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高教自學考試藝術概論試題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30分)
1.藝術歷史的起點是建筑。這話是( )說的。
A.黑格爾 B.馬克思
C.列寧 D.恩格斯
2.“古代的野蠻人讓這些幻象來塞滿自己的住宅、周圍的環境、廣大的地面和天空。”此話的作者支持( )。
A.游戲說 B.巫術說
C.勞動說 D.靈感說
3.( )不屬于藝術家的修養。
A.進步的世界觀 B.良好的技巧
C.深厚的文化底蘊 D.刻苦的精神
4.在藝術表現方法上,采用反諷、荒誕和調侃等多種方法直觀表現當代社會的不確定性和分解狀態的被稱為( )。
A.波普藝術 B.前衛藝術
C.后現代藝術 D.現代藝術
5.藝術家按照生活的本來面貌,通過藝術形象的典型化,真實地再現生活的藝術手法是( )。
A.象征主義創作方法 B.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C.古典主義創作方法 D.浪漫主義創作方法
6.藝術作品本來就是供人欣賞的,這就決定了藝術形象思維必須反映藝術美,符合藝術的規律構思藝術形象,具有一定的( )。
A.審美性 B.情感性
C.邏輯性 D.形象思維
7.從藝術創作的實踐經驗來看,藝術創作中久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突然因為某一事物觸發而得以頓悟的心理活動是( )。
A.藝術創作方法 B.藝術思潮
C.藝術經驗 D.藝術靈感
8.藝術創作過程一般包含生活體驗、藝術構思和( )三個階段。
A.藝術創作的心理成熟 B.意象物化
C.作品形成 D.題材和主題的選擇
9.藝術發生的根本動力是( )。
A.當代社會思潮 B.生產勞動實踐
C.宗教 D.經濟
10.馬克思主義美學家在藝術發生的眾多理論中高度重視和支持( )。
A.游戲說 B.宗教說
C.巫術說 D.勞動說
11.不同的藝術之間的聯系和融通,存在多種不同的方式,其中能從其它作品中吸收自己需要的東西的是( )。
A.借鑒 B.揚棄
C.配合 D.結合
12.馬克思提出了四種“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論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實踐的方式和( )。
A.生產的方式 B.藝術的方式
C.思維的方式 D.哲學的方式
13.藝術形象必須以具體的、可感的現象作用于人的感觀,同時也通過可感的形象表現深層的審美情感和審美理想,因此具有( )。
A.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B.抽象和具象的統一
C.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D.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14.自然界具體事物的美稱為( )。
A.藝術美 B.現實美
C.社會美 D.自然美
15.藝術形象一方面是社會生活的再現和反映,同時又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獨特的認識和評價。因此具有( )。
A.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B.抽象和具象的統一
C.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D.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經濟基礎主要通過政治的中介影響藝術,而藝術也主要通過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
2.藝術批評對美術創作的調節還體現在對作品的社會接受效果進行考察方面。( )
3.以藝術形態的存在方式為標準可分為:視覺藝術、時間藝術和時空藝術。( )
4.哲學通過美學的中介影響藝術的發展。( )
5.藝術的接受與消費在潛在意義上又同時是整個藝術活動在觀念與動機上的起點。( )
6.任何時代、任何民族的藝術都是在繼承和革新的辯證統一中向前發展,這是藝術自身運動的規律。( )
7.審美教育可以使人們更全面,更具體地感受到現實生活的意義。( )
8.道德是人們根據自己的社會地位和階級關系而形成的社會生活的規范,能指導人們的一般言論和行動,但是不能影響藝術家的思想意識及其在藝術作品中對于社會生活的反映。( )
9.從產品的消費來看,“藝術生產”明顯不同于一般的物質生產。一般勞動產品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主要是商品,而藝術產品有自己的特殊屬性,主要是審美屬性。( )
10.藝術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統一。( )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藝術與道德的關系。
2.藝術生產與一般物質生產的不同或本質區別。
3.美術的主要類型。
4.藝術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辯證統一原理,對發展社會主義藝術的意義。
5.藝術的社會功能。
四、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從藝術的認識本質的角度,談談藝術形象的特性。
2.各門藝術之間的相互關系。
1.藝術歷史的起點是建筑。這話是( )說的。
A.黑格爾 B.馬克思
C.列寧 D.恩格斯
2.“古代的野蠻人讓這些幻象來塞滿自己的住宅、周圍的環境、廣大的地面和天空。”此話的作者支持( )。
A.游戲說 B.巫術說
C.勞動說 D.靈感說
3.( )不屬于藝術家的修養。
A.進步的世界觀 B.良好的技巧
C.深厚的文化底蘊 D.刻苦的精神
4.在藝術表現方法上,采用反諷、荒誕和調侃等多種方法直觀表現當代社會的不確定性和分解狀態的被稱為( )。
A.波普藝術 B.前衛藝術
C.后現代藝術 D.現代藝術
5.藝術家按照生活的本來面貌,通過藝術形象的典型化,真實地再現生活的藝術手法是( )。
A.象征主義創作方法 B.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C.古典主義創作方法 D.浪漫主義創作方法
6.藝術作品本來就是供人欣賞的,這就決定了藝術形象思維必須反映藝術美,符合藝術的規律構思藝術形象,具有一定的( )。
A.審美性 B.情感性
C.邏輯性 D.形象思維
7.從藝術創作的實踐經驗來看,藝術創作中久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突然因為某一事物觸發而得以頓悟的心理活動是( )。
A.藝術創作方法 B.藝術思潮
C.藝術經驗 D.藝術靈感
8.藝術創作過程一般包含生活體驗、藝術構思和( )三個階段。
A.藝術創作的心理成熟 B.意象物化
C.作品形成 D.題材和主題的選擇
9.藝術發生的根本動力是( )。
A.當代社會思潮 B.生產勞動實踐
C.宗教 D.經濟
10.馬克思主義美學家在藝術發生的眾多理論中高度重視和支持( )。
A.游戲說 B.宗教說
C.巫術說 D.勞動說
11.不同的藝術之間的聯系和融通,存在多種不同的方式,其中能從其它作品中吸收自己需要的東西的是( )。
A.借鑒 B.揚棄
C.配合 D.結合
12.馬克思提出了四種“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論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實踐的方式和( )。
A.生產的方式 B.藝術的方式
C.思維的方式 D.哲學的方式
13.藝術形象必須以具體的、可感的現象作用于人的感觀,同時也通過可感的形象表現深層的審美情感和審美理想,因此具有( )。
A.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B.抽象和具象的統一
C.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D.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14.自然界具體事物的美稱為( )。
A.藝術美 B.現實美
C.社會美 D.自然美
15.藝術形象一方面是社會生活的再現和反映,同時又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獨特的認識和評價。因此具有( )。
A.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B.抽象和具象的統一
C.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D.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經濟基礎主要通過政治的中介影響藝術,而藝術也主要通過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
2.藝術批評對美術創作的調節還體現在對作品的社會接受效果進行考察方面。( )
3.以藝術形態的存在方式為標準可分為:視覺藝術、時間藝術和時空藝術。( )
4.哲學通過美學的中介影響藝術的發展。( )
5.藝術的接受與消費在潛在意義上又同時是整個藝術活動在觀念與動機上的起點。( )
6.任何時代、任何民族的藝術都是在繼承和革新的辯證統一中向前發展,這是藝術自身運動的規律。( )
7.審美教育可以使人們更全面,更具體地感受到現實生活的意義。( )
8.道德是人們根據自己的社會地位和階級關系而形成的社會生活的規范,能指導人們的一般言論和行動,但是不能影響藝術家的思想意識及其在藝術作品中對于社會生活的反映。( )
9.從產品的消費來看,“藝術生產”明顯不同于一般的物質生產。一般勞動產品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主要是商品,而藝術產品有自己的特殊屬性,主要是審美屬性。( )
10.藝術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統一。( )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藝術與道德的關系。
2.藝術生產與一般物質生產的不同或本質區別。
3.美術的主要類型。
4.藝術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辯證統一原理,對發展社會主義藝術的意義。
5.藝術的社會功能。
四、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從藝術的認識本質的角度,談談藝術形象的特性。
2.各門藝術之間的相互關系。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17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真題模考(11.17)2016-11-18
- 自考《英語(一)》真題練習:填句補文(9.8)2016-09-08
- 自考《大學語文》真題練習:《論毅力》(9.8)2016-09-08
-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考建設項目管理試題2013-08-02
- 2013年4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簡答必備二2013-04-18
- 2013年4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簡答必備一2013-04-18
- 2009年4月全國自學考試中國稅制試題2009-04-27
- 自考英語二模擬題精選集2009-02-27
- 自考前突擊寶典招術分析提高的三層臺階2009-01-04
- 浙江省2008年10月自學考試美術教育學試題2008-12-26