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鄧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知識點(3)


第三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1-4
一、選擇題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鄧小平指出,全黨和全國的工作中心是(A)
A.經濟建設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堅持改革開放D.實現共同富裕
2.重新強調并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在黨的(D)
A.十二大B.十三大
C.十四大D.十五大
3.現階段中國最大的實際是(D)
A.生產力水平低,經濟發展落后B.人口數量多,素質不高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D.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B)
A.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必然經歷的階段B.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經歷的特定階段
C.發展中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必須經歷的特定階段D.我國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5.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保證是(A)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B.堅持改革開放
C.實行依法治國D.實行公有制和按勞分配
四項基本原則: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6.黨的十三大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A)
A.基本路線B.基本綱領
C.基本方針D.基本政策
7.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是(B)
A.革命B.改革
C.階級斗爭D.無產階級專政
8.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B)
A.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C.促進效率與體現社會公平之間的矛盾
D.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9.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提高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C.發展公有制、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D.建立社會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1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和主體是(A)
A.經濟建設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堅持改革開放D.建設精神文明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是(A)
A.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
B.初級階段是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必須經歷的起始階段
C.是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D.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階段
12.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有(A)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B.團結全國各族人民
C.自力更生
D.艱苦創業
13.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因為改革(B)
A.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B.是對原有體制進行根本性變革,是為了解放生產力
C.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自我完善
D.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發展
14.黨的十五大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B)
A.基本路線B.基本綱領
C.基本方針D.基本政策
15.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間跨度是指(C)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
B.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D.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實現發達的社會主義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間跨度是指:具體說,1956年12月到二十一世紀中期
16.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關鍵是(A)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B.堅持兩手抓不動搖
C.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17.我們黨制度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C)
A.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C.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改革開放
18.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其性質是(C)
A.社會主義根本制度改革
B.原有體制的修補
C.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D.社會主義制度的變革
19.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B)
A.堅持社會主義道路B.堅持黨的領導
C.堅持人民民主專政D.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2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是(C)
A.發展教育和科學
B.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C.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發展文學藝術
最高理想:共產主義
二、辨析題
1.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黨領導的第一次革命,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黨領導的第二次革命,即改革開放,將把經濟文化落后的社會主義中國變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
(1)這次改革實質上是一次革命,因為:
①改革也是為了掃除生產力發展障礙,解放生產力。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是革命。
②改革是對原有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而非社會主義中通常的一般性變革,要把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③改革引起了經濟生活、社會生活、思想觀念等一系列重大變化。因此,從解放生產力,掃除生產力發展障礙,從政策的重新選擇,體制的重新建構的深刻性、廣泛性,從由此引起的社會生活和觀念變化的深刻性、廣泛性來說,改革是中國的又一場革命。
④這種革命不是傳統意義上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政治革命,也絕不是要改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而是黨領導下對原有經濟體制和其他體制進行根本性變革。
(2)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①社會主義社會也有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
②這一過程是在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逐步完成的。
③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的環節,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完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正確。
三、簡答題
1.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是什么?
“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方針。貫徹這一方針,我們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改革、發展、穩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進的。
(1)發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們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集中力量把國民經濟搞上去,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2)改革開放是推動發展生產力,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經之路,發展與改革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
(3)穩定是前提。社會穩定是發展經濟和順利進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必須進一步鞏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保持社會的穩定。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重要意義?
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從中國實際出發、總結中國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結論。這一理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第一,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最基本的國情,是制定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確定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的基本依據。
第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克服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抵制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的銳利武器。
第三,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我們解決矛盾、澄清疑惑、反對各種錯誤傾向的思想武器,是我們理解、認識、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
3.為什么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四項基本原則,是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2)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它規定了我國走什么道路,實行什么樣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由誰來領導和以什么作為指導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則問題,決定著國家的性質和發展方面,關系著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運。
(3)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健康發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證。四項基本原則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主要起著三方面的政治保證作用:一是保證有一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二是保證有一個回鄉務農的環境;三是保證有統一的意志和統一的行動。
(4)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功的一條根本經驗。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方根內容及簡明概括是什么?
(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2)“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簡明概括。
(3)“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共同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經濟建設是基本路線的核心和主體。我們必須把經濟建設作為全黨全國工作的中心。動搖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就等于動搖了基本路線。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改革開放為經濟建設提供動力。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還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政治保證。
5.為什么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因為:
(1)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在生產力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更要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了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有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擺脫社會生產的落后狀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3)建立強大的社會主義物質技術基礎的需要。只有搞好經濟建設,才能逐步建立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從而才能充分顯示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辨析:改革、發慌必然破壞穩定;穩定必然影響改革、發展。
四、論述題
1.試述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及長期處于初級階段的原因和正確認識初級階段長期性的重要意義。
答案(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貧窮落后的不發達狀態。必須全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兩層含義,才能是“右”的和“左”的兩種錯誤傾向劃清界限。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性①首先是由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決定的。我國社會主義不是脫胎地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是我國社會主義不是脫胎于發達資本主義社會,而是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此決定:第一,要用相當長的時間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二,要用相當長的時間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國家水平。這決定了我國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3)正確認識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十分重要。①明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有助于我們克服急躁情緒,反對冒進,實事求是地建設好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②明確長期性,要求我們埋頭苦干、勤儉建國、艱苦奮斗。③明確初級階段長期性,有助于我們樹立信心,用上百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中等水平發達國家。
(4)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教訓得出的科學結論,而不是從一般原則,從社會主義社會發展一般進程得出的邏輯結論。
3.試述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的關系。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與中心任務的關系是: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它之所以成為主要矛盾,其原因,①是現階段,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消滅以后,階級斗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但是,階級斗爭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
②是只有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后,才能把滿足人民的需要作為生產目的。并根據這種需要調節生產。
③是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我們在表述現階段主要矛盾時所說的“落后”,顯然不是就一般意義上說的,而是相對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所需要的生產力水平來說的。
(2)主要矛盾決定中心任務。
①認清主要矛盾十分重要。只有認清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才能找到中心,確定現階段的中心任務,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抓錯了主要矛盾一切皆錯。
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貫穿初級階段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把經濟建設作為全黨和全國工作的中心,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
③只有牢牢抓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才能清醒地觀察和把握社會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進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