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英“國際商務管理學”復習資料


1.國際商務,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所進行的有關的商品、服務、技術、生產要素、知識產權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動。 $lesson$
2.國際商務活動的形式:一國際貿易,即進出口 二對外直接投資 三通過特許經營、合資經營、工程承包、工程承包等對外經營活動
3.國際商務活動的最基本形式是國際貿易
4.服務商品與有形商品相比,有自身特點:一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 二價值與使用價值的轉移分離
5.國際商務管理:是指在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過程中尋找、分析、評價有利的市場機會和不利的市場風險,作出相應決策并加以實施的一系列管理過程。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6.宏觀國際商務管理是指一國的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從一國整體利益角度出發,對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本國企業的經營活動所進行的限制、引導、幫助等活動。
7.微觀國際商務管理是指某個企業或企業集團從利益角度出發,在從事國際商務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尋找、分析、評價有利的市場機會和不利的市場風險,作出相應決策并加以實施的一系列管理過程
8.國際商務管理的特殊性:(案例)
一從事國際商務管理活動要比從事國內商務活動困難得多A語言不同B法律、風俗習慣不同C商務活動的障礙多于國內D市場調查困難E交易振法困難多F糾紛處理困難
二國際比國內復雜多A各國的貨幣與度量衡差別很大B商業習慣C海關制度及貿易法規不同D國際匯兌復雜E貨物運輸和保險手續復雜
三國際商務活動風險大A信用風險B商業風險C匯兌風險D運輸風險E價格風險F政治風險
9.現代國際商務發展與歷程可以劃分為三階段:
一20世紀60年代以前:貿易主導階段
二20世紀70年代:投資主導階段
三20世紀80年代至今:全球商務階段
10.國際商務活動的特點是尋找和開發適應國際市場銷售的
11.經濟體制劃分為四種主要類型:
一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中,根本沒有政府參與,經濟系統中的個人或企業本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作出與自身有關的所有經濟決策(中國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
二指令經濟:是與市場經濟完全對立的一種經濟體制,也稱計劃經濟。在指令經濟中,一國或地區的商品和服務的數量及價格都是由政府計劃計劃的(朝鮮)
三混合經濟:在混合經濟中,一部分是國有制和政府計劃機制另一部分是私有制和市場機制(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瑞典)
四國家指導經濟:指國家在企業經濟活動中起著重要指導作用的經濟體制類型,在這種經濟中政府通過產業政策指導私營企業的投資活動以及通過其他規定指導企業從事符合國家目標的商務活動
12.經濟發展水平包括三個問題:一市場容量差異A人口:人口分布、人口總量、人口增長B收入:國民生產總值、人均收入、收入分布C經濟發展階段
13.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類型:一自給自足經濟:農業為主二原料出口經濟:以生產、出口自然資源為主,對一般生活用品進口需求較大三工業化過程中經濟:制造業,對生產資料需求較大四工業化國家經濟:工、農業商度發展,商品和資金的主要輸出國
14.國家或地區經濟特征:一自然資源、二地形、三氣侯、四基礎設施、五商業基礎服務能力、六城市化、七通貨膨脹率、八外國投資狀況
15.國際經濟聯盟組強依照經濟結合的程度及相互依存的關系分為:
一自由貿易區:特征,成員國內部取消關稅對非成員國分別保留自已關稅制度
二關稅同盟:成員國之間不僅取消關稅而且對非成員國實行統一的關稅制度
三共同市場或經濟共同體:不僅對內取消關稅對外實行統一的關稅制度,還取消對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在成員國之間流動
16.世界上主要的國際經濟聯盟組織有: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一歐盟EU:英國、愛爾蘭、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意大利、希臘、瑞典、丹麥、芬蘭15個國家(A除英國、丹麥、瑞典之外12國已結成單一貨幣聯盟B從2002年1月1日起使用單一貨幣歐元)
二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美國、加拿大、墨西哥,1992年12月17日簽訂,1994年1月1日起生效,計劃在15年內徹底消除內部貿易
三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1992年組成,21個成員國
四東南亞國家聯盟CASEAN: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文萊。老撾、緬甸、柬埔寨10國
17.國際經濟聯盟組織對國際商務的重大影響:一創造了新的營銷機會、二增強了競爭的激烈程度、三增強了市場與復雜性、四改變了市場壁壘的結構。
18.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總部在日內瓦
19.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0.WTO最高決策權力機構是部長大會,至少每年召開一次
21.部長大會下設總理會和秘書處,負責WTO的日常會議和工作
22.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強IMF,總部美國華盛頓,2003年5月底IMF已有184個成員國,1947年3月1日開始辦理業務,理事會是IMF的最高權力機構
23.國際商會ICC成立于1919年,在法國巴黎設有國際秘書處
24.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
25文化。定義為一個群體所共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的體系
26.文化的基本構成因素:一價值觀和態度、語言、三教育、四習慣和風俗習慣、五宗教與倫理、六物質文化
27.教育發達程度可以用識字率和普教水平來描述。
教育水平與國際商務管理的關系體現在:一教育水平直接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二教育情況決定了當地人力資源的基礎水平三教育水平是制約國際商務活動的重要因素,影響到企業的國際商務管理
28.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認為新教倫理強調努力工作和創造財富,并認為這是資本主義在西方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新教工作倫理
29.個人主義傾向:英國、美國、荷蘭、加拿大;集體主義傾向:厄瓜多爾、危地馬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
30.荷蘭學者霍夫施泰德,把不同文化中行為差異的尺度分為:
一權力距離:是指一個社會中不同的組織和構成員在權力上的差異程度(美國權力距離最大)
二回避不確定性:指不同文化中社會成員對不確定性風險的接受程度,即人們 到不確定性的威協并建立制度和信念來減少或回避這一不確定性的程度
三個人主義:具有明顯個人主義傾向的國家重視個人獨創性和成就,具有集體主義傾向的國家重視集體的成就例:中國
四男性化程度:指追求成功、金錢為物質的傾向;主要標志:財富和社會承認
31.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一參與者、二管理者
32.政治風險――一沒收、征用與國有化;二涉外經濟管制:A外匯管制B進口限制C稅收管制D價格管制E勞工問題
33.國際商務管理活動所面臨的法律環境具有一定特殊性:
一與國際商務管理有關的國內法律;
二國際性法律與組強;
三國際商務管理面對的國外法律體系。
34.傾銷:是指低于產品正常價值的價格將產品輸入到另一國(地區)的商業行為
35.按WTO的有關規定,對進口產品實行反傾銷制裁的3個條件:一出口方有傾銷行為;二進口方國內企業受到損害;三該傾銷行為與該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
36.國際貿易政策的目標:一、保護國內就業和產業的發展;二、改善國際收支;三、保護公平競爭;四、保障國家安全;五、保護消費者健康;六、推動對外政策目標
37.國際貿易政策措施:一關稅;二補貼;三進口配額制和自愿出口限制;四進口許可證制;五外匯管制;六本地成分要求;七行政管理措施。
38.國際商務兩種成本:一信息溝通成本;二運輸成本
39.尋找國際商務交易對象:
一公開出版物;
二請國外銀行介紹客戶;
三請國內外商會組織、行業組織、貿易促進機構或友好協會介紹關系;
四請駐外使館或外國駐華使館介紹合作對象;
五通過參加國內外展覽會、交易會建立關系;
六利用國內外的專業咨詢公司介紹客戶
40.對客戶資信評估的內容:一國外企業的組強機構情況;二政治情況;三資信情況(資金加信用);四經營范圍;五經營能力
41.考察交易對象的主要途徑:一通過銀行或咨詢機構調查;二通過國外的工商團體進行調查;三通過駐外機構和在實際業務活動中對客戶進行考察
42.國際經營與國內經營相比(特點/重要性)往往風險大,涉及資金多,一旦決策失誤,損失也更大,因此國際商務活動要求掌握的信息要更充分更及時更準確
43.國際商務項目調研的內容:
一國際商務宏觀環境調研PEST:A國際貿易制度B經濟環境C政治法律環境D社會文化環境
二國際市場產品需求調研:A消費品需求調研B產業用品需求調研 經濟發達國家側重于產品款式、性能及特色;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側重于產品功能與實用性
三國際市場競爭環境調研:A價格信息調研B分銷渠道調研C促銷調研D競爭調研
44.在國際市場調查中,由于各國社會文化等情況不同會產生很多國內調查所沒有的問題與障礙(國際商務特殊性)
一語言問題
二其他社會文化問題:A排外情結B當地調研市場的發展況C婦女地位問題D家庭結構問題E社會傳統和心理因素問題三基礎設施問題
45.國際商務項目管理的特殊性:
一國際商務項目的業主方(出資方)通常對項目的進度和流程訂有嚴格的程序
二國際商務項目的管理通常引入第三方管理模式
三國際商務項目通常采取項目分包模式
四國際商務項目管理環境比較復雜
五國際商務項目管理的風險性比較大,管理要求高
六國際商務項目管理對國際商務項目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
46.國際招標業務的特殊性:一差異性大;二業務復雜;三風險性強;四投標門檻和障礙多
47.國際商務項目談判的特殊性:
一國際商務項目談判雙方之間的商務聯系是兩國或兩個地區之前經濟關系的一部分,經常涉及兩國之間的政治和外交關系
二它所適用的法律關系比國內商務復雜得多
三國際商務談判的談判人員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具有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政治經濟體制
四國際商務談判涉及的內容多,如資產、貨物、知識產權、人員的跨國轉移
48.要約:也稱發盤或發價,是指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提出訂立合同的建議
49.要約包括內容:
一訂約的意圖和訂約的條件;二要約人能否撤回要約或更改要約內容;三要約失效的條件
50.有效的要約具備的條件:
一要約必須是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發出;二內容必須十分明確、肯定;三要約必須送達受要約人
51.承諾:也稱為接受,指受要約人完全同意要約條件的意思表示
52.有效的承諾具備的條件:
一承諾必須是受要約人作出的;二承諾內容與要約內容完全一致;三承諾在要約有效的期限內作出;四承諾必須通知要約人
53.我們可以把限制性商業做法理解為合同一方對另一方施加的造成不合理限制的合同條款或做法
54.限制性條款的種類:
一搭售條款:指合同一方強近另一方從其或其指定處購買不需要的產品或服務,以此作為訂立合同的條件二限制交易對象:指合同一方強迫另一方不能與其競爭對手進行交易
三限制經營范圍規模:指合同一方強迫另一方只能在一定區域內或一定市場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四固定價格:指合同一方強迫另一方按照其制定的價格銷售產品
55.簽訂國際商務合同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首先要做好市場調查和了解對方的資信情況
二訂立國際商務合同必須符合合同當事人所在國家法律的規定
三對于國際商務合同的風險必須進行認真評估
四國際商務合同的條款必須齊備,文字表達必須準確
五要注意訂好擔保條款
六對于仲裁條款應明確地加以規定
七應盡量在本國簽訂國際商務合同
56.國際商務產生糾分的原因:一過失、二欺詐、三情境變遷、四不可抗力
57.不可抗力,又稱人力不可抗拒,是指在合同簽訂以后,不是由于訂約者任何一方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由于發生了當事人既不能預見,又無法避免的意外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
58.解決國際商務糾分的方法:
一協商:對國際商務糾紛的當事人或其代理人通過直接談判對所發生的糾紛達成一致意見,從而使收紛得到解決的一種方式
優點:A可以保持和增進雙方合作關系,有利于今后業務往來B可以使問題得到較快的解決C可以節省訴訟費用D有利于協議的執行
缺點:A當雙方當事人分歧比較大時,很難通過協凋方式解決爭議B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協議不具備法律效力,當事人在履行過程中可以隨時推翻已經達成的協議
二調解:指國際糾紛的當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通過談判、對話對所發生的糾紛達成一致意見,從而使糾紛得到解決的一種方式
特點:A由第三方充當糾紛雙方的調停人,主持雙方的談判;B調解具有一定中立性、權威性的第三方的介入大大提高了解決方案的公正性和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對于協議的執行也有很好的監督作用
三仲裁:也稱公斷,是指買賣雙方在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后,簽訂書面協議,自愿將糾紛提交雙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
特點:A仲裁裁決為終局性裁決B具有靈活性C仲裁的程序簡單,處理問題迅速及時,而且費用低
兩種形式:仲裁條款、仲裁協議書
四訴訟:指糾紛當事人通過向具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的形式解決糾紛
59.國際貨物銷售合同的基本內容:
一品質條款:以實特表示品質包括憑成交商品的實際品質或憑樣品以實物表示品質A看現成貨成交B憑樣品成交
憑說明表示品質:規格、等級、標準、說明書和圖樣、商標或品牌
品牌公差:是指國際性工商組織所規定的或各國同行業所公認的產品品質與誤差
二數量條款:交貨數量和使用計量單位 [公量:是以商品的干凈重(即烘干商品水分后的重量)加上國際公定回潮率與干凈重的乘積,這樣所得出的重量] 溢短裝條款:是指在合同的數量條款中明確規定交貨數量,可以增加或減少但增減的幅度以不超過規定的百分比為限,]約定多或少10%
三包裝條款 中性包裝:指既不標明生產國別、地名和廠商名稱,也不標明商標或品牌的包裝 采用中性包裝,是為了打破進口國家在地區與關稅、非關稅壁壘以及適應交蝗的特殊需要
四價格條款:由單價和總值組成,單價包括計量單位、單位價格金額、計價貨幣、價格術語
五支付條款:主要涉及支付工具、付款時間、地點及支付方式:
A匯付,又稱匯款,是付款人通過銀行,使用各種結算工具將貨款匯交收款人的一種結算方式,匯付屬于商業信用,采用的是順匯法 優點:手續簡便,費用低。缺點:風險大,資金負擔不平衡
B托收,是出口人在貨物裝運后,開具以進口方為付款人的匯票,委托出口地銀行通過委托進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進口人收取貨款的一種結算方式?!⊥惺諏儆谏虡I信用,采用的逆匯法
C信用證:是一種銀行開立的有條件的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優點:信用證支付解決了匯付和托收中買賣雙方風險承擔責任嚴重不平衡的缺陷,使買賣雙方的權利都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缺點:支付費用較高,時間較長,程序復雜
六運輸條款:運輸方式:海洋運輸(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鐵路、航空、內河、公路、管道 海洋運輸優點:運量大、運費低、航道四通八達;缺點:速度慢,航行風險大,到達日期不準。
班輪運輸:固定的船期、航線、停靠港口、固定的運費率,運價以W/M表示,即按貨物毛重或體積
集裝箱:優點
A提高裝卸效率,加速了船舶困難
B有利于提高運輸質量,減少貨物損差
C節省各項費用,降低貨運成本
D簡化貨運手續,便伸貨物運輸
E多種運輸方式結合,促進了多式聯運發展
七保險條款:由雙方協定通常按CIF或CIP價格的11%計算
八檢驗條款
九違約條款
十不可抗力條款 構成不可抗力條件:
A要是在訂立合同以后,合同履行完畢之前發生后的,并且是在訂立合同時當事人所不能預見的;
B要不是由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過失或疏忽行為所造成的,即不是由當事人的主觀原因所造成的;
C要是雙方當事人所不能控制的,而這種事件的發生是不能預見、無法避免、無法預防的
60.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
A<1932年華河――牛津規則>;B<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C<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D<1958年紐約公約>
61.FOB:指賣方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把貨物裝到買方指定的船上,并負責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不包括運費、保險費,只包括貨物價值)
62.CIF:指賣方負責租船訂艙,按期在裝運港將合同規定的貨物裝上運往約定目的港的船上,辦理保險手續,并負責支付運費和保險費(成本+運費+保險)
63.CFR:是由賣方負責運輸安排,買方負責保險(成本+運費)
64.出口合同的履行程序包括備貨、催證、審證、改證、租船訂艙、報驗、報關、投保、裝船、制單結匯
65.進口合同的履行程序,包括開立信用證、租船訂艙、辦理保險、審美付款、接貨報關、檢驗、索賠
66.出口信貸:指一個國家為了鼓勵出口,增強本國商品的競爭能力,通過本國銀行對本國出口商或國外進口商提供的貸款
67.賣方信貸:指出口方銀行向本國出口商提供的貨款
68.買方信貸:指出口方銀行向外外國進口商提供的貸款
69.國際技術貿易的形式:
一許可證貿易、支付條款:A一次支付B提成支付CA與B相結合
二技術咨詢服務、三交鑰匙工程承包、四合作生產與合作研究、五技術補償貿易、六國際特許經營
許可證貿易,又稱許可貿易,是交易雙方以簽訂技術使用許可協議的形式所進行的技術貿易,即通過簽訂許可證協議,許可人允許受許可人在一定條件下使用他的專利、商標或專有技術,而由受許可人支付一定的報酬,作為取得此項使用權的價格的交易。
技術咨詢服務:指技術貿易的一方利用自已掌握的技術、信息、經驗和技術條件,包括雇傭的工程技術人員、技術設備和技術資料等,協助另一方完成某項特定的技術經濟任務,達到雙方商定的目標。
交鑰匙工程承包:指工程承包主負責完成從擬訂建設方案、設計采購設備、土木工程、安裝調試到人員培訓等全部工作,直到項目建成、驗收合格之后才交給委托方的一種工程承包形式。
技術補償貿易:指技術輸出方向技術輸入方提供制造某種產品的技術、機器設備、原材料或零部件、技術服務在一段時間內,由輸入方用進口技術和設備生產的產品或所得的收益補償給輸出方的技術與設備價款的貿易方式。
70.特許專營:指一家已經取得成功經驗的企業,將其商標、商號名稱、服務標志、專利、專有技術以及經營管理方法或經驗轉讓給另一家企業使用,由此收取特許使用費的交易合作形式
71.國際技術轉讓的動機:
一缺乏利用技術的能力; 二挖掘其他市場與潛力;
三獲得充分的補償; 四適應適定的市場環境; 五有利于產業技術標準化
72.國際技術轉讓的戰略:一延長技術生命周期戰略;二擴大技術效用戰略;三尋找出路戰略
73.國際工程承包的特點:
一差異性大;二綜合性強;三項目周期長、風險大;四合同金額大,競爭激烈;五合作范圍廣;六履行方式的連續性;七貿易壁壘盛行
74.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模式:一出口打入;二合同打入;三投資打入
75.制定國際競爭戰略的著眼點主要包括區優勢、規模經濟、學習經濟、政策適應和市場適應等要素
76.國際市場產品管理的特殊性:
一國際市場需求的特殊性:
A國際市場顧客在使用習慣上的差異;
B國際市場顧客在使用用途上的差異;
C各國市場產品標準上的差異;
D國際市場顧客在產品基本要求方面的差異
二國際市場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的特殊性
77.國際市場產品開發的基本策略:產品延伸二產品適應三產品創新四國際產品
78.影響國際營銷定價的主要因素:成本、供求、關系、競爭、關稅、中間商環節
79.國際市場商品價格類型:
一國家龔斷價格
二以跨國公司的國際市場經營為代表的國際龔斷價格
三世界自由市場價格
80.國際市場定價策略:
一市場領導價格策略;二市場跟隨價格策略;三進攻性價格策略
81.國際市場的中間商按照是否擁有商品的所有權可以分為經銷商和代理商,
經銷商指以自已的名義購買商品,擁有商品所有權并承擔商品銷售風險的中間商;
代理商以自已或委托人的名義銷售商品,商品的所有權屬于委托人,代理商不承擔商品的銷售風險
82.企業在進行渠道決策時,總要考慮產品、環境、市場、出口企業自身條件等因素
83.國際促銷的特殊性:
一促銷的對象不同;
二面臨的營銷環境不同;
三在傳播渠道政策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點;
四國際促銷常常受到國際關系因素的影響
84.廣告標準化:指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采用相同的廣告策略、廣告信息和創意以及盡可能多相同媒介
優點:可以降低廣告制作成本和廣告方面的管理費用,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樹立統一的企業形象
缺點:不適應各國的市場需求
85.廣告多樣化指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分別做不同的廣告。
優點:可以充分考慮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特殊性、針對性和適用性比較強
86.企業是否實行標準化的廣告決策要考慮的因素:
一各國的消費者與購買動機是否一致
二市場的共同點
三產品的性質和潛在市場的大小
87.國際市場促銷的障礙:
一促銷對象的購買習慣和購買心理難于把握
二促銷費用高昂且不易把握
三難以獲得有效的促銷媒介
四受本國與道國關系及母國國際形象的影響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