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自學考試行政管理學精華筆記4


第五章人事行政
第一節人事行政概述
1、人事行政:為實現行政目標和社會目標,通過各種人事管理手段對國家行政人員所進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包含下列意思:1)人事行政的范圍主要限定在國家行政組織的內部或者說主要是對國家行政人員所進行的管理活動。
2)人事行政為履行公共行政職能,完成各種組織目標和社會目標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人事行政是一種制度化的管理。
特征:1)法治化:
2)專業化:公務員職業專業化、人事行政理論專業化、人事行政機構專業化、人事管理方法專業化。
3)職業化:
4)現代化:觀念現代化、管理現代化、技術手段現代化。
職能:1)一般的管理職能:包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五種職能。
2)特殊的或技術性的管理職能。包括公職人員的錄用、開發、維持、使用。
任務:1)根據所要完成的工作,確定相應職位或工作崗位。
2)任職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應符合具體的職位要求。
3)任職人員安心于其崗位上工作。
4)任職人員努力工作,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2、人事行政的地位與作用:1)人事行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重要保證。
2)人事行政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3)人事行政是加強人才建設,促進人才成長的重要途徑。
第二節人事行政與國家公務員制度
1、我國公務員:指在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行使行政權力,執行國家公務,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國家公務員制度:指通過制定法律和規章,對國家公務員依法進行管理的制度。
2、公務員的基本管理制度:
1)任用制度:
任用原則:舉賢任能、因事擇人、考試錄用、公開競爭。
任用方式:選任制、委任制、聘用制、考任制。
2)職位分類制度:
職位分類:又叫職務分類,是按照工作性質、職務繁簡、責任大小、需要資格四個要素劃分。
作用:1)職位分類制度能夠滿足分類分級,統一管理的要求。
2)職位分類制度能夠提供“因事求才”的用人標準。
3)職位分類制度是考核、培訓、支付勞動報酬等管理活動的依據。
主要步驟:1)進行調查研究,詳細地全面搜集和研究全國行政單位現有全部職位的有關資料。
2)職務區分。
3)職位品評。
4)編制職級規范。
5)制定(修改)法規予以實施。
3)工資制度:計時工資、計件工資。
4)考核制度:德、能、勤、績四方面。
5)培訓制度:
培訓途徑:1))各級行政管理學校。
2))委托大專院校培訓。
3))開放性培訓。
4))社會化辦學。
6)退休制度:自愿退休、強制退休、殘廢退休、延遲退休。
第三節人事行政與國家公務員的科學管理
1、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2)分類管理原則
3)德才兼備與注重功績原則
4)適才適用與揚長避短原則
5)智能互補與結構合理原則
6)公開平等與競爭擇優原則
2、公務員制度的運行機制:
1)競爭機制:
2)更新機制:二種方式:一是人員更新制度;二是素質更新制度。
3)激勵機制: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
4)調控機制:
3、我國公務員制度的特點:
1)縱向比較的特點:(同傳統的人事管理制度相比)
1))體現了分類管理原則。
2))具有合理的競爭擇優機制。
3))具有正常的新陳代謝機制。
4))具有勤政廉政的約束機制。
5))具有健全的法規體系。
2)橫向比較的特點:(同西方公務員制度相比)
1))我國公務員制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2))我國公務員制度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
3))我國公務員制度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
4))我國公務員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5))我國公務員不存在西方意義上的“政務官”與“事務官”的劃分。
4、我國公務員制度的主要內容:
1)進入環節。1))職位分類制度2))錄用制度。
2)管理環節。1))考核制度2))獎勵制度3))紀律制度4))職務升降制度5))職務任免制度
6))培訓制度7))交流制度8))回避制度9))工資保險福利制度
3)退出環節。1))辭職辭退制度2))退休制度。
第六章行政領導
第一節行政領導概述
1、領導:指領導活動,是領導者在一定的環境下,為實現既定目標,對被領導者進行統御和指引的行為過程。
特點:1)領導是一個社會組織系統。
2)領導是一個動態的行為過程。
3)領導是高層次的管理。
4)權威性。
2、行政領導:指行政領導活動,指在行政組織中,經選舉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權威的領導者,依法行使行政權力,為實現一定行政目標所進行的組織、管理、決策、指揮等的社會活動。
特點:1)從概念分辨上看,行政領導只是對“行政”的領導。
2)從行政領導活動方式的特性上講,行政領導的執行性是它的明顯標準。
3)從行政領導活動的社會屬性來看,有鮮明的政治性。
地位和作用:1)是行政管理協調統一的保證。
2)貫穿于行政管理的全過程。
3)是行政管理成敗的關鍵。
第二節行政領導者的職位、職權和責任
1、職位:是行政組織的基本單位和行政領導的工作崗位,是行政領導者獲得權、責的依據。
特點:1)是以“事”為中心確定的,即按政事需要設置職位,而非因人設位。
2)職位的數量有限。
3)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不因領導者的變動而變動。
4)行政領導者的職位由上級主管部門依據職能和職權的分配確定,按法定程序任免。
5)職位上的行政領導人員擔任職務與責任的時間長短、職務與責任是否主要,對職位本身并無影響。
2、職權:是職位上的權力。
理解:1)職權是由職位派生出來,職和權緊密聯系。
2)職權與職位相稱。
3)職權是法定權力。
范圍:執行權、領導權、管理權、用人權、檢查、監督權、協調權。
3、行政領導者的責任:政治責任、工作責任、法律責任。
第三節行政領導的方法與藝術
1、行政領導方法:
1)實事求是的方法:
基本要求:1))一切從實際出發,反對主觀主義。
2))發揮主觀能動性。
3))堅持用實踐檢驗和發展真理。
2)調查研究的方法:
3)群眾路線的方法:
要求:1))虛心向群眾學習,有事和群眾商量。
2))領導骨干與廣大群眾相結合。
3))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
4)矛盾分析的方法:
要求: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全面看問題,學會抓關鍵。
3))創造條件做好矛盾轉化工作。
2、行政領導方式:
1)按行政領導的指揮模式,通常將行政領導的方式分為四種:強制、說服、激勵、示范。
2)根據領導的不同側重點,把領導方式分類三類:以事為中心、以人為中心、人事并重的方式。
3)根據行政領導權力的控制和運用程序分類,分為集權式、分權式和均權式行政領導方式。
3、幾種常見的行政領導藝術:
1)授權藝術:
2)用人藝術:
3)處事藝術:
4)駕馭時間的藝術:
第四節行政領導制度
1、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與集中制有機結合的一種制度。
民主集中制在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中的主要表現: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2)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3)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2、行政機關的首長負責制:
1)行政首長領導本級政府的工作。
2)實行人民政府工作會議制度。
特點:負責主體單一化。
優點:責任分明,事權集中,行動果斷,有利于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但容易出現個人專斷現象。
3、日常的具體行政領導制度:
1)領導干部與群眾聯系的制度:接待日制度、直接對話制度、咨詢會制度、信訪制度、通報評議制度。
2)上下級領導之間聯系的制度:通報征詢制度、報告指示制度、檢查反饋制度。
3)領導班子成員之間聯系的制度:辦公會議制度、集體學習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
第五節行政領導者的素質結構
1、行政領導干部的素質結構:
1)政治素質:1))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境界。
3))要有廉潔奉公的政治道德。
2)知識素質:1))行政領導者要有豐富而結構合理的知識。
2))行政領導者應具備三個方面的知識:
A比較系統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特別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政治學、行政學、法律學、管理學方面的知識;
B相當水平的專業知識;
C比較豐富的文化生活知識。
3)能力素質:1))創新能力的具體要求:洞察力、預見力、決斷力、推動力、應變力。
2))綜合能力的具體要求:
信息獲取能力、知識綜合能力、利益整合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4)心理素質:1))敢于決斷的氣質2))競爭開放的性格3))堅忍不拔的意志。
2、行政領導班子素質結構優化:
1)必須遵循的原則:1))要從著重考慮領導成員的個體素質轉移到重點考慮領導成員的最佳組合。
2))要從著重考慮年齡、文化知識等靜態組合轉到重點考慮性格、氣質等動態組合。
3))在選拔行政領導成員時,要從全面要求轉到因崗位不同而有所側重。
4))既要重視配備和調整行政領導成員,也要注重加重行政領導班子群體結構的建設和培訓。
2)主要內容:1))年齡結構2))知識結構3))智能結構4))氣質結構。
?09年4月全國各省市自學考試成績查詢時間匯總
?環球網校2009年自考課程查看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