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考《政治經濟學》第十九章簡答論述題


第十九章 社會主義經濟運行中的宏觀調控
1、為什么社會主義條件下要加強宏觀調控?(我國為什么要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
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的客觀必然性:
(1)宏觀調控是社會化大生產協調發展的需要。
(2)宏觀調控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需要。
(3)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需要。
(4)宏觀調控是協調宏觀與微觀經濟運行的需要。
2、我國政府具有那些經濟職能?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政府作為國有資產所有者的。
(2)政府作為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督者所具有的職能。
(3)政府作為國民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者所具有的職能。
3、我國轉變政府經濟職能的必要性和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轉變政府經濟職能的基本原則是:“政企分開,宏觀管住,微觀放開”。
4、轉變我國政府經濟職能的途徑是什么?
(1)轉變政府經濟職能的根本途徑,是實行政企分開。切實把政府的經濟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
(2)政府的經濟職能要從直接調控為主轉向間接調控為主;從管理微觀經濟運行為主轉向管理宏觀經濟運行為主;從管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主轉向培育、組織和管理市場為主;從分錢、分物、批項目、定指標為主轉向規劃、協調、監督、服務為主;從運用行政手段為主轉向運用經濟手段和經濟政策為主;從部門管理為主轉向行業管理為主。
5、我國宏觀調控體系的內容是什么?
社會主義國家的宏觀調控體系包括宏觀調控任務和目標、宏觀調控方式、宏觀調控手段、宏觀調控政策等。宏觀調控過程,實質上是一個運用適當的調節方式和手段,采取有效的經濟政策,使社會總體經濟協調有序運行,并對分散的微觀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和引導,促使宏觀調控任務和目標實現的過程。
6、我國宏觀調控的任務和目標是什么?
(1)社會主義經濟運行中宏觀調控的基本任務,就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和促進經濟結構優化。
(2)宏觀調控目標是與宏觀調控任務直接相關的。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快速增長,增加和擴大就業,保持物價基本穩定,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7、供需總量平衡的與供需結構關系是怎樣的?
供需總量平衡和供需結構平衡是互相聯系,彼此制約的。
(1)總量平衡是結構平衡的前提。只有在供需總量基本平衡的條件下,才能保持正常的市場秩序、基本穩定的價格和良好的市場供銷環境,從而才有可能從資金、物資、技術等方面,有力地促進供需結構的調整與合理化。
(2)結構平衡是總量平衡的基礎。只有在供需結構平衡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避免某些短線產品供不應求的同時,又存在著某些長線產品的供過于求,從而才能有利于實現與供需結構平衡相統一的供需總量平衡。
8、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保持和如何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通過宏觀調控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第一,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是保持國民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的最重要的平衡,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必要條件。
第二,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有利于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和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第三,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有利于發揮市場機制的功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9、我國現階段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途徑是什么?
我國應通過宏觀調控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有效供給的增長,并防止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的膨脹或不足。
(2)調整經濟結構,促進供需結構。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3)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疏通商品流通渠道,有效調節供需關系,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10、怎樣理解我國宏觀調控任務所要實現的經濟結構優化?
(1)經濟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之間,社會再生產各個環節之間,以及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構成及其相互關系。
(2)社會主義宏觀調控任務所要實現的經濟結構優化,是優化國民經濟運行結構,主要是優化部門結構或產業結構、地區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等以便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協調增長。
11、我國在宏觀調控中為什么要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1)國際收支是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收入和支出。我國要通過宏觀調控,盡量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以有利于幣值和物價的基本穩定,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的發展。
(2)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運行中,國際收支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中無論出現順差還是逆差,都需高度重視。國際收支順差,有利于增加外匯儲備,穩定幣值,加強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但大量的外匯儲備需要使之發揮經濟效益,防止資金積壓呆滯。而國際收支逆差則會減少外匯儲備,影響幣值和物價穩定,使投資環境惡化,削弱對金融風險的抵抗能力。
12、為什么宏觀調控方式要以間接調控為主?
(1)間接調控是國家運用經濟手段和指導性計劃,通過市場機制和市場信號,從經濟利益上影響和引導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而進行的調控。
(2)實行間接調控為主的原因:①在我國傳統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的宏觀調控主要采取直接調控方式。這種調控方式下,(缺陷)一是國家直接掌握企業的決策權,企業缺乏自主權。二是忽視市場機制,不能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②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國家宏觀調控方式必須進行市場取向的改革,即由直接調控為主轉向間接調控為主,使宏觀調控在市場調節基礎上進行。
(3)宏觀調控方式以間接調控為主,并不排斥和否定必要的直接調控。宏觀直接調控方式具有約束性、速效性特點。直接調控必須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適應市場經濟下企業經濟條件運行的特點。
13、我國宏觀調控的手段是什么?
(1)經濟調控手段
(2)法律調控手段
(3)計劃調控手段
(4)行政調控手段
14、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有什么作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直接調控有兩方面作用,
一是對經濟總量和宏觀資源配置的調控,在調整產業結構、選擇增長速度、實施重點建設、克服薄弱環節等方面,仍需發揮宏觀直接調控的作用;
二是對關系國計民生的某些骨干基礎企業,必要時可采取一定的直接調控,以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實現總供需的平衡。
15、經濟杠桿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和特點是什么?
(1)運用經濟杠桿的必要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宏觀間接調控,就是國家運用各種經濟杠桿來調節經濟運行,從經濟利益上影響和引導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
(2)經濟杠桿體系的作用。經濟杠桿主要有價格、稅收、信貸、利率、工資、獎金等,形成經濟杠桿體系,它具有調節、核算、分配、監督等多方面的功能。
(3)經濟杠桿作用的特點:經濟杠桿之所以能夠從宏觀上調節經濟的運行,關鍵在于各種經濟杠桿都是經濟利益的調節者,它們的作用結果都從不同的方面影響著企業的經濟利益。
16、在宏觀調控中應如何利用經濟杠桿?
社會主義的宏觀調控,既要根據各個經濟杠桿的特點分別加以利用,又要使各種經濟杠桿協調配合,綜合加以利用,以便對調節經濟運行發揮最佳效果。在綜合利用經濟杠桿過程中:
(1)應利用經濟杠桿的整體性,就是使各種經濟杠桿的作用相互促進、相互配合。
(2)應利用經濟杠桿的互補性,需要利用各種經濟杠桿的特殊功能,互相加以補充,以達到總體調控的效果。
(3)應利用經濟杠桿的選擇性,就是根據各種經濟杠桿的特殊功能,有選擇地加以靈活利用,使之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17、宏觀調控中計劃手段的必要性、功能和運行方式是怎樣的?
(1)計劃是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計劃手段來快調再生產的各種比例關系,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產業結構,這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客觀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證宏觀調控任務和目標的實現,彌補市場調節缺陷的重要手段。
(2)計劃調控的主要功能是從宏觀總體上保持供需總量的平衡,實現國民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在全社會范圍內對資源配置進行調控,動員和集中必要財力、物力和人力,進行重點投資,建設重大項目,合理調整產業結構;通過收入分配的宏觀調節,保持社會公平分配和提高經濟效率。
(3)計劃調節手段是通過國家所制定的長期、中期和短期經濟計劃,對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進行調控,并以指導性的間接計劃管理為主,計劃是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是粗線條和有彈性的。
18、綜合平衡的基本任務和內容是什么?
(1)綜合平衡是指在國民經濟宏觀管理和計劃工作中,使國民經濟的各種基本比例關系保持相對平衡,以促使國民經濟協調地較快發展的基本方法。
(2)綜合平衡的基本任務是保持符合客觀經濟規律要求和社會需要的最優比例,這種最優比例就是能夠實現優化資源配置、具有最佳宏觀經濟效益和較快增長速度的比例。
(3)綜合平衡的具體內容集中表現為財政平衡、信貸平衡、物資平衡和外匯平衡……這些方面實現了平衡,就為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奠定了基礎,從而為實現國民經濟既快又好地發展創造了前提。
19、宏觀調控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1)財政政策。財政政策是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的重要政策,它是由財政收入、財政支出、預算平衡、國家債務等方面的政策所構成的財政政策體系。按照財政政策在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方面的各種功能,財政政策可具體分為平衡財政政策、緊縮財政政策、赤字財政政策三種類型。
(2)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是為實現宏觀調控而由國家制定的關于貨幣供應和貨幣流通組織管理的政策,它是由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所構成的。根據貨幣政策在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方面的各種功能,貨幣政策可分為均衡貨幣政策、擴張貨幣政策和緊縮貨幣政策。
(3)收入政策。社會主義宏觀調控中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具體內容主要是:①從總體上要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收入分配方式并存、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收入分配制度。②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目的。③收人分配應體現效率與公平相統一,防止貧富兩極分化。④依法保護合法的勞動收入與合法的非勞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保障最低收人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4)產業政策。社會主義產業政策有三方面基本內容:一是產業支持政策,即支持和鼓勵什么產業發展;二是產業抑制政策,即限制和緊縮什么產業發展;三是產業替代政策,即以某種新興的、效益和效率高的產業,取代原有的某種傳統的、效益和效率低的產業。
經濟結構可劃分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國民經濟運行結構,主要是經濟運行方面的國民經濟部門結構或產業結構、地區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供需結構、技術結構等等;
另一方面是生產關系結構,主要是所有制結構、分配方式結構,以及從社會再生產各環節所劃分的經濟關系結構,如交換結構、消費結構等。
社會主義國家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有直接調控和間接調控兩種方式。
直接調控和間接調控的主要區別在于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的機制不同,是否通過市場中介進行調控,是二者區別的主要標志。
宏觀間接調控是通過“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調節機制來實現的。
在社會主義經濟杠桿體系中,價格杠桿占重要地位。
稅收的基本職能是分配和再分配國民收入,國家利用稅收作為集中財政收入和調節企業及社會各階層經濟利益的手段,它是調節國家與企業、國家與個人分配關系的強有力杠桿。
財政政策是通過財政政策手段來發揮作用,財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國家預算、國家稅收、國家信用,以及財政補貼等手段。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長過程來看,主要應采用平衡財政政策。
我國貨幣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穩定貨幣與發展經濟。
貨幣政策是通過貨幣政策手段(又稱貨幣政策工具)來發揮作用的,貨幣政策手段實際上是中央銀行所運用的調節貨幣供應量的各種手段,它包括計劃手段、再貸款、再貼現、存款準備金、利率以及公開市場業務等。
實施我國產業政策的主要手段,是有選擇地在稅收、財政撥款。信貸、投資等方面對不同產業給以優惠或限制,以及采取相關的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場調節措施。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