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考生考研認識你的新對手
我從2007年年底開始復習考研,在2008年報考了研究生。雖然考上的并非名校,但自考生考研的辛苦,想必只有考過的人清楚。考研成功后,我最深的一點感觸就是:想征服你的“新對手”――研考,就要對它有清晰的認識。$lesson$
從自考大軍中脫穎而出的自考畢業生,都可謂考場上的佼佼者,因而在很多學校的研究生考試筆試階段,自考生所獲得的成績可能高過不少本科院校畢業的競爭者,但這絕不意味著自考生考研就具有優勢。經歷幾十場國家級考試,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考試經驗,考場上可以從容不迫,但研究生考試的性質與自考還有很多不同。有些考生朋友自考時順風順水,逢考必過,考研時成績卻一塌糊涂,不是因為沒有好好復習,而是沒有認清考研和自考的區別。
研考與自考的性質在某種程度上有一種雙向的錯位。考研是選拔性考試,比的是誰分高,自考是水平考試,及格“萬歲”。自考側重對大綱的掌握程度,考一門忘一門并不影響后面的考試;研考考的是對于整個專業知識體系的系統掌握程度。
面對陌生的研考,自考生完全不必手足無措。考試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只要將學習自考課程的方法稍加改進,就能有效應對研考。研考專業課的題目都很靈活,有時天馬行空的答案能得很高的分數,但這種答題方法并不適合我們自考生。而另一種答題方法,我稱為“掉書袋”,即用來自教材的話語來答題,雖然這樣的答題方式評卷者未必愛看,但也挑不出什么漏洞,沒有扣分的理由。這樣的答題方法看似與自考相似,區別就在于,研考題目不會像自考那么直白,答題的關鍵不在于書背得熟,而是知道題目問的是什么。因此,自考生考研復習教材的方法,不能再僅限于“劃重點”了,況且研考并無“重點”,而是要把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乃至注釋全部吃透。研考對于教材整體性掌握的要求要高于自考。這要求考生復習多門課程時要勾連起它們之間的相關性。
研考的復習資料比較散亂,復習時首先要以報考校的指定教材為主,如找來報考學校某些課程的講義或課題筆記,往往能讓復習事半功倍,當然,往年研考試題的重要性不在話下。這些資料網上可以搜到,也可以從該校考研過來人手中弄到。
最新資訊
- 考試中!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題型答題規范+高分技巧速看2025-10-25
- 提前避坑!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閱卷規則梳理,附答題模板2025-10-24
- 緊急補救!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遇到不會的文字題,怎么辦?2025-10-23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考試安排+答題技巧(附模板)2025-10-23
- 10月25日自考開考!這些答題規范不注意,可能零分2025-10-23
- 3天后開考!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高頻考點+歷年真題再看一遍2025-10-22
- 考前提分!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論述題答題技巧+萬能模板2025-10-21
- 考前速看!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語言學概論》名詞解釋、簡答題高頻考點2025-10-21
- 提分必看!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大題預測+高頻真題整理2025-10-20
- 免費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英語二》答題+作文模板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