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第六章考前復習


第六章 社會保障的概念與發展
名詞解釋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 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和社會依據法律規定,通過各種方式,在公民暫時或者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由于遭遇各種風險致使生活發生困難時給予物質補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 “五保”:“五保”是指農業生產合作社對于缺乏勞動能力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弱、孤寡、殘疾的社員,在生產和生活上給予適當安排和照顧,保證他們的吃、穿和生活的供應,保證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的制度。
3 “三無”人員:“三無”人員是指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人。
4 社會救助:社會救助是指社會成員陷入生存危機或不能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時,由國家和社會按照法定的標準向其提供滿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質援助和非物質援助的社會保障制度。
5 社會優撫:社會優撫是指政府和社會對軍人等從事特殊工作的人員及其家屬予以優待、撫恤和妥善安置的制度,也稱為優撫安置制度。
6 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以國家為責任主體,以用人單位和被保險個人繳費為基礎,通過立法手段設立保險基金,當勞動者在年老、患病、生育、傷殘、失業或死亡時,由社會給予物質幫助和補償,以化解被保險人風險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7 社會福利:社會福利是指國家和社區組織為滿足各類社會弱者和遇有一定困難社會成員的基本物質文化需求,而向他們提供和組織實施的帶有福利性的收入保障和服務保障。
問答題
1 社會保障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答:社會保障制度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以法律政策規范為外在形態,以互助共濟、扶貧幫困為內在規則,以政府為最終責任主體,以強制實施為基本手段。
2 就中國而言,社會保障主要由哪幾個項目構成?
答:就中國而言,社會保障體系由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項目組成。
3 簡述社會保障制度內涵的構成要素。
答:⑴ 社會保障的最終責任主體是國家或者政府。
⑵ 社會保障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⑶ 社會保障是對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是對公民生活遇到困難時的一種最基本的社會服務和物質幫助。
⑷ 社會保障是提供國民收入再分配向弱勢群體傾斜的一種分配政策,具有一定的經濟福利性。
4 簡述民主社會主義的福利國家論的理論要點。
答:該理論要點是:國家(政府)應當減少在社會保障方面的責任,應當主要靠社會成員自己為自己謀取福利。
5 簡述中間道路理論的基本觀點。
答:中間道路理論認為,穩定與秩序是全部社會生活的基礎,而不公平和貧困不僅剝奪了個人的自由和保障權利,而且對國家和社會的穩定構成了威脅和挑戰。因此,為了保證社會穩定和社會秩序,就需要國家提供相應的社會保障。
中間道路理論同時認為,國家不應當提供過多的福利,認為這樣會造成對國家的依賴,并會侵蝕人們的意志和自我負責的精神。他們主張國家負責應當與個人負責并重,社會保障體系應當是國家、非政府組織和個人共同參與的體系。
6 按照社會保障基金的收付和管理不同對社會保障模式是如何分類的?
答:從社會保障基金的收付和管理的不同特點來看,分為“現收現付制”“完全積累制”“部分積累制”三種模式。
7 按照各國實際做法不同,可分為哪幾種社會保障模式?
答:從各國的國情來看,從20世紀4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在世界上基本上形成了四種社會保障模式。即:有國家、雇主和雇員三方負擔的方式;主要由雇主和雇員工共同負擔的方式;主要由政府和雇主共同負擔的方式;由雇員單獨負擔社會保障基金的方式。
8 簡述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
答:以1935年美國頒布的《社會保障法》為標志,社會保障制度從以社會保險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了綜合性的現代社會保障制度。
從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歐美的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重建,社會保障制度在以下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
⑴ 社會保障從單項保障向總體保障轉變,形成了一套相互聯系、共同保障的社會安全網。
⑵ 保障對象范圍擴大。由對特定階層和行業的勞動力保障向全社會公民的保障過渡。
⑶ 自愿保險向強制保險轉變。
⑷ 保險水平的不斷提高。
9 解放初期城市的救濟方針是什么?農村的救災工作方針是什么?
答:解放初期,城市的救濟方針是:在自力更生的原則下,動員與組織人民實行勞動互助,實行自救、自助、助人。農村救災工作的方針是:“生產自救、節約度荒,群眾互助,以工帶賑,并輔之必要的救濟。”
10 現行的保障制度在執行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答:現行的保障制度在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是:繳費率偏高,拖欠、拒繳現象仍較嚴重;擴大覆蓋面的努力收效不大;個人帳戶資金被挪用 ,造成“空帳”的現象沒有根本改變。過渡成本籌資不明確,資金運行基本上是現收現付制。
11 談談你對完善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總目標的理解。
答:完善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總目標是:建立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的,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就是將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勞動保險”“單位保險”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保障,保障不再是企業的責任,而是一項社會制度。“資金來源多元化”就是將過去社會保障資金基本由企業承擔轉變為由企業、個人和政府共同承擔,多元出資。“保障制度規范化”就是對各項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加以完善并進行明確的法律規范。“管理服務社會化”就是將就體制下的社會事務由企業和事業單位自己管理轉變為由社區機構提供管理和服務。
12 簡述社會保障功能。
答: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社會生產、保障社會安定、促進改革開放、實現共同富裕。具體講,社會保障的功能包括:⑴ 穩定功能 ⑵ 保障功能 ⑶ 互助功能 ⑷ 促進功能。
13 社會保障的原則包括哪幾方面?
答:⑴ 公平性原則 ⑵ 福利性原則 ⑶ 互濟性原則 ⑷ 強制性原則 ⑸ 多樣性原則
14 社會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答: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制的社會保障制度,實行權利與義務相關的原則;只有盡了繳費義務,才有享受收入補償的權利。
15 如何理解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
答: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社會保險是需要繳費的,而這些低收入或者無收入的人群是沒有能力繳費的,就需要社會救助予以補充。所以社會救助的對象與社會保險的對象不同,主要是無收入、無生活來源或者雖有收入但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準者。社會救助的經費主要來自政府的撥付或者來自特別稅資助,還有社會團體或者個人提供的捐助。
16 一般說來,社會福利包括哪幾種含義? 答:社會福利有以下幾種含義:
⑴ 公共福利事業。
⑵ 專門性的福利事業。
⑶ 局部性或者選擇性的福利事業。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