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三章重點內容復習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中國進行革命的必要性、正義性和進步性:(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爭)
(1)必要性: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⒈中國的封建實力根深蒂固,而且清政府已經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因此,只有通過革命,才能獲得民族獨立和社會進步。
⒉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太緊太深,它們不希望中國富強,也不希望中國通過改良而改變現狀。
⒊改良本身的弱點及改良過程中的失誤。
(2)正義性:人們在革命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犧牲,是以換取歷史進步為補償的。破壞與建設是革命的兩個方面。
(3)進步性:給人民帶來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等方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三民主義學說:主要包括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要求中國民族解放,各民族平等,反對帝國主義的殖民政策。
民權主義(政治革命)的內容是“創立民國”,要求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民生主義(社會革命)要求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節制資本。
辛亥革命的意義、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1)意義: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①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②推翻清朝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③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④對近代亞洲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⑤給人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⑥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
(2)失敗原因:
A、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國主義與袁世凱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買辦以及舊官僚、立憲派一起勾結起來,從外部和內部絞殺了這場革命。
B、從主觀方面來說,在于它的領導者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
(3)教訓:
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有能夠救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的出路。
辛亥革命引起的近代中國的歷史性巨大變化=辛亥革命的意義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