的豐富又包括風格的豐富和手法的豐富。
首先,辛詞最主要的風格,是由其內在英雄氣概決定的豪放風格。辛詞的豪,一方面更為沉著,更具實在內涵;另一方面則更為恣肆,更加不受拘束。如寫自己隱居出的山:“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沁園春》)他更善于運用記夢、游仙、問天等手法,表現自己的不羈情懷,展示精神世界的升騰。又由豪放轉入深沉,使辛詞具有一種特有的意味和韌勁,如寫他追述金兵入侵歷史、抒寫家國的詞作《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不過短短八句,借助由山、水形象組成的深遠動人的詞境,抒發了作者對歷史現實深沉的情感,而又帶有婉約詞意味蘊藉的特點。運用婉約的風格而寓以“傷人心別有懷抱”,是辛棄疾的另一擅長。如詞境深婉的《青玉案。元夕》。辛詞更善于借婉約的故事寫政治的哀怨,為柔媚之詞注入骨氣,如《摸魚兒》表面寫《長門賦》的故事,實際上表達的是作者對當國者的怨恨和希冀,作者賦予這個題材本身以更深刻的含義,而在運用婉約的形象、語言也達到了很高的造詣,所寫的“宮怨”故事本身也非常哀婉動人。
其次,諧謔和反諷,是辛詞另一種特殊風格。辛棄疾以詞抒寫牢騷,諧謔中透露狷狂,冷眼反語,自嘲嘲世,嬉笑咳唾皆成文章,使滑稽詞一改舊觀。如《西江月。遣興》生動刻畫了詩人的狂態、醉態,“信著全無是處”的反語其實暗示了現實本身的荒謬。(藝術手法見P141-142,過對此題語焉不詳,故從略)
6.簡述姜夔詞與周邦彥詞、吳文英詞的區別
姜夔的詞承續北宋周邦彥一派,十分講究音韻格律,然而姜夔的詞風又于周邦彥明顯不同,不再像周詞那樣講求章法鋪敘,詞意密麗,而是追求意境幽遠,情感杳渺。這種意境被張彥《詞源》許為“清空”,即詞的意境清冷幽僻,多從虛處著筆,旁衍側應,很少直白抒情,借助暗示、聯想和意境的渲染感動讀者。這種作詞法使姜詞十分含蓄蘊藉,近于風雅興寄之體。
吳文英在藝術表現上也很注重音律,講求雅致,但他的詞風又與姜夔明顯不同,他不是避實就虛,將真實情感遮蔽起來,而是拋開一般的記事鋪敘,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常常運用夢境,并多用指代、象喻,艷字麗詞,意象詞語的組織也常常出人意表。這些表現方式與詞的深摯內容結合起來,收到了特殊的藝術效果。如描寫戀愛經歷的長篇《鶯啼序》。張炎在《詞源》中稱吳文英詞為“質實”,以與姜夔的“清空”相比,并批評他“凝澀晦昧”,“如七寶樓臺,眩人眼目,碎拆下來,不成片斷?!?/P>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贾攸c,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