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自學考試 > 自學考試備考資料 > 2012年自考“民事訴訟法”復習筆記(1)

2012年自考“民事訴訟法”復習筆記(1)

更新時間:2011-12-11 17:35:51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第一章 民事訴訟法概述$lesson$

  概述:

  民事訴訟法是與民法密切相關的部門法,在民法中,民法會告訴我們每一個社會成員有什么民事權利,要承擔的民事義務。民事訴訟法告訴我們當民事權利發生侵犯時,可以通過什么的途徑,用什么樣的方法向人民法院討回公道。民事訴訟法通俗來說就是一門打官司的學問,它告訴人們應當怎么樣尋找法院,應當如何起訴,應當如何在法庭上進行辯論,應當如何向法官提供證據。如果一個人有一定的民事權利,如果不知道應當如何運用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法律所賦予他的權利很可能會落空。

  比如,在一個小鎮上,賭博的風氣很盛行,有一個人甲跟他的朋友用打臺球的方式賭博,賭完這后,當晚輸了1萬元人民幣,于是給賭友寫了欠條,欠1萬元人民幣。后來,賭友拿著借條,向他要賭款,但是他沒有錢還,賭友拿欠條到當地的法院起訴他,要求償還欠款。甲的朋友告訴他說,賭債是一種非法債務,法院是不會支持的,于是他很放心。在開庭當天,甲跟法官說:“1萬元是賭資,我不用償還,請你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法官聽完后,問他:“1萬元是賭資,有沒有證據來證明這1萬元是賭資呢?”。甲在法庭上并沒有向法官提出任何的證據,于是最后法官判決,由于原告已經提供了一張欠條作為證據,證明被告欠錢。而被告則沒有向法庭提供任何的證據來證明這1萬元是賭債,所以最后判決被告敗訴,甲應當向原告償還欠款1萬元。

  其實,在這個案子當中,甲所欠的賭友的1萬元,確實是一筆賭債,根據國家民法規定賭債確實是非法債務。甲不應當向賭友償還1萬元,但是由于甲忽略了程序的規定而導致了他背上了一筆不應該承擔的債務。因此,我們在學完了民法之后,必須要掌握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才能在確切的享有權利的基礎上,通過程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一節 民事糾紛與民事訴訟

  一、民事訴訟產生的原因??民事糾紛

  1.民事糾紛的概念與特征

  (1)民事糾紛的概念: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法律糾紛。

  三種形態:A.法律有明確規定,但一些當事人不自覺履行法律的義務,如生產廠家****假冒偽劣產品給消費者造成損害而不愿意承擔賠償責任。 B.法律有明確規定,但各方當事人理解不一致,如深夜唱卡拉OK,一方認為是自己的正常活動,而對方認為侵擾自己的學習和休息。C.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以致各方當事人對自己的權利義務不明確,如電視臺插播電視廣告是否損害觀眾的合法權益等。

  (2)民事糾紛的特征:

  A.主體的平等性;

  平等性是指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之間并不存在一種相互管理、相互服從的一種隸屬關系,他們之間是一種橫向平等關系。行政糾紛的主體是一種服從與管理的關系,是一種縱向的隸屬關系。在考察他們的地位是否平等的時候,不要光看主體之間的身份如何,而是要看某一行為,雙方之間的地位如何。

  B.內容是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具體來講是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利的爭議;只有圍繞著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而發生的爭議,才能夠稱為一種民事爭議。

  C.民事糾紛的可處分性。

  可處分性是指民事糾紛最終如何來解決,當事人之間是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志來決定的。比如,甲借給乙100元,乙不還錢給甲,于是甲乙之間圍繞著100元是否應該償還就產生了糾紛,最終100元是還還是不還雙方當事人經過充分協商之間后,可以對這個問題做出自由的處分。但是,行政糾紛和刑事糾紛沒有可處分性可言。

  有一故事,在山村中,王某和李某談戀愛,相戀很久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一天晚上,王某侵犯了李某,李某將事情告訴其父親。李某的父親告發了王某,告發之后,李某的父親和李某都后悔了,在雙方家長談論之后,讓他們結婚。婚后小兩口生活美滿,后來王某被公安機關抓走了,判決有期徒刑3年。判決之后,李某和其父親多次到公安機關說不告了,但是公安機關明確的告訴其父女說,這是刑事糾紛,這是刑事案件,最終應當怎么樣處理受害人是不能夠說了算的。這個故事說明刑事糾紛跟民事糾紛不同。民事糾紛具有可處分性,刑事處分不具有可處分性。一旦刑事糾紛發生之后,最終怎么處理要根據刑法規定來進行。

  2.民事糾紛的存在對社會的影響:既有推動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又有影響社會穩定的消極作用。從長遠看民事糾紛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因為,人類社會正是在不斷的發現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來不斷的進步的。有了民事糾紛的存在,立法機關就能夠知道社會的矛盾的所在,通過發現糾紛與解決糾紛我們的社會就能夠不斷的向更加文明更加先進,更加法制的程度來邁進。從短暫的時間來講,民事糾紛會對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假如,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糾紛,這些人是不能夠安心的工作,每天只想著如何來解決糾紛。

  二、糾紛解決的各種方法:

  1.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兩種方法。優點:成本低廉、迅捷;缺點:可能損害社會秩序,因此受到嚴格的限制,不能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

  2.社會救濟:主要指調解和仲裁兩種方法。優點:成本低廉、迅捷、不傷和氣;缺點:社會救濟組織是民間組織,缺乏國家強制力的保障。

  3.公力救濟:民事訴訟。具有國家強制力的保障,是民事糾紛解決的最終手段,也是最權威,最強有力的手段。

  總結:民事糾紛解決的四種方法??和解、調解、仲裁、訴訟。

  三、民事訴訟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訴訟的概念:是指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

  2.民事訴訟的特征:P6(注意可能出現簡答題)

  四、民事訴訟法律關系

  1.概念:是民事訴訟法律、法規所調整的法院與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當事人之間以及當事人同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存在的,以訴訟權利義務為內容的具體的社會關系。

  一方面說,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指法院與當事人之間所產生的關系,而當事人與當事人之間并沒有一種直接的聯系。這種審判的方式叫做究問式審判方式。是法院分別與原、被告發生關系,所以叫做一方面說。也就是說民事法律關系只體現了法院同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沒有體現當事人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2.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構成:

  (1)當事人與法院之間的關系:審判法律關系。體現了法院對整個審判程序的控制。

  (2)當事人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爭訟法律關系。體現了當事人與當事人之間的對抗。

  3.兩種關系之間的關系

  爭訟法律關系是當事人之間的對抗,為法官裁判案件提供基礎;審判法律關系體現了法官對審判程序的控制,是在當事人對抗的基礎上的裁判過程。爭訟法律關系是審判法律關系的基礎,審判法律關系是對爭訟法律關系的指導和監督。兩種法律關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就產生了一個比較公正的審判結果。

?2012年高教自考網絡輔導課程招生簡章

?2012年上半年各地自學考試報名匯總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自學考試博客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自學考試資格查詢

自學考試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自學考試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