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古代文學史學習筆記(2)


第三章 先秦散文
簡述《老子》的文學價值。
一。 形象化的說理。即通過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喻說明抽象的道理。
二。 語句上的韻散結合。《老子》的語句簡短而比較整齊,有的整章用韻,有的韻散相間。
簡述《論語》的文學特色。
一。《論語》多為簡短語錄,詞約義豐。
二。有的章節能夠通過言談舉止表現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簡述《墨子》的文章特點。
一。 有小到大,連類比喻,逐層推理。
二。 質樸無華,遣詞造句口語化。
簡述《荀子》說理文特色。
一。 論題集中,邏輯嚴密,說理透辟,淋漓盡致。
二。 長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極少,而他為了說理所使用的比喻,卻豐富多彩,層出不窮。
簡述《韓非子》說理文的特點極其寓言的特點。
一。 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極善分析,條理嚴密,議論透徹。揭破世間實情毫不掩飾,能道他人所不敢道,詞鋒銳利。明切和犀利,造成了作者散文冷峻峭拔的風格。
二。 韓非子最具文學色彩的是他的寓言。《韓非子》中共有寓言300多則。如“買櫝還珠”、“狗惡酒酸”等。
試述《左傳》的文學特色。
一。 文學性的剪裁和歷史事件的故事情節化。如,《鄭伯克段于鄢》,記敘春秋初期鄭國王室內部兄弟、母子之間一場爭奪王位的殘酷斗爭。這一場歷時長久的勸爭,《左傳》作者僅用了500余字,就把時間的起因、發展、結尾敘述的得明白生動。
二。 刻畫人物性格神形畢現,有立體感。如,《晉公子重耳之亡》敘述重耳歷經19年的流亡生涯,從一個貪圖安逸的貴公子,最終成長為一位心胸寬闊、膽識具備的政治家。
三。 生動的場面描寫和傳神的細節描寫。《左傳》擅長寫戰爭著稱,它記敘了春秋時期許多場大大小小的戰役,往往注重對雙方戰前謀劃的敘述。
四。 善于敘寫外交辭令,理富文美。
試述《戰國策》的文學特色。
一。 鋪張辯麗,夸飾恣肆的風格。如蘇秦說秦惠王連橫以爭天下的說辭,排比夸飾,氣勢豐沛。
二。 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以情理服人。如《觸龍說趙太后》
三。 摹繪人物,形貌畢肖。如,《蘇秦始將連橫》寫蘇秦說秦王失敗而歸的形象,回家后“妻不下?,嫂不為炊”。當蘇秦游說成功后“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效迎三十里”。
四。 引譬設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抱薪救火”,寓言:“狐假虎威”、“畫蛇添足”、“驚弓之鳥”等。
試論《孟子》文章的主要特點。
一。 雄辯色彩
A. 把握對方心理,循循誘導,引導對方不知不覺地投入到自己設置的機關中,使對方心悅誠服。
B. 氣勢豐沛,是非鮮明,一旦對方被納入,便鋪張揚厲,縱橫恣肆,步步逼近,不給對方辯駁的機會。(例《許行》)
二。 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說理。
典型事例如,《齊恒晉文之事章》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實。
比喻如,為了說明“不能”與“不為”,以“?太山以超北海”、“為長這折枝”。
寓言故事,著名的如《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公孫丑上》“揠苗助長”等。
試論《莊子》寓言特色。(即《莊子》的文學特色)
一。 奇幻詭的想象,如《逍遙游》
二。 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畫,如《逍遙游》
三。 細膩逼真的描寫。
四。 偕趣和譏刺橫生。如《秋水》
第四章 屈原和楚詞
簡述《九歌》藝術表現的特點。
一。 屈原在《九歌》中既寫出了神的靈異,更寫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統一在一起。如《湘君》、《湘夫人》,表現湘水之神相互愛慕追求卻終于不遇的波折變化的心境。抒寫神與神之間、神與人之間的戀愛故事,使祭神歌曲帶有儂儂的人間情味。
二。 敘寫神靈的活動和神靈的情感,描繪神靈的環境和氣氛,是一種清新幽眇的境界。
簡述《招魂》的藝術特色。
一。 結構精密完美。依據方位和事物層層鋪敘渲染的表現方式。
二。 長于鋪排描摹,例如它寫四方的恐怖,羅列眾多可怕的事物,還描繪出它們可怕的形象。
試敘楚辭產生的相關要素。
一。 與楚聲、楚歌有直接聯系。楚辭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聲”來誦讀。楚辭的許多詩篇都有“亂”辭,它們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更表明楚詞與楚樂有親密關系。
二。 楚辭的產生與楚國民間“巫歌”關系密切。宗教的歌舞,對楚辭有幾個方面的直接影響:
1.《九歌》就是在民間祭神樂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
2.祭神儀式中,巫師裝扮成不同的神祗,載歌載舞,就像戲劇一樣。這樣神秘浪漫而具有故事性的歌舞,對楚辭的構思和表現都有影響。如《離騷》寫惡咸降神。
3.民間祭神巫歌,富有神奇的想象或幻想,孕育著豐富的神話故事,這些都成為楚辭的養料和特征。如《九歌》中的神鬼,《離騷》中的天界。
三。 楚辭中充滿著楚地風物的描寫,使用著道地的楚地方言等。
四。 楚辭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時代環境下,誕生于楚國的地域特色鮮明的新詩體。
以上種種,說明楚辭確乎是楚文化的產物,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
試論楚辭的文體特點。
一。 從詩風言,鋪排夸飾,想象豐富,是楚辭的共同特征。如《離騷》充滿奇幻不拘的想象,抒發真情層進反覆。
二。 從體式言,楚辭較之《詩經》,篇幅極大增長,句式也有四言為主變為長短不拘,參差錯落。
三。 就語言說,楚辭多用楚語楚聲,楚地的方言詞語大量涌現,另外,“兮”字、“些”字作為虛詞嘆語成為楚辭的一個鮮明標志。
試論《離騷》的思想內容。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愛國情感。屈原向往“前圣”治國君明臣賢、君臣和諧的境界,提出“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的具體治國方略。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堅韌品和疾惡如仇的批判精神。貴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棄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離騷》寫他上天入地,尋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實現的形象描繪。批判精神在于他堅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時,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
試論《離騷》的主要藝術特點。
試論《離騷》的主要藝術特色。
一。濃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離騷》前半回顧往事,追憶身世、理想和遭遇,基本是寫實,但那些比興手法鋪敘夸飾自己的美好品質的詩句,已具有奇異想象的特色;后半寫對未來道路的探索,則更是火一樣的濃烈激情、忠貞深沉的愛國情感,通過奔騰飄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盡致地噴發出來。
二。潔純美、獨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貴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潔純美、獨立不屈的人格,及其異常濃烈的情感,構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脫俗的完美想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現了這篇抒情長詩的精神實質。
三。 比興手法的拓展。它把《詩經》片段的比興發展成為長篇詩歌中比興的連續使用,還把《詩經》那種喻象、喻體各自獨立的單純比喻合二為一。在《詩經》基礎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現手法,形成了我國文學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傳統,影響深遠。
四。 結構特點。全詩都圍繞著,詩人忠貞不渝的故國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來謀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顧歷史,實寫,后半部分對理想之實現的探索,虛寫。
五。 形式和語言特色。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筆法,成為一種句式長短不拘、韻句散語相間的新的文學表現形式。《離騷》后半表現詩人的思想活動,往往設為主客問答,鋪排描寫。語言豐富多彩、雙聲疊韻比比皆是。
試論《九辯》的藝術特色極其與《離騷》思想、藝術上的異同。
一。《九辯》的思想境界不及《離騷》盡管它也有自標高潔的詠嘆和批判、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缺少屈原那種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面對不平際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態度,甚至感恩阿諛之嫌。
二。表現看,《九辯》不失為楚辭中一篇精品。
A. 長于鋪排描摹,并在描繪中創造較為圓融的意境。如開頭那段廣為傳涌的文字,渲染秋氣之肅殺肅瑟,草木衰落、山空水瘦,天高氣清的空闊凄疏之景等。詩人的際遇悲傷之感,被肅殺凄涼的秋景烘托得更加深切濃重。
B. 細致入微的刻畫描寫。寫落木之枝萎葉衰,從葉片到枝干,由形態到色彩,都刻畫得細微真切。
C. 《九辯》的造語用詞也很可稱道。韻散相間,長短不拘,參差錯落,抑揚變化。
第二編 秦漢文學
第一章 秦漢散文
概述《諫逐客書》的主要特點。
一。《諫逐客書》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統一為中心,首先鋪敘歷史上客卿輔助秦國并使之國富兵強的事實,以說明客卿不曾有負于秦;其次敘說秦始皇看重外國的好玩之物,而輕視客卿的事實,論定其重物輕人的錯誤;最后分析納客和逐客的利害關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統一大業,還會使秦國趨于危亡。結構嚴密。
二。文章羅列眾多事實,極力鋪陳,頗具縱橫家法。
簡述賈誼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點。
一。 拒實設論,理直氣壯,深情懇切,是賈誼散文的重要特點之一。如《治安策》開頭即說:“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三。”
二。 文章鋪飾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縱橫家說辭的風神。如《論積貯疏》是賈誼散文中的名篇。
簡述晁錯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點。
一。 切實中肯,論精識深,擅長分析,言之鑿鑿。如《論貴粟疏》以有力的論據,說明輕賦役以勸農功,貴粟而賤金玉對于國家發展的意義。
二。 晁錯散文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戰國策士的縱橫家風氣,辭藻諧偶,句式鋪排。如《上書言兵事》論“得地形”。
第二章 司馬遷與漢代史傳散文
論述《史記》描寫人物的藝術特點。
一。 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1.司馬遷寫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史記》寫人是在本人的傳記中表現這個人物主要的經歷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點,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點則置入別人的傳記中去描述。這個方法被稱為“互見法”。如《高祖本紀》主要寫劉邦起義、寫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現一代開國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詐、殘忍、無賴的一面,則在其他人物的傳記中表現。“互見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鮮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個側面的性格特點,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2.在同一篇傳記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時寫出其性格的復雜性。如《李將軍列傳》中選取四個戰役構成全文的骨架,從不同側面描述李廣的性格和遭際,四個戰役寫出了李廣的主要性格特征。
二。人物之間的對比襯托。如《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中,年輕氣盛、好勇斗狠的項羽,與世故老成的劉邦形成鮮明的對比,對待同樣的事情,他們的言談舉止都不相同:兩個人都見過秦始皇,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也!”,劉邦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的率直鹵莽,劉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見。
三。在特定的環境和場面中凸現人物特點。如《項羽本紀》的“鴻門宴”中項羽的優柔寡斷,范增的陰鷙遠見,劉邦的智詐狡猾,都在緊張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得到鮮明的表現。
四。出色的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如《李將軍列傳》中殺霸陵尉的細節,令人看到李廣于機智勇猛之外,還有負能使氣的一面。《史記》中也有以簡單的心理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處它通過人物獨白、語言或是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五。以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膽,可以想見項羽的強悍鹵直:“大丈夫當如此也”,委婉曲折,寫出了劉邦的貪婪狡猾。
?09年4月全國各省市自學考試成績查詢時間匯總
?環球網校2009年自考課程查看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