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國際經濟學試題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阿根廷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認為整個世界可以分為兩類國家,其中處于“中心”地位的是( )
A.發達國家 B.發展中國家
C.出口國家 D.進口國家
2.建立國際貿易組織的基石是( )
A.《擴大世界貿易和就業的建議》 B.《國際貿易組織憲章》
C.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臨時議定書 D.烏拉圭回合協定
3.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中談到的第一階段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
A.進口關稅減讓 B.非關稅減讓
C.一攬子解決多邊貿易體制 D.建立世界貿易組織
4.套利業務所必備的條件是( )
A.匯率存在差異 B.利率存在差異
C.同一外匯市場 D.不同外匯市場
5.屬于國際直接投資方式的是( )
A.購買外國政府債務 B.購買外國企業債券
C.向外國企業提供商業貸款 D.在國外開設合資企業
6.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項目是( )
A.平衡項目 B.資本項目
C.經常項目 D.官方結算項目
7.當需求彈性無窮大時,其需求曲線是( )
A.水平的 B.垂直的
C.向右上方傾斜 D.向右下方傾斜
8.當一國貨幣貶值后( )
A.會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 B.會惡化該國的貿易條件
C.對該國的貿易條件無影響 D.對該國的貿易條件的影響不確定
9.設c為邊際消費傾向,s為邊際儲蓄傾向,m為邊際進口傾向,則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外貿乘數為( )
A.1/s B.1/(1-c)
C.1/(s+m) D.1/(1-s-m)
10.關于貨幣數量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流通速度V是常數
B.產出水平與貨幣供應量呈正比例關系
C.價格水平與貨幣供應量呈正比例關系
D.產出水平取決于就業水平的高低
11.通過控制本國居民外匯支出,保持本幣對外價值的穩定,這種方式稱為( )
A.外匯管制 B.融通資金
C.進口數量配額 D.調整經濟
12.蒙代爾法則的核心是( )
A.匯率政策的使用 B.財政政策的使用
C.貨幣政策的使用 D.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搭配使用
13.償債率作為世界銀行衡量一國債務負擔及償還能力時采用的指標,是指( )
A.一國出口額與同期還本付息額的比值
B.凈債務額與GDP的比值
C.出口額與GDP的比值
D.還本付息額與GDP的比值
14.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貨幣制度是( )
A.金本位 B.銀本位
C.金匯兌本位 D.布雷頓森林體系
15.第一次系統論述相對技術差異論的經濟學著作是( )
A.《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B.《政治經濟學和賦稅原理》
C.《政治算術》 D.《資本論》
16.企業內部化的傾向隨著交易規模的擴大而( )
A.不變 B.減弱
C.不確定 D.加強
17.移民給移出國帶來的利益主要是( )
A.移民匯款 B.帶來不同文化
C.投資 D.人才
18.相互傾銷國際貿易理論認為,不完全競爭企業采取傾銷戰略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進口國消費者福利水平 B.擴大市場份額
C.多元化經營以分散市場風險 D.提高利潤率
19.從進口國總體看,商品的進口( )
A.會增加該國凈福利 B.會減少該國凈福利
C.不改變該國凈福利 D.對該國凈福利的影響不確定
20.不改變貿易結構,只改變貿易規模的增長方式是( )
A.偏向進口的生產要素增長 B.偏向出口的生產要素增長
C.生產要素等比例增長 D.悲慘的增長
21.在生產兩種產品的情況下,如果商品的國際比價保持不變,一種生產要素增加所導致的密集使用該生產要素的產品產量的增加會同時減少另一種產品的產量,這稱為( )
A.要素比例學說 B.產品周期理論
C.悲慘的增長 D.羅伯津斯基定理
22.一國海關對本國進口商品在征收一般關稅后,再根據某種目的所加征的關稅稱為
( )
A.進口稅 B.進口附加稅
C.過境稅 D.過境附加稅
23.最佳關稅就是( )
A.禁止性關稅
B.零關稅
C.禁止性關稅之上的某一水平的關稅
D.在禁止關稅和零關稅之間的某一水平的關稅
24.亞太經合組織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機制性 B.漸進性
C.開放性 D.靈活性
25.國際卡特爾成功與否取決于( )
A.短期內的超額利潤 B.短期內市場份額的擴大
C.壟斷價格的長期穩定 D.壟斷價格的短期穩定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在眾多的套匯活動中,其主要的形式包括( )
A.直接套匯 B.間接套匯
C.單邊套匯 D.雙邊套匯
E.多邊套匯
27.價格――鑄幣流動機制適用于( )
A.金本位制 B.其他的固定匯率制
C.管理浮動匯率制 D.釘住匯率制
E.聯合浮動匯率制(穩定貨幣區內)
28.如一國貨幣政策保持不變,只采取緊縮的財政政策的條件下,從內部平衡看,政府減少支出,會導致( )
A.國民收入減少 B.通貨膨脹緩解
C.失業減少 D.總需求增加
E.通貨膨脹加劇
29.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方式有( )
A.出口 B.購買國外債券
C.在國外設立銷售基地 D.發放許可證
E.并購外國企業
30.影響勞動力跨國流動的主要因素有( )
A.較高的生活水平 B.較多的工作機會
C.較高的工資水平 D.良好的社會環境
E.良好的教育設施
三、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先判斷命題正誤,然后說明正確或錯誤的理由,判斷1分,說明2分;判斷錯誤,全題不得分。
31.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活動,我得即你失。
32.世界貿易組織的五個基本原則包括非岐視原則、貿易自由化原則、自我保護原則、公平原則和發展與改革原則。
33.在國際收支的調節分析中,考慮外國收入影響時的乘數效應小于不考慮該影響因素時的乘數效應。
34.不論機會成本如何變動,比較利益理論總是有效的,只是國際分工不一定能夠達到完全的專業化程度。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阿根廷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認為整個世界可以分為兩類國家,其中處于“中心”地位的是( )
A.發達國家 B.發展中國家
C.出口國家 D.進口國家
2.建立國際貿易組織的基石是( )
A.《擴大世界貿易和就業的建議》 B.《國際貿易組織憲章》
C.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臨時議定書 D.烏拉圭回合協定
3.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中談到的第一階段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
A.進口關稅減讓 B.非關稅減讓
C.一攬子解決多邊貿易體制 D.建立世界貿易組織
4.套利業務所必備的條件是( )
A.匯率存在差異 B.利率存在差異
C.同一外匯市場 D.不同外匯市場
5.屬于國際直接投資方式的是( )
A.購買外國政府債務 B.購買外國企業債券
C.向外國企業提供商業貸款 D.在國外開設合資企業
6.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項目是( )
A.平衡項目 B.資本項目
C.經常項目 D.官方結算項目
7.當需求彈性無窮大時,其需求曲線是( )
A.水平的 B.垂直的
C.向右上方傾斜 D.向右下方傾斜
8.當一國貨幣貶值后( )
A.會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 B.會惡化該國的貿易條件
C.對該國的貿易條件無影響 D.對該國的貿易條件的影響不確定
9.設c為邊際消費傾向,s為邊際儲蓄傾向,m為邊際進口傾向,則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外貿乘數為( )
A.1/s B.1/(1-c)
C.1/(s+m) D.1/(1-s-m)
10.關于貨幣數量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流通速度V是常數
B.產出水平與貨幣供應量呈正比例關系
C.價格水平與貨幣供應量呈正比例關系
D.產出水平取決于就業水平的高低
11.通過控制本國居民外匯支出,保持本幣對外價值的穩定,這種方式稱為( )
A.外匯管制 B.融通資金
C.進口數量配額 D.調整經濟
12.蒙代爾法則的核心是( )
A.匯率政策的使用 B.財政政策的使用
C.貨幣政策的使用 D.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搭配使用
13.償債率作為世界銀行衡量一國債務負擔及償還能力時采用的指標,是指( )
A.一國出口額與同期還本付息額的比值
B.凈債務額與GDP的比值
C.出口額與GDP的比值
D.還本付息額與GDP的比值
14.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貨幣制度是( )
A.金本位 B.銀本位
C.金匯兌本位 D.布雷頓森林體系
15.第一次系統論述相對技術差異論的經濟學著作是( )
A.《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B.《政治經濟學和賦稅原理》
C.《政治算術》 D.《資本論》
16.企業內部化的傾向隨著交易規模的擴大而( )
A.不變 B.減弱
C.不確定 D.加強
17.移民給移出國帶來的利益主要是( )
A.移民匯款 B.帶來不同文化
C.投資 D.人才
18.相互傾銷國際貿易理論認為,不完全競爭企業采取傾銷戰略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進口國消費者福利水平 B.擴大市場份額
C.多元化經營以分散市場風險 D.提高利潤率
19.從進口國總體看,商品的進口( )
A.會增加該國凈福利 B.會減少該國凈福利
C.不改變該國凈福利 D.對該國凈福利的影響不確定
20.不改變貿易結構,只改變貿易規模的增長方式是( )
A.偏向進口的生產要素增長 B.偏向出口的生產要素增長
C.生產要素等比例增長 D.悲慘的增長
21.在生產兩種產品的情況下,如果商品的國際比價保持不變,一種生產要素增加所導致的密集使用該生產要素的產品產量的增加會同時減少另一種產品的產量,這稱為( )
A.要素比例學說 B.產品周期理論
C.悲慘的增長 D.羅伯津斯基定理
22.一國海關對本國進口商品在征收一般關稅后,再根據某種目的所加征的關稅稱為
( )
A.進口稅 B.進口附加稅
C.過境稅 D.過境附加稅
23.最佳關稅就是( )
A.禁止性關稅
B.零關稅
C.禁止性關稅之上的某一水平的關稅
D.在禁止關稅和零關稅之間的某一水平的關稅
24.亞太經合組織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機制性 B.漸進性
C.開放性 D.靈活性
25.國際卡特爾成功與否取決于( )
A.短期內的超額利潤 B.短期內市場份額的擴大
C.壟斷價格的長期穩定 D.壟斷價格的短期穩定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在眾多的套匯活動中,其主要的形式包括( )
A.直接套匯 B.間接套匯
C.單邊套匯 D.雙邊套匯
E.多邊套匯
27.價格――鑄幣流動機制適用于( )
A.金本位制 B.其他的固定匯率制
C.管理浮動匯率制 D.釘住匯率制
E.聯合浮動匯率制(穩定貨幣區內)
28.如一國貨幣政策保持不變,只采取緊縮的財政政策的條件下,從內部平衡看,政府減少支出,會導致( )
A.國民收入減少 B.通貨膨脹緩解
C.失業減少 D.總需求增加
E.通貨膨脹加劇
29.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方式有( )
A.出口 B.購買國外債券
C.在國外設立銷售基地 D.發放許可證
E.并購外國企業
30.影響勞動力跨國流動的主要因素有( )
A.較高的生活水平 B.較多的工作機會
C.較高的工資水平 D.良好的社會環境
E.良好的教育設施
三、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先判斷命題正誤,然后說明正確或錯誤的理由,判斷1分,說明2分;判斷錯誤,全題不得分。
31.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活動,我得即你失。
32.世界貿易組織的五個基本原則包括非岐視原則、貿易自由化原則、自我保護原則、公平原則和發展與改革原則。
33.在國際收支的調節分析中,考慮外國收入影響時的乘數效應小于不考慮該影響因素時的乘數效應。
34.不論機會成本如何變動,比較利益理論總是有效的,只是國際分工不一定能夠達到完全的專業化程度。
35.要素價格均等化會使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出口導向戰略
37.套期保值
38.“J曲線效應”
39.差異產品
40.石油輸出國組織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簡述國際收支的基本內容。
42.簡述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內容。
43.簡述關稅對一國經濟福利的影響。
44.簡述戰略性貿易政策實施的限制條件。
45.簡述關稅同盟的動態影響。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0分)
46.試述發展中國家匯率制度的主要特點、局限性及解決辦法。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17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真題模考(11.17)2016-11-18
- 自考《英語(一)》真題練習:填句補文(9.8)2016-09-08
- 自考《大學語文》真題練習:《論毅力》(9.8)2016-09-08
-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考建設項目管理試題2013-08-02
- 2013年4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簡答必備二2013-04-18
- 2013年4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簡答必備一2013-04-18
- 2009年4月全國自學考試中國稅制試題2009-04-27
- 自考英語二模擬題精選集2009-02-27
- 自考前突擊寶典招術分析提高的三層臺階2009-01-04
- 浙江省2008年10月自學考試美術教育學試題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